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茉莉花行动取得了惊人的效果。

     它揭示出中国当局是何等的

     外强中干、色厉内荏、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它使得当局敌视人民、害怕人民的本性暴露无遗。

 

Home 专著۰文集 時事۰縱橫 广角۰视频 影像۰生活 搜索۰回馈

   

Back | Home | Up | Next

   

【時政۰观察】选择更多年

 

 

 

 

好一朵茉莉花

胡平  20112月24日

 

一条无名氏的推文,居然造就了一场历史奇观。

2
17日,海外网站贴出了一篇匿名文章,呼吁中国民众于该周周日(即220日)在国内13个城市以散步的方式参加中国的茉莉花革命。这篇文章迅速地在网络传播开来。据一位推友说,19日这一天,中文推特发推量达到227千余条,创有史以来最高纪录;其中,相当数量的推文就是转发这条信息。到了20日这一天,上述若干城市的指定地点果然出现了聚集的人群,包括大量的警察、便衣和记者,并引起境外中西媒体的广泛报道,遂构成一起真正的历史事件。《维基百科》在两天后即将此事收录,名曰中国茉莉花革命

对于这场茉莉花革命,有网友称之为一项挺好的行为艺术策划;有网友称之为一部伟大的现实魔幻主义作品。一位网友总结道:现在看来,这次国内所谓的鲜花革命是一场由网民倡导,由党中央响应和领导,由各级维稳部门倾力参与,由民主人士全力配合,由人民群众围观鉴赏的后现代民主主义革命。

这次茉莉花行动,民众是以散步、围观等方式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当局既要严控严管乃至严打,但又苦于师出无名,实在很尴尬。一位在场的推友讲到这样一桩趣事:北京王府井麦当劳前的一个镜头——今天最难忘的事情是俩便衣围追一个拿花的男子并按到在车上,媒体群众蜂拥而至,长枪短炮质问凭什么随便抓人,便衣见人多势众,当场怂了,放开手说:其实我也是来商场的。笑死我了。

我们知道,这次中东巨变起源于突尼斯,突尼斯的国花是茉莉花,所以人们又把突尼斯革命称之为茉莉花革命。中国的220行动既然是受中东革命的鼓励,所以取名为中国的茉莉花革命。偏偏在当今中国语境,茉莉花一词还有很多其它的故事。有网友给出如下解说,真是巧得很:《茉莉花》,著名的中国民歌。有着不平凡的历史,清朝临时国歌,普契尼图兰朵,澳门回归仪式,北京奥运会,诺贝尔和平奖典礼,但在2011年的中国,这首耳熟能详的民歌却变成了敏感词,茉莉花也成了一朵敏感花。

220
茉莉花行动取得了惊人的效果。它揭示出中国当局是何等的外强中干、色厉内荏、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它使得当局敌视人民、害怕人民的本性暴露无遗。另外,它也从反面扩大了中东民主革命的影响。正如一位网友所说:这次折腾,最恼火的应该是中宣部国新办,辛辛苦苦封锁北非中东革命的消息,警方这么大张旗鼓一折腾,经过咱爱八卦的民众口耳相传什么的,岂不是马上街知巷闻?

220
茉莉花行动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经验。首先,220茉莉花行动充分显示出网络的强大动员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弥补反对力量缺少强大组织的不足。再者,220茉莉花行动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效果,主要就在于它为民众的参与提供了一种比较安全的形式。我在上期《中国人权双周刊》发表的文章军队会不会开枪谈起专门讲到过这个问题。在一个没有言论自由集会自由的社会里,要造成大规模的街头运动,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尽量减少迈出第一步的风险到广场散步白衣行动一类方案就有这个好处。比方说,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号召大家在某一天到广场散步。到了那一天,我就可以到广场去。如果到广场的人有成千上万,我们就可以相机行事,把它转变成一场集会抗议。如果到广场的人很少,我们就放弃闹事的计划,把它当作真的散步。这样政府抓不住任何把柄,我们就可以全身而退。

1990
210日,我起草了一份传单到天安门广场散步去。传单呼吁:为了不忘过去,为了开创将来,让我们在今年的41日以及45日这两天,重新聚会在天安门。”“我们并不是要去天安门集会游行。我们只是要去散步游览。这不要批准,也无法禁止只要有千千万万的人在天安门广场上一站,它就会成为全世界瞩目的焦点;所有的人,都能够从广场上平静的人群,充分领悟到它的全部内容和全部意义。传单提醒大家不要急于把这次平静的展示力量转化为公开的抗议。因为有了扎扎实实的第一步,就会有更加扎实的第二步、第三步。在这一年的六四前夕,我们还提出了白衣行动计划。可惜在当年,国内还没有普及互联网,一般人甚至没有私人电话。因此,这两份传单的传播范围极其有限。但就是这样,它们仍然引起当局的恐慌。据不少朋友说,他们单位特地传达上级指示,要求大家在那几天不要去天安门。

在前年,六四20周年前夕,我们再次推出白衣行动计划。这一次的成效就大多了。在不少地区,有不少人都在这一天穿上了白衣。和这次茉莉花行动类似,首先是当局自己,用它的高度紧张和严加戒备,从反面成全了我们的计划。台湾《中国时报》在65日发表报道,标题就是:彩衫军趴趴走,白衣行动使天安门广场添诡谲。报道称,在64日这一天,天安门广场除了军警便衣密布之外,还出现了大批穿着红、蓝、绿衫的志愿者,以游客身份进场活动,广场气氛显得异常井然有序’”这批彩衫军以每组约20人的编组,在广场的不同区域活动;即使天上下起短暂骤雨依然坚守岗位;其人数可能高达数千人以上广场虽对外开放,但东西两侧入口处,公安对每位游客都进行更严密安全检测,并询问相关背景。显然是针对白衣行动的因应策略。其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之窘态,暴露无遗。一些西方媒体对此也有报道。

毫无疑问,这次220茉莉花行动取得的效果远远超出此前的几次类似的行动。这给了我们更大的信心。值得注意的是,还在20日之前,当局就开始拘押若干知名的维权人士。尽管他们和这次茉莉花行动并无任何关系。20日当天和以后,当局又抓捕了一些在场的人士。与此同时,当局还加强了对网络的控制。面对这种形势,我们一方面要援救要抗议,另一方面则要准备新的行动。事实上,人们已经在准备新的行动了。我们应当大力支持。海外人士首先要做的是向国内广泛传播有关信息。由于在此类行动中,直接参与者可以假装不知情(我是打酱油的我是路过的),当局无法有效鉴别,所以很难惩治,故而风险较小;而发号召发呼吁者很容易被指控别有用心遭到惩罚,所以海外人士正好扬长避短,虽不能亲自参与现身街头,但可以利用海外的安全环境发布信息。

另外,我建议,今后类似的活动,不必冠以革命二字。按说,集会示威本是基本人权,为什么我们不是号召大家集会示威而是说散步,就是为了不给专制者打压留下半点口实。再有就是提醒大家要相机行事,人不够多不喊激烈的口号。现在还是热身阶段。只要有越来越多的人在六四那天穿上白衣,或者是在定好的时间和地点聚集,那本身就是胜利。

——《中国人权双周刊》
http://biweekly.hrichina.org/article/886

     
   

Back | Home | Up | Next

乌坎事件颠覆“中国模式” (2011.12.30)
美国也有少数民族自治区 (2011.12.27)
在纪念王老逝世十周年大会上的发言 (2011.12.21)
悼念哈维尔 (2011.12.19)
给绝食者强制灌食是人道主义吗 (2011.12.17)
一次奇怪的民意调查 (2011.11.12)
说真话还是说假话,这是个问题 (2011.12.5)
是政权利益,还是国家利益?——兼驳李希光“朝鲜是中国一级核心利益” (2011.12.1)
驳中共官方及其御用学者在藏人自焚问题上的荒谬论调 (2011.12.1)
我们没有自己的歌 (2011.12.5)
知青一代愧对乡亲 (2011.11.28)
占领政府楼 (2011.11.21)
【附录】白小刺: “衙门”肖像 (2011.10.21)
国际关注是帮倒忙吗 (2011.11.17)
为老知青索赔的维权英雄 (2011.11.10)
十八大赢家通吃 (2011.11.2)
从两份宪政时间表谈起——辛亥百年话宪政 (2011.10.31)
占领华尔街与中国的低人权 (2011.10.27)
密切关注藏人自焚事件 (2011.10.25)
卡扎菲虽死中共独裁犹在 (2011.10.23)
外交部发言丧尽天良 (2011.10.12)
辛亥百年话革命 (2011.10.7)
谈谈“民国热”—— 辛亥百年话民国 (2011.10.6)
中华民国到底还存在不存在?——辛亥百年话民国 (2011.10.3)
为什么老三届被一锅端都送下农村? (2011.10.2)
中共当局无权插手达赖喇嘛转世 (2011.9.26)
从李双江差点参加六二绝食谈起 (2011.9.21)
反恐之战了犹未了 (2011.9.12)
从“政治家族”看“新阶级” (2011.9.10)
林彪事件40周年有感 (2011.9.7)
共产党才最该下岗 ——评国产故事片《钢的琴》 (2011.8.31)
公平的秘诀在于分权——也谈重庆与广东的蛋糕之争 (2011.8.25)
集权制度的维持靠冷漠 (2011.8.24)
我们凭什么 信什么不信什么 (2011.8.24)
从赖昌星是不是人民英雄谈起 (2011.8.18)
该不该遣返赖昌星? (2011.7.8)
流亡藏人社区的民主建设 (2011.8)
从“七擒孟获”谈起 (2011.7.30)
史上最奇怪的恐怖袭击案——必须查明新疆和田718事件真相 (2011.7.25)
略论中国的民族问题(之二) (2011.7.13)
略论中国的民族问题(之一) (2011.7.06)
中共不亡 天理不容——写在中共建党90周年 (2011.6.30)
谁能整垮共产党? (2011.6.27)
还是叫“自荐候选人”好 (2011.6.21)
唱红就是胡折腾 (2011.6.10)
人大法工委讲话大错特错 (2011.6.9)
评内蒙抗议风潮 (2011.6.6)
不“不争论”了吗? (2011.6.2)
六四与中国经济崛起的关系 (2011.6.1)
为什么说八九民运是一场伟大的民主运动 (2011.5.31)
谈谈“中国特殊论” (2011.5.19)
从朱镕基批评《中国农民调查》谈起之三 (2011.5.16)
从朱镕基批评《中国农民调查》谈起之二 (2011.5.16)
从朱镕基批评《中国农民调查》谈起之一 (2011.4.25)
美国反恐战争的决定性胜利 (2011.5.5)
伟大的427 (2011.4.27)
从两份内参看89年的政治氛围 (2011.4.26)
温家宝哪壶不开拎哪壶 (2011.4.21)
了不起的民主实践——流亡藏人选举简介 (2011.4.18)
达兰萨拉观访小记 (2011.4)
与桑东仁波切谈中间路线——达兰萨拉观访笔记 (2011.4)
达赖喇嘛退休不是垂帘听政 (2011.4)
毛泽东是打算传位给江青毛远新吗 (2011.3.24)
俺们中学生都懂分权制衡政党轮替 (2011.3.16)
中国政府承认使用致命杀伤性武器镇压平民是反人类罪 (2011.2.28)
“好一朵茉莉花” (2011.2.24)
世界离独裁只有五天吗? (2011.2.23)
冯正虎的快乐维权 (2011.2.15)
从“军队会不会开枪”谈起 (2011.2.10)
自由的细菌是很容易传染的 (2011.2.4)
也谈谈《你们究竟要我们怎样生存》这首诗 (2011.1.19)
中美关系何处去? (2011.1.13)
点评七学者谈和平奖 (2011.1.3)
当有人自焚的时候…… (2011.1.3)

Back | Home | Up | Next

【時政۰观察】选择

【读书۰评论】选择

专著۰文集 | 時事۰縱橫 | 广角۰视频 | 影像۰生活 | 搜索۰回馈

   

last updated 02/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