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很不诚恳的人给别人的初次

      印象差不多都是很诚恳的。

 

Home 专著۰文集 時事۰縱橫 广角۰视频 影像۰生活 搜索۰回馈

   

Back | Home | Up | Next

   

【時政۰观察】选择更多年

 

 

 

 

“惜乎不中秦皇帝”─也谈林彪事件

胡平  2002727

http://blog.boxun.com/hero/huping/211_1.shtml

 

    凡是经历过文革的人都不会忘记林彪事件造成的强烈震撼。许多人都说,是林彪事件使他们开始了对文革的怀疑,对毛泽东的怀疑。
   
   
当然,幷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在林彪事件之后才觉醒的,不少人的觉醒要比这早得多。
    记得在林彪事件传出后,我们那个朋友圈子里都很兴奋----“好啊,终于有人要干掉毛泽东了!”其次是遗憾----“惜乎不中秦皇帝”。当时,我们听到关于林彪事件的许多不同的版本,真假莫辨(事实上,直到今天,我们对林彪事件的真相仍然不敢说是十分清楚)。后来又读到“‘五七一’工程记要”,更替林彪功败垂成感到惋惜。
   
   
按照我们当时的分析,如果毛泽东此前正常死亡,从而使林彪得以名正言顺地继承王位,或者是林彪神不知、鬼不觉,秘密杀死毛泽东,冠冕堂皇地取而代之,林彪都可能继续“高举毛泽东伟大红旗”,“沿著毛主席开辟的道路继续前进”。在这种情况下,“‘五七一’工程记要”也许就永远地藏之秘室。当然,在实际措施上,林彪也会大幅度地修改毛的政策,但他很少可能以致于决不会从根本上改变极权统治本身。唯有在林彪被迫与毛摊牌,公开对抗的情况下,林才可能亮出“‘五七一’工程记要”的旗号,以反对毛的极权专制爲号召,这样他就有可能采取一些具有更多的自由化倾向的措施。我们本来对林彪幷无好感,不过我们相信,如果林彪不得不公开和毛对抗,那麽,形势将把他推上历史正确的一方。
   
   
一九八五年春天,我应邀去广州参加由武汉《青年论坛》杂志和华南师大哲学所合办的中青年学者讨论会。主办人之一,华南师大副校长、哲学所所长黎克明教授邀我去他家小坐,聊天时说起林彪事件,他说:“林彪的‘五七一工程记要’还是很马克思主义的嘛。”我赶紧点头称是,从此对这位前辈刮目相看。
   
   
后来,我听说林彪的一些亲友故旧----包括林彪的儿媳张宁和女儿林立衡----要写回忆录,说明林彪事件真相,于是赶快找来看。一看之下,未免很失望。因爲他们竭力想要证明的是林彪事件纯属冤案,林彪幷没有什麽反毛害毛的企图,对所谓“‘五七一’工程记要”也幷不知情。
   
   
但无论如何,林彪事件都是对毛的沈重打击。毛后来公布一封据说是文革前写给江青的信,想证明他对林早有戒心。不过这一招的效果很有限。
   
   
当年,我曾就林彪事件写了一首诗----闻林彪事件有感:
   
   
惜乎不中秦皇帝,
    毕竟渔阳鼙鼓来。
    纵有家书欺海内,
    奈何神像落尘埃。
   
   
注:“惜乎不中秦皇帝”一句,取自明末清初诗人朱彜尊的“水龙吟.谒张子房祠”。这首词大概知道的人不多,兹抄录如下:
   
   
当年博浪金椎,惜乎不中秦皇帝!咸阳大索,下邳亡命,全身非易。纵汉当兴,使韩成在,肯臣刘季?算论功三杰,封留万户,都未是,平生意。
   
   
遗庙彭城旧里,有苍苔断碑横地。千盘驿路,满山枫叶,一湾河水。沧海人归,圯桥石杳,古□空闭。怅萧萧白发,经过临涕,向斜阳里。

     
   

Back | Home | Up | Next

不提“胡核心”意味著什麽? (2002.12.27)
永不放弃 (2002.12.26)
黎安友文章之我见 (2002.12.12)
中共第四代能否纠正前任的错误 (2002.12.6)
什麽叫渐进改革? (2002.12.5)
简答海壁 (2002.12)
如何评价十六大 (2002.12)
威权稳定与知识精英责任 (2002.12)
“党指挥枪”还是“枪指挥党”? (2002.11.28)
道德真空是怎样造成的?——再评“与时俱进” (2002.11.21)
“与时俱进”,还是“与党中央俱进”? (2002.11.15)
陈奎德十年前提出“中国向右翼专制转变的可能性” (2002.11.17)
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稳定压倒一切” (2002.11.14)
评康晓光《未来3-5年中国大陆政治稳定性分析》(上) (2002.11)
评康晓光《未来3-5年中国大陆政治稳定性分析》(下) (2003.4)
江泽民要向布希说什麽悄悄话?(下) (2002.10.24)
江泽民要向布希说什麽悄悄话?(上) (2002.10.18)
两种不确定性 (2002.10.19)
莫把恶心当感动,莫把剥夺当奉献 (2002.10.11)
简评《明报》秦胜短评 (2002.10.10)
他们爲什麽向美国大使馆提抗议? (2002.10.8)
让我们不要再谈村民选举 (2002.10.8)
两代“海归”,两样心情 (2002.10.1)
政治稳定是怎样维持的 (2002.10)
法轮功,One fits all (2002.9.26)
反恐之战任重道远——纪念911一周年 (2002.9.12)
哪些资本家真心支援共产党? (2002.9.5)
中共正在变成社会民主党吗? (2002.8.31)
江泽民想留任,困难更大了,机会更小了 (2002.8.30)
从“你的问题你自己知道”这句话谈起 (2002.8.26)
纽约警察如是说 (2002.8.22)
重温索尔仁尼琴对“缓和”的批判 (2002.8.15)
关于美中安全审查委员会报告 (2002.8.9)
中国政府爲什麽不收富人的税? (2002.8.8)
美国是第一第二故乡 (2002.8.5)
中国人应该多研究日本 (2002.8.1)
《七一》话中共 (2002.8)
“惜乎不中秦皇帝”─也谈林彪事件 (2002.7.27)
法轮功抗暴三周年 (2002.7.24)
阅尽沧桑之后──一代知识份子的反思 (2002.7.19)
江胡起风波 (2002.7.18)
“记忆”与“遗忘”的双重困境 (2002.7.15)
“非法之法不是法”与“恶法亦法” (2002.7.11)
共军还会向民衆开枪吗? (2002.6.27)
杨建利事件与中国的法治 (2002.6.12)
纪念“六四”十三周年 (2002.6.5)
评胡锦涛访美 (2002.6)
跪交请愿书也是非暴力抗争 (2002.5.28)
单眼人,双眼人与异族通婚 (2002.5.25)
在西方,只有媒体老板才享有新闻自由吗? (2002.5.24)
互联网与言论自由 (2002.5.18)
“佶京俅贯江山里,超霸二公可少乎?” (2002.5.18)
胡锦涛爲何拒收信件?怕里面有法院的传票! (2002.5.10)
中共政权爲何长寿? (2002.5.8)
争取民主首先要争取言论自由 (2002.5.6)
恐怖袭击与和平进程的时间关系 (2002.5)
又见“追查谣言” (2002.4.25)
别以爲老实人好欺负 (2002.4.12)
从“希望工程”弊案谈起 (2002.4.10)
评朱熔基政府工作报告 (2002.4)
爲长春播放法轮功电视片申辩 (2002.3.22)
江泽民,退?不退?半退? (2002.3.17)
黄谷阳爲何杀人自杀? (2002.3.15)
读李文和感言有感 (2002.3)
给某些反法轮功人士上一课 (2002.2.11)
再谈双核心之争 (2002.3)
双核心之争 (2002.2)
李文和案与美国社会制度 (2002.1.29)
读李文和感言有感(之二) (2002.1.24)
读李文和感言有感 (2002.1.19)
也谈乡愁 (2002.1.7)

【時政۰观察】选择

【读书۰评论】选择

专著۰文集 | 時事۰縱橫 | 广角۰视频 | 影像۰生活 | 搜索۰回馈

   

last updated 01/2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