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一个支点,我能举起地球

 

 

Home 专著۰文集 時事۰縱橫 广角۰视频 影像۰生活 搜索۰回馈

   

Back | Up | Next

前言 一 甚麼是思想改造 二 思想改造何以可能 三 人的馴化 四 關於躲避 五 開於反叛 六 爭取思想自由 七 餘論 附錄:從周舵《我母親的自殺》一文談起

人的馴化、躲避與反叛

第六章 爭取思想自由

胡 平 (香港 亞洲科学出版社 19996月, 电子版 20078)

107.慾望、理性與氣概

    福山講到,把要求承認的願望視為人類歷史的動力這種观点自黑格爾,但是,“形成承認基礎的概念却並非黑格爾的發明。它和西方政治哲學本身一樣古老,也和一種大家都熟悉的人類性格有關。””衹不過在不同的哲學家筆下,它被赋予了不同的名稱而已。柏拉圖認為人的靈魂分為三部分,一為慾望,一為理性,一為氣概。在這裹,氣概便是要求承認這一概念的基礎。“馬基維弗里說人追求光榮,霍布斯說人的驕傲和虚榮,盧梭說人的自尊,漢彌爾頓說愛聲名,麥迪遜說雄心,尼采是把人稱作‘紅臉頰的野獸”。6(所謂“紅臉頰的野獸”,是說人是會臉紅的動物,也就是說人是有激情、有憤慨、有羞耻的動物。)這些不同的詞語都是指一種大體共同的東西。在中國,我們也能找到許多類似的說法。譬如講到人皆有羞耻之心,那是人與禽獸的重要區别;譬如講到“雁過留聲,人過留名”;譬如講到“人争一口氣,佛争一柱香”;譬如講到人對不朽的追求;譬如講到不忍之心,講到血性;諸如此類。這種東西顯然是人性的一部份。它既不能還原為慾望,也不能還原為理性。

 
   

Home | Up | 91.存在的困境 | 92.特異現象分析 | 93.為甚麼入黨 | 94.為甚麼留在黨内 | 95.為甚麼忠誠 | 96.為甚麼少有退黨 | 97.為甚麼留在内部 | 98.為甚麼寄希望于黨 | 99.理性選擇理論 | 100.規範理論 | 101.榜樣的力量 | 102.結構理論 | 103.強制與副產品刺激 | 104.社會規模的影響 | 105.借助官方傳播工具的必要及其局限 | 106.要求承認的鬥爭 | 107.慾望、理性與氣概 | 108.認識與行為 | 109.後期共產極權统治的特點 | 110.堅韌不拔,穩步推進

   

 last updated 03/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