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一个支点,我能举起地球

 

 

Home 专著۰文集 時事۰縱橫 广角۰视频 影像۰生活 搜索۰回馈

   

Back | Up | Next

前言 一 甚麼是思想改造 二 思想改造何以可能 三 人的馴化 四 關於躲避 五 開於反叛 六 爭取思想自由 七 餘論 附錄:從周舵《我母親的自殺》一文談起

人的馴化、躲避與反叛

第四章 關於躲避

胡 平 (香港 亞洲科学出版社 19996, 电子版 20078)

79.冷漠與遺忘

    冷漠不是罪惡,但它是一切罪惡得以發生的條件。正如波蘭的瓦文薩引用過雅辛斯基的一段箴言:

不要恐懼你的敵人.在最壤的情況下他們會殺死你;不要恐懼你的朋友,在最壞的情況下他們會出賣你;但要知道有一群漠不關心的人們祇有在他們不做聲的默許下,這個世界土才有殺戮和背叛。3

    冷漠是指對暴行不支持也不反對,對受害者不譴責也不同情。這當然是指外部行為,因為在内心深處,一個人幾乎不可能没有偏向。大致上講,冷漠或躲避首先是出於對暴行的反感和對受害者的同情。說沉默就是默許,就是幫兇,固然不錯;說沉默意味着不平,意味着抗議,那恐怕就更為正確。不過,根據行為可以影響態度的道理,後一種躲避有可能轉化為前一種躲避。一個人面對暴行保持沉默,起先或許是心懷不滿。但久而久之,不滿情緒會逐漸淡化,最後變成了麻木不仁。有些人起先對受迫害者是同情的,衹是出於恐懼而不敢公開表達,因而其心中總有一種内疚。為了克服這種内疚,如果他不是進而表達出他對受害者的同情的話,那麽他就會反過來說服自己,讓自己相信那些受害者其實不一定那麽值得同情。比如說責怪受害者自不量力,不明智等等。他們依然承認受害者是無辜的、冤枉的,可是在這時,他們已經没有多少義憤,他們衹是感嘆别人“倒霉”而已。與此同時,他們也就不再為自己未曾參與對暴行的反抗而慚愧,反而倒為自己能安然無事而慶幸了。象布羅茨基提到的那種躲避便是如此。

    大規模的暴力迫害會激起廣泛的憤慨和高漲的同情心,但隨後,這種憤慨和同情便可能逐漸降低。那當然和人心的遺忘性有關。確切地說,這裹的遺忘其實是選擇性的遺忘。人們遺忘,是因為人們想遺忘。善於遣忘痛苦也許是人心的一種保護性本能,不過它也不是没有負作用的。尤其是這裹所說的遺忘痛苦,是指遺忘他人的痛苦,因此它無關乎人的心理健康而衹表明正義感沉淪。正是在這層意義上,我們才說,人類反抗强權的鬥争,就是記憶反對遺忘的鬥争。

 
   

Home | Up | 71.消極者的躲避 | 72.被拒絕者與厭倦者 | 73.迷失的理想主義者 | 74.躲避者的反叛 | 75.在馴化與反叛之間 | 76.躲避的合法化 | 77.作為馴化的躲避 | 78.對受害者的躲避 | 79.冷漠與遺忘 | 80.躲避的合理化

   

 last updated 03/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