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昭远比常人更有血性、更有洞见,所以她才受到严酷的迫害;

        正因为林昭更有勇气,英勇不屈,所以她才被逼得某种精神失常,

    那么,我们怎么能因为她的某种精神失常,就说她的那些

      锋利的思想不是锋利的思想,她的英勇不屈不是英勇不屈?

 

Home 专著۰文集 時事۰縱橫 广角۰视频 影像۰生活 搜索۰回馈

   

Back | Home | Up | Next

   

【時政۰观察】选择更多年

 

 

 

 

林昭是圣女还是疯女(下)

胡平  2013年11月29日

 

有些人认为,因为林昭遗著中有不少描写没有事实依据,明显属于“疯话”,可见林昭已经被逼疯;既然林昭是疯子,因此,她讲的话--包括那些看上去不疯的话--都不可当真,她表现出来的勇气也未必是真正的勇气,而很可能只是一种病态。按照这种观点,林昭与其说是圣女,不如说是疯女。

 

我认为上述推论不符合逻辑,不符合事实,也不符合我们的经验和常识。

 

我们知道,精神病有很多种类型。同是精神病患者,有的病得重,有的病得轻。有些人的病是间歇性的,有时发作,有时不发作。有些人有幻觉,把幻想当成现实,故而会有一些奇怪的言行;但这些幻觉通常只发生在某些特定的事情上,而在其他事情上,他们可以是很清醒很正常的。因此,我们不能根据林昭讲过“疯话”,就断言她的其它言论也是胡言乱语,是神智不清的产物,从而否认那些言论的意义。

 

和前面提到的圣女贞德与李牧师不一样,在贞德与李牧师那里,幻觉是他们做出不寻常举动的出发点——贞德是在她自以为听到了上帝的指令之后才走出村庄承担起救国重任的;李牧师是在他自以为得到了上帝派白马将军让他贴大字报的指令之后才去贴大字报的。在我们这些不相信有所谓“神谕”的人看来,贞德和李牧师的行动实际上都是建立在幻觉之上,因此,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精神病的表现或曰疯子的举动,所以不承认这些行动的价值--这或许还讲得过去(其实也不大讲得过去,甚至很讲不过去,暂且不论)。林昭却不同,林昭本来就批共批毛。不错,林昭对毛泽东对柯庆施都有过幻觉,但林昭并不是出于对毛对柯有幻觉才去批共批毛的。林昭对毛对柯的幻觉并不是她批共批毛的出发点,也不是她批共批毛的基础。我们可以把林昭围绕着她对毛对柯的幻觉而生发出的言论当作疯话,但我们不可以把林昭其它的言论也当作疯话,连孩子带澡盆一齐泼掉。

 

谈到林昭对毛对柯的幻觉,应该说也不难解释。林昭是被关在监狱里,遭受非人的待遇。在完全失去自由并与世隔绝状态下,人的想象力会格外奔放无羁。人很容易沉迷于自己的幻想,沉迷于自己幻想筑成的世界。由于缺少参照,由于无法和别人“对表”,有些事情,当事人很难区分真实与虚幻,很容易把幻想当作真实,越想越像,越像越想,于是就信以为真了。更何况在此时此地,真实与幻想的区分也变得不那么重要,因为一切都只存在于自己的内心之中,而写作则成为表达自身存在,表达自己思想、信念、情感与愿望的唯一方式。人在这种情境下写作,就是听由思绪如脱缰野马任意驰骋,就是把自己感受到、思考到的一切尽情倾泻。在这种极端情境下写成的海量文字中,有一些想入非非,有一些妄言谵语何足为奇。

 

真正令人称奇的是,在林昭的遗著中,竟然有那么多非常清醒、清晰、深刻、优美、厚重并且细腻的文字,那只能是出自一个高贵的灵魂。

 

被共产党监狱折磨摧残而导致某种精神失常的案例很多,这中间又分几种情况。有的人是不堪高压,屈服了,精神崩溃了,垮掉了。林昭始终英勇不屈,如果说林昭也有过精神失常,那么,她的失常不是由于放弃,不是由于屈服,而是由于坚持,由于不屈服。这正是勇气,正是在极端情境下的勇气。正因为林昭远比常人更有血性、更有洞见,所以她才受到严酷的迫害;正因为林昭更有勇气,英勇不屈,所以她才被逼得某种精神失常,那么,我们怎么能因为她的某种精神失常,就说她的那些锋利的思想不是锋利的思想,她的英勇不屈不是英勇不屈?

 

最后,谈谈“圣女”这种称呼。我们知道,贞德被教皇本笃十五世封为圣女。天主教是有封圣的传统的。几年前,教皇新封了一批圣徒,其中还有中国的教徒。在中国古代,儒家称孔子和周公是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道家也推崇圣人。道家的圣人有两种,一种是治世的圣人,如周公孔子,一种是得道的圣人,如黄老。在史家那里,在民间,我们有文圣(孔子)有武圣(关羽),有诗圣(杜甫)有史圣(司马迁),还有医圣(张仲景)药圣(孙思邈)书圣(王羲之),等等。我们把那些在某一领域取得无比卓越成就足以垂范后世者称作圣人。严格说来,在上述几种语境下,圣人的意思是不尽相同的。现在有不少人把林昭称作“圣女”。认真说来,他们赋予“圣女”的内涵恐怕也未见得一致。不过那总是和当年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或曰个人神化不是一回事。

 

——《中国人权双周刊》首发 第119期 20131129日—1212 http://biweekly.hrichina.org/article/9735

     
   

Back | Home | Up | Next

我们不是小白鼠——驳“毛泽东是探索者” (2013.12.27)
平壤地震 冲击北京 (2013.12.13)
老毛不如老金,习五不如金三 (2013.12.9)
纪念林昭冥诞  (2013.12.16)
林昭是圣女还是疯女(下) (2013.11.29)
林昭是圣女还是疯女(上) (2013.11.15)
10.28天安门撞车事件是突厥斯坦伊斯兰党策划的吗? (2013.11.26)
关键问题是如何切入 是怎么去做 (2013.11.21)
王蒙泄露了哪些天机(四) (2013.11.18)
王蒙泄露了哪些天机(三) (2013.11.12)
王蒙泄露了哪些天机(二) (2013.11.5)
王蒙泄露了哪些天机(一) (2013.10.22)
又见汽车撞向天安门 (2013.11.1)
从莫言看体制 (2013.10.18)
从美国政府停摆谈全民医保 (2013.10.17)
小议刘剑梅短文“毛泽东不高兴” (2013.10.15)
确立共同底线是迫切的必要 (3013.10.7)
薄熙来为何被判无期徒刑? (2013.9.23)
果然要通缉薄瓜瓜了 (2013.9.18)
薄案一审:是演戏还是博弈?(2013.9.9)
“审薄”的政治后果与法律后果 (2013.9.9)
当局会不会给薄熙来定受贿罪? (2013.8.29)
小议审薄 (2013.8.23)
从《环球时报》文章谈海外民运 (2013.8.16)
谁是老大哥 (2013.8.12)
评《环球时报》关于自由主义的社评(下) (2013.8.12)
评《环球时报》关于自由主义的社评(上) (2013.8.5)
从美众议院投票批准国安局继续电话监听谈起 (2013.7.26)
习近平不是普京 (2013.7.22)
薄熙来会低头认罪吗? (2013.7.12)
从红二代吵架谈起(下) (2013.7.15)
从红二代吵架谈起(中) (2013.7.8)
从红二代吵架谈起(上) (2013.7.1)
解读靳薇教授讲话 (2013.6.24)
美国政府也在侵犯人民的隐私吗? (2013.6.17)
别看现在闹得欢,谨防日后拉清单 (2013.6.13)
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为什么要说钓鱼岛问题留给后人解决? (2013.6.3)
八九六四的自由民主理念是中国人形成共识的一个基础 (2013.6.1)
“平反六四”这个口号错了吗? (2013.5.27)
反驳《环球时报》文章《琉球再议,议什么》 (2013.5.21)
流氓霸权的不打自招——简评《环球时报》5·12社评 (2013.5.17)
为什么中间道路?为什么非暴力? (2013.5.6)
新疆巴楚4.23事件绝非恐怖攻击事件 (2013.5.6)
雅安地震前的两大异象 (2013.4.24)
何谓“搁置争议”?和谁“共同开发”?——《日台渔业协定》的启示?(2013.4.19)
我为什么不认同强国梦 (2013.4.16)
不是“更无一人是男儿”,而是“更无一人是屠夫” (2013.4.16)
現在是改革最難發生的時候 (2013.4.13)
四五英雄今何在? (2013.4.8)
小议习近平出访俄罗斯 (2013.4.4)
为什么说邓小平这个改革家独一无二?(下) (2013.3.25)
为什么说邓小平这个改革家独一无二?(上) (2013.3.25)
“习得性无助”及其它 (2013.3.18)
吴邦国不打自招,供认不讳 (2013.3.11)
两会=二会 (2013.3.4)
为何薄熙来案还不开审? (2013.2.25)
从宋江只反贪官不反皇帝谈起 (2013.2.25)
也谈“认真对待权利” (2013.2.18)
从谷开来母亲的亲笔信谈起 (2013.2.11)
解析“中国模式” (2013.2.9)
钓鱼岛争端与禁止反言原则 (2013.1.24)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吗?——再评习近平讲话 (2013.1.11)
评习近平讲话 (2013.1.8)

【時政۰观察】选择

【读书۰评论】选择

专著۰文集 | 時事۰縱橫 | 广角۰视频 | 影像۰生活 | 搜索۰回馈

   

last updated 01/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