“给我一个支点,我能举起地球

 

 

Home 专著۰文集 時事۰縱橫 广角۰视频 影像۰生活 搜索۰回馈

   

Back | Up | Next

前言 一 甚麼是思想改造 二 思想改造何以可能 三 人的馴化 四 關於躲避 五 開於反叛 六 爭取思想自由 七 餘論 附錄:從周舵《我母親的自殺》一文談起

人的馴化、躲避與反叛

第三章 思想改造是如何進行的——人的馴化

胡 平 (香港 亞洲科学出版社 19996, 电子版 20078)

43.失節者之節

    記得在一九七九年一九八零年,報上再度展開真理有没有階級性的討論。我驚奇地發現,主張真理没有階級性——這種觀點在當時頗有思想解放的意義——一派的幹將,多半是“解放”後培養起來的中年哲學家,而某些過去被說成“資產階級學術權威”的老學者們,反而堅持真理有階級性這一保守的立場。下來,我悄悄向其中一位老學者的弟子請教:“某某先生(即他的導師)早年不是反對真理有階級性這一教條的嗎?怎麽如今倒成了這種主張的忠實捍衛者了?”這位同學答道:“咳,某某先生原來就為這個觀點否定過自己一次了,他怎麽好意思再否定自己一次?

    奥妙就在這裹。第二次否定比第一次否定更難。這不單單是因為否定自己通常總是困難的,更重要的是,一旦你第二次否定了自己,别人就會懷疑你的第一次否定是不是出自真誠,别人就會懷疑你第一次否定是迫於壓力。為了保住學者的尊嚴或曰面子(這兩者本不是一回事,但可惜人們常常將它們混為一談),你就必須維護第一次否定的立場。當年共產黨把你扭曲成一個奇怪的姿勢,你為了否認自己遭到扭曲,你就衹好繼續保持那個奇怪的姿勢,好像那個姿势就是你最自然的姿勢,最舒服的姿勢。

    共產黨推行思想改造,一方面採取了種種脅迫利誘的手段,另一方面又盡可能地給被改造者留下某種空間,讓他能以看來比較體面的方式完成那種被迫的轉變。一待這種轉變完成,被改造者就會相當自覺地堅持下去。就像在牛頓的宇宙中,上帝給了第一次推動,其後,萬物就會“自動”地按規定的軌道運行一樣,因為他需要向别人證明自己的轉變不是出於被迫而是出於自願。在這種情況下,别人要是想勸說他再變回去,恐怕他還要義正詞嚴地表示拒絕呢?

    俗話道,“捆綁不成夫妻”。但又有另一句話說“若能搶了走,何必苦哀求。”一位山大王看上某家民女。前往提親被拒,遂將該女擄至山寨之中。終日殷勤款待,關懷備至。於是此女回心轉意,雙方便成就好事。如果你以為這位女子當初既是給搶來的,日後有機會豈不會逃走?那倒未必。撇開其他因素不說,就是這位女子自己也不大肯“失節”。正因為她先前已經失過一次節,所以她尤其不願再失一次節。假如没有第二次失節,她就可以聲稱第一次失節不是失節。倘若有了第二次失節,就等於證實了第一次失節。為了掩飾第一次失節,她必須為那次失節而守節。這就叫失節者之節。

 
   

Home | Up | 31 “三面架機槍,衹准走一方” | 32 動員學習 | 33 “先入為主”與“習慣成自然” | 34 簡單化的力量 | 35 “打預防針” | 36 等级化的學習制度 | 37 感性化的宣傳方式 | 38 集體儀式的統攝功能 | 39 批評與自我批評 | 40 從禁止到放棄 | 41 由被迫轉為自願 | 42 侵犯尊嚴的策略 | 43 失節者之節 | 44 關於酬賞短缺心理學 | 45 思想改造與中國文化傳統 | 46 作繭自縛 | 47 如此“醫生” | 48 懲罰手段種種 | 49 下放勞動的特殊效力 | 50 批評策略之一:擊一猛掌(1) | 51 擊一猛掌(2) | 52 批評策略之二:孤立於集體之中(1) | 53 孤立於集體之中(2) | 54 精神上的無家可歸,孤立無依 | 55 從迷亂到順從 | 56 與壓迫者認同的情感需要 | 57 自覺的犧牲 | 58 鍛煉與考驗的陷阱 | 59 語詞的魔障 | 60 自我批評為何需當眾進行? | 61 對自律的破壞 | 62 對他律的破壞 | 63 利用耻感摧燬耻感 | 64 關於勞動者的一個神話 | 65 是反映還是“反”映 | 66 孝道與忠誠 | 67 從聽話始,到聽話終 | 68 “改造好了”就是嚇怕了 | 69 改造即驯化 | 70 逃避自由,逃避責任

   

 last updated 03/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