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一个支点,我能举起地球

 

 

Home 专著۰文集 時事۰縱橫 广角۰视频 影像۰生活 搜索۰回馈

   

Back | Up | Next

前言 一 甚麼是思想改造 二 思想改造何以可能 三 人的馴化 四 關於躲避 五 開於反叛 六 爭取思想自由 七 餘論 附錄:從周舵《我母親的自殺》一文談起

人的馴化、躲避與反叛

第六章 爭取思想自由

胡 平 (香港 亞洲科学出版社 19996月, 电子版 20078)

102.關於結構理論

    如前所述,在争取思想自由的鬥争中,道德規範的作用無疑是非常重大的,但是,我們也不能對道德規範的作用估計過高。畢竟,在現實生活中,並非每一個人都是僅僅根據道德上的是非對錯而行動。結構理論認為,個人參與集體行動不是因為他們具有共同的道德規範,而是因為他們具有共同的個人利益。馬克思主義强調社會存在决定社會意識,强調階級的區分和階級鬥争的不可避免,因此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歸入結構理論。

    我們完全同意,在任何集體行動中,共同利益都是一個不可缺少的因素。没有共同的利益,就没有共同的行動。哪一部分人的共同利益越多,哪一部分人的集體行動的凝聚力就越大。哪一部分人對共同利益的自我意識越强,哪一部分人投入實際的集體行動的可能性就越高。在争取思想自由的鬥争中,知識份子的參與程度往往高於他人,這多少可以解釋為思想自由更關係到知識份子的自身利益。青年學生在這種鬥争中每每扮演先鋒角色,那顯然又和他們身處校園,相互交往頻繁,因而更容易形成羣體覺悟有關。根據結構理論,我们可以發現,如果權力對思想的壓迫越普遍,因為它會促使更多的人們在争取思想自由上具有共同的利益,因此它就越容易導致大規模的争取思想自由的集體行動。在中國,大規模的思想自由化運動發生在“文革”浩劫之後,這應該不是偶然的。然而基於同樣的道理,我們又不能不引出如下的疑問,那就是,富極權統治變得較為軟性,當思想禁錮之網變得較為寬鬆,更多的民眾不再感到自己的眼前利益受到直接的壓制的時候,争取思想自由的力量是不是會因此而有所削弱呢?

    講到利益的作用,以下幾個問題值得分析。

    第一,與其說人們依據自己的利益而行動,不如說人們依據他們各自所理解的自己的利益而行動。同樣是工人,張三認為公有制、計劃經濟是工人階級的致富之道,李四認為自由經濟最能促進工人的利益。由於他們對共同利益的理解不一樣,所以他們不一定會參加共同的集體行動,有時甚至會分别加入對立的陣營。無可否認的是,當年許多勞動者支持和參加了共產革命,是為了追求他們自身的利益。但是到後來他們又轉而反對共產制度,難道不也是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结構理論忽略了人們在認識上的千差萬别和變化不定。這是該理論的一個重大缺陷。

    第二,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未必總是一致的,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也未必總是和諧的。身為作家,你完全知道創作自由符合自身利益,但是如果你感到專制者力量還很强大,創作自由的實現似乎遥遥無期,那麼你也許就會認為,在眼下還是不捲入自由化運動為妙,採取“和黨中央保持一致”的姿態要更實惠得多。都說言論自由是知識份子的共同利益和共同要求。其實不然。畢竟,禁止言論自由從來不是禁止一切言論的自由。它總是禁止某一些言論的自由,而禁止的目的又總是為了維護另一些言論的壟斷。因此,當一個人的思想觀點剛好屬於被維護之列,他就未必願意投入争取言論自由的集體行動,他甚至可能站在反對言論自由的一方。同樣的社會存在,並不必然地產生同樣的利益要求。在這裹,個人是有選擇餘地的。

    第三,結構理論忽視了對個人行為的分析,因此它無法解釋和無法解决搭便車即坐享其成的問題。就算我們承認處境相同者必定有着共同的利益要求,但倘若一個人僅僅是從個人利益出發,最合理的做法就不是積極投入集體行動而是袖手旁觀坐享其成。事實上,奥爾森的理性選擇理論,在很大程度上正是針對結構理論的這一誤區而提出來的。

 
   

Home | Up | 91.存在的困境 | 92.特異現象分析 | 93.為甚麼入黨 | 94.為甚麼留在黨内 | 95.為甚麼忠誠 | 96.為甚麼少有退黨 | 97.為甚麼留在内部 | 98.為甚麼寄希望于黨 | 99.理性選擇理論 | 100.規範理論 | 101.榜樣的力量 | 102.結構理論 | 103.強制與副產品刺激 | 104.社會規模的影響 | 105.借助官方傳播工具的必要及其局限 | 106.要求承認的鬥爭 | 107.慾望、理性與氣概 | 108.認識與行為 | 109.後期共產極權统治的特點 | 110.堅韌不拔,穩步推進

   

 last updated 03/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