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领导人为什么害怕拉帮结派?原因很简单。我们知道,专制体制

  的特点就是,只有纵向联系,而且是单向联系,即自上而下的联系;

  禁止横向联系,禁止多向联系。拉帮结派和建立关系网却正是建立横

向联系,建立多向联系,因此它会从根本上瓦解和颠覆专制体制。

 

Home 专著۰文集 時事۰縱橫 广角۰视频 影像۰生活 搜索۰回馈

   

Back | Home | Up | Next

   

【時政۰观察】选择更多年

 

 

 

 

来自党校的威胁

胡平  2012年10月21日

1013日,美国《华盛顿邮报》发表文章说,近些年来,中共中央党校的学生,热衷于拉帮结派,建立关系网,进入党校不再是学习共产主义,而是作为培养同盟的好地方,并在党校寻找未来的靠山和后门,以提升自己的事业和财富。

文章说,党校学生对拉帮结派的迷恋震惊了中共领导人。对共产主义理想幻灭并且腐败成风,已被视为威胁共产党执政权力的征兆

中共领导人为什么害怕拉帮结派?原因很简单。我们知道,专制体制的特点就是,只有纵向联系,而且是单向联系,即自上而下的联系;禁止横向联系,禁止多向联系。拉帮结派和建立关系网却正是建立横向联系,建立多向联系,因此它会从根本上瓦解和颠覆专制体制。

比如开十八大,不管事前上层做了怎样的安排,确定了新的政治局成员人选,毕竟,你还必须要通过无记名投票这一关。如果代表们拉了帮结了派,他们就可能事先商量好,以便协调行动,投谁的票不投谁的票,于是就可以把上层原来的计划和安排全部打乱。上层失去了对代表们的控制,专制权力也就被瓦解被颠覆了。

别说现在这批领导人,哪怕像毛泽东这样的超级强人,就像林彪在笔记里写到的那样——他最大忧虑在表决时能占多数否。如果毛泽东对党代会是否会顺从自己的意志没把握,他宁可无限期地推迟党代会。1956年中共八大通过的党章规定,党代会5年一次;可是等到了1961年,毛泽东发动的大跃进遭到惨败,他在党内上层的威望空前低落,而刘少奇一派的势力迅速上升,毛唯恐如期开九大会大权旁落,所以索性不开,一直等到5年后发动文革打倒刘少奇,然后在1969年才召开九大。两次党代会居然相隔了13年。

必须看到,共产专制不同于传统专制,譬如说不同于君主专制。君主专制明文宣布乾纲独断,皇帝不是选出来的,皇帝做决策也不需要和大臣们一道投票表决,所以皇帝不用忧虑在表决时能占多数否

共产专制则不然。在理论上,共产党的领导人是选出来的,领导人做决策要获得多数同僚的赞同。所以,共产党领导人不能不忧虑在表决时能占多数否。要保证自己在表决时占多数,那就必须限制代表们同僚们的横向联系。在共产制度下,代表们同僚们擅自横向联系被叫做非组织活动,是最犯忌讳的,甚至就连九常委这样的高层官员,彼此之间平时也是很少往来的。毛时代,动辄揪出反党集团,其实都是莫须有,顶多是两三个人在下面议论过一两次而已。

应该说,到目前为止,中共党内的拉帮结派,主要还不是依据政治观点的异同,而是依据人际关系的亲疏。官员们热衷于拉帮结派,也还不是为了挑战专制,而是为了个人升迁,其手段也主要是吹吹拍拍、拉拉扯扯、吃吃喝喝,乃至于行贿受贿以及各种形式的利益交换。这也难怪,一个人在官场上混,单打独斗总不如拉帮结伙,这样可以互相提携,互相帮衬。俗话说,朝里有人好做官。既然在专制制度下,官员的升迁不是靠选民的选票而是靠上级的提拔,因此他们就不会花气力去讨好民众,而是会千方百计讨好上级。

诚然,在今日中国官场,拉帮结派更多的表现是腐败,是投机钻营,故而为正人君子所不齿,但这并不是拉帮结派的错。恰恰相反,这是不准拉帮结派的错;换言之,这是限制和禁止派别公开化合法化的错,是限制和禁止结社自由的错。要克服腐败与投机钻营,决不是重新加强中央权力,重新加强意识形态的控制与纪律的约束,而是转而承认和保护言论自由结社自由。

——《中国人权双周刊》第90  20121019—111 http://biweekly.hrichina.org/article/2864

     
   

Back | Home | Up | Next

那个共产党与这个共产党是不是一个共产党? (2012.12.24)
“圣人就是不断努力的罪人” ——看电影《昂山素姬》想起刘晓波(下) (2012.12.23)
“圣人就是不断努力的罪人” ——看电影《昂山素姬》想起刘晓波(上) (2012.11.15)
中共当局为何如此敌视自焚(下) (2012.12.17)
中共当局为何如此敌视自焚(中) (2012.12.13)
中共当局为何如此敌视自焚(上) (2012.12.12)
两件相反的坏事 中共不到60年全做了 (2012.12.11)
薄熙来当初为何不拥兵自立 (2012.12.6)
近代中华民族的最大失败莫过于让共产党夺取了政权 (2012.12.3)
法广(RFI):胡平谈习近平将走什么路? (2012.11.16)
十八大的“两委”选举是怎样作弊的 (2012.11.16)
我对十八大新班子的一点分析和看法 (2012.11.16)
温家宝何去何从(下) (2012.11.12)
温家宝何去何从(中) (2012.11.5)
温家宝何去何从(上) (2012.10.30)
温家宝要公布个人财产了 (2012.11.1)
从为薄熙来维权的公开信谈起 (2012.10.23)
来自党校的威胁 (2012.10.21)
从莫言希望刘晓波早获自由谈起 (2012.10.15)
中共钓鱼岛白皮书在关键之处打马虎眼 (2012.10.11)
中国会成为负责任的大国吗 (2012.10.10)
王立军轻判了,薄熙来就该重判了 (2012.9.24)
从一句假冒的马英九讲话谈起(之三) (2012.10.1)
从一句假冒的马英九讲话谈起(之二) (2012.9.24)
从一句假冒的马英九讲话谈起(之一) (2012.9.21)
如何看待日本野田政府购买钓鱼岛 (2012.9.21)
后生可畏 后生可爱 (2012.9.10)
钓鱼岛为什么在日本之手 (2012.9.4)
中共十八大会是民主改革的契机吗? (2012.9.3)
在一党专制下能实行党内民主吗? (2012.8)
谷开来死缓,薄熙来会判什么刑——兼论薄熙来是怎样镇压维权运动的 (2012.8.21)
铁腕治警为哪般? (2012.8.17)
从法庭上的薄谷开来是不是替身谈起 (2012.8.17)
从合肥两场庭审看薄熙来的命运 (2012.8.13)
“被举国体制”可以休矣 (2012.8.9)
从薄熙来联想起林炎志 (2012.8.6)
党内派别斗争与民主 (2012.7.30)
不只是迂腐而已——简析“儒家宪政” (2012.7.26)
怪哉“保卫十八大” (2012.7.23)
《环球时报》社评泄露天机兼论90后壮丽登场 (2012.7.13)
一党专制下的党内民主——圆形的方 (2012.7.12)
6.29劫机案谎言穿帮 (2012.7.9)
6.29和田劫机真相探究 (2012.7.4)
春江水暖鸭先知——中共是要平反六四了吗 (2012.6.28)
三论宽恕、惩罚与转型正义 (2012.6.25)
二论宽恕、惩罚与转型正义 (2012.6.18)
一论宽恕,惩罚与转型正义 (2012.6.11)
今日中共高层恐惧什么——写在六四23周年前夕 (2012.5.31)
回顾陈光诚事件的若干问题之三 (2012.6.5)
回顾陈光诚事件的若干问题之二 (2012.5.28)
回顾陈光诚事件的若干问题 (2012.5.21)
对陈光诚事件的几点分析 (2012.5.3)
关于中共权力交接的几个问题 (2012.5.17)
从戈尔巴乔夫荣获圣安德列勋章谈起 (2012.5.7)
如何解读日本《富士晚报》对薄熙来的专访报道 (2012.5.15)
为什么不少重庆人为薄熙来叫冤? (2012.4.30)
中共当局要给薄熙来定刑事罪吗? (2012.4.24)
薄熙来事件说明共产党是黑帮  (2012.4.19)
温家宝与薄熙来 (2012.4.16)
在方励之先生追思会上的致词 (2012.4.21)
既是德先生 又是赛先生 当推方先生 (2012.4.9)
左派也要革命了 (2012.4.5)
今日中国——危险的地上河 (2012.4.3)
为什么说雷锋不是道德楷模? (2012.3.28)
温家宝是想给六四平反吗? (2012.3.26)
且看当局如何给薄熙来定性 (2012.3.22)
反驳在薄熙来问题上的一种流行观点 (2012.3.19)
学雷锋运动罪莫大焉 (2012.3.12)
为什么说雷锋不是道德楷模? (2012.3.6)
中国是全民腐败吗 (2012.3.8)
柳传志的讲话,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 (2012.2.27)
中国特色与普适价值 (2012.2.23)
中共要调整民族政策吗?——简评朱维群文章 (2012.2.20)
从哈佛学生罢课谈起 (2012.2.13)
从我阅读胡适的经验谈起(下)——纪念胡适先生逝世50周年 (2012.2.8)
从我阅读胡适的经验谈起(上)——纪念胡适先生逝世50周年 (2012.1.30)
我们应当如何看待自焚(下) (2012.2.9)
我们应当如何看待自焚(上) (2012.1.26)
重新解读邓小平92年南巡讲话 (2012.1.23)
自由主义与中国传统 (2012.1.16)
中国社会道德滑坡的根本原因 (2012.1.10)
对12.28新疆皮山事件的严正声明 (2012.1.4)
什么是自治区?为什么要民族自治? (2012.1.3)

【時政۰观察】选择

【读书۰评论】选择

专著۰文集 | 時事۰縱橫 | 广角۰视频 | 影像۰生活 | 搜索۰回馈

   

last updated 02/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