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有些朋友可能是最坏的敌人,

          因为他们太宠爱你因而太姑息你,

          到头来反而害了你毁了你。

 

Home 专著۰文集 時事۰縱橫 广角۰视频 影像۰生活 搜索۰回馈

   

Back | Home | Up | Next

   

 选择更多年

 

 

【附录】中国政府蜕变成自利型政治集团

何清涟  2009年1月30日 

http://news.bbc.co.uk/chinese/simp/hi/newsid_7830000/newsid_7836500/7836551.stm

 

我曾用"权力市场化"一词概括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改革,如今这个词汇已经成为中国民众心目中改革的同义词。

我也一直在思考:应该用什么词汇来概括本世纪零年代以来的重大"改革成果"?一个词汇逐渐在我头脑中成型,即自利型政治集团的形成。

这一结论应该说比较形象准确,说明中国政府已经蜕变为一个自我服务型的自利型政治集团,至少有下列论据:

一、社会分配与社会福利向政府公务员严重倾斜

2003年直至2008年,政府财政收入从占GDP总量的五分之一增至四分之一。这一庞大财政收入当中的58%用于供养党政事业机关工作人员约7,000万人。在工资增长速度远远落后于GDP增长速度的同时,自2001年以来给公职人员全国性加薪(不含地区性的加薪)的次数共计3次, 每增幅都不低于15%

至今在中国享有制度保证的养老、医疗等社会福利群体主要覆盖党政事业机关工作人员。以医疗卫生资源为例,就具有向干部群体过度倾斜的特点,比如给药的"分级制度",就是对参加医疗保险的人群,按照他们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划分等级,级别越高的,得到的医疗服务质量越高,药品供应也越好。

据中国官方提供的数据,中国政府投入的医疗费用中,80%是为了850万以党政干部(高级)为主的群体服务的。

数量庞大的底层劳动者群体的工资却增长缓慢,甚至未增长;构成社会保障体系的几大社会福利如医疗、养老等保险几乎与这一庞大的社会底层无缘。

二、巨额财富集中于少数权贵家庭

中国那有限度的反腐败主要集中于中低级官员,政治高层似乎与腐败绝缘。高干子女的登龙术,虽然一直流传于坊间及海外,但却无法得到权威资料证实,胡润的富豪榜也从未将这类人列入。不过,现在有两组资料足可证明这些红色贵族如何在短短30年间,从"无产阶级"成员迅速跻身于超级富豪之列。

一条资料说明中国财富集中的惊人程度。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The Boston Consulting Group)发布的"2006全球财富报告"显示,中国的150万个家庭(约占全国家庭总数的0.4%)占有中国财富总量的70%――这还只计算了存款、股票等公开的金融资产,未计算灰色收入――而在发达国家,一般情况下是5%的家庭占有50%60%的财富。

另一条资料则说明财富集中在什么人手中。据国务院研究室、中央党校研究室、中宣部研究室、中国社科院等部门一份联合调查报告的数据,截至20083月底,中国内地私人拥有财产(不包括在境外、外国的财产)超过 5,000万元以上的有27,310人,超过1亿元以上的有3,220人。在超过1亿元以上的富豪当中,有2,932人是高干子女,他们拥有资产2 0,450余亿元。而考证其资产来源,主要是依靠父辈的权力资本所获。

三、政治权力的分配与社会地位的传承呈自利化趋势

在中国的政治市场上,权力这一"稀缺物品"的授受过程从来就是暗箱操作。现实表明,高官子弟在权力上具有优先继承权。即使因能力或者其他原因未担任要职,至少也享有全国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等政治荣衔。中国官场盘根错节的利益关系使干部子女在权力继承上有明显优势,官方研究亦表明,干部子女当干部的机会比常人高2.1倍。  

干部子女对社会地位的传承优势还体现在就业问题上。北京大学"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毕业生就业"课题组在调查中发现,家长们可以直接通过关系和权力决定子女的就业,家庭背景越好,毕业时的工作落实率和起薪额越高,这不仅说明不同阶层子女受高等教育之后的结果不均等,更重要的是说明中国的阶层流动呈前现代社会的封闭性世袭状态,这无异于阻塞了社会底层精英的上升渠道,既使统治精英集团的素质弱化,对于社会稳定亦有极大害处。

从本质上看,所谓"改革"就是利益与资源的再分配过程。邓小平当年用来赋予改革合法性的"先富带后富"许诺实现了一半,即通过权力市场化让少数权贵与官僚集团先富起来,并通过一系列政策与法律使政治精英蜕变为一个个自利型政治集团。在这种既成事实下,今后撬动社会分配的杠杆只有"权力""资本"。当局提倡的"不折腾""维持稳定",其要义均在于保证自利型政治集团能够安享攫取到手的利益。

   
   

Back | Home | Up | Next

2009年是中国人权全面恶化的一年 (2009.12.30)
读梁启超的《论正统》(2009.12)
再谈冯正虎事件 (2009.12.17)
孤胆英雄冯正虎 (2009.12.11)
柏林墻与逃港潮 (2009.11.29)
纪念柏林墙倒塌二十周年 (2009.11.20)
维权与民运 (2009.22.5)
在中国,正义已经荡然无存 (2009.10.27)
破除“中产阶级”的迷思 (2009.10.22)
“阳光法案”为何难产? (2009.10.8)
再谈回国权 (2009.10)
荒诞中国 (2009.10)
没有言论自由就没有政权合法性——谈谈中共政权的合法性问题 (2009.9.24)
如何定义当今中国? (2009.9.10)
解析新疆事件(下) (2009.9)
解析新疆事件(上) (2009.8)
再談民族自治問題 (2009.8.3)
六四是政变——解读赵紫阳录音回忆录《改革历程》(2009.8.3)
屠杀与奇迹 (2009.8)
【附录】杜导正: 新民主主义的回归与发展 (2009.4.11)
【附录】韩晓军: 17年前“皇甫平”参与“姓资姓社”的那场争论 (2008.3.12)
【附录】陈洪: 少数人是如何变富的? (2006.7.27)
【附录】陈洪: 下岗工人谈改革 (2006.7.27)
【附录】何清涟: 中国政府蜕变成自利型政治集团 (2009.1.30)
通钢事件说明了什么? (2009.7.30)
中国共产党与道德沦丧 (2009.7)
对75事件的追问 (2009.7.29
“六四”开了什么先例? (2009.7.16)
伟大的生命从死后开始——写在遇罗克雕像落成之际 (2009.7.6)
从八九民运是不是“反党”谈起 (2009.6.18)
谈谈民族自治问题 (2009.6.1)
评中通社文章《人间正道是沧桑》 (2009.6.1)
在纪念六四20周年烛光晚会上的讲话 (2009.6.3)
对“白衣行动”的补充说明 (2009.5.22)
反驳为六四辩护的一种论调 (2009.5.4)
白衣行动——请在六四这天穿上白衣服 (2009.5)
从经济狂想到政治狂想——毛泽东如何从“大跃进”转向“世界革命”? (2009.4.10)
谈胡耀邦逝世与“八九”民运 (2009.4)
我们应当如何看待西藏问题 (2009.4)
坚守就是抗争--文集《我要回家》读后 (2009.3)
我的终身遗恨 (2009.2)
《零八宪章》签名活动有何特点? (2009.2)
让《零八宪章》成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签名运动——新年致辞 (2009.1)
《零八宪章》有可能成为历史上最伟大的一次签名活动 (2009.1)

Back | Home | Up | Next

【時政۰观察】选择

【读书۰评论】选择

专著۰文集 | 時事۰縱橫 | 广角۰视频 | 影像۰生活 | 搜索۰回馈

   

last updated 01/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