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共产党要我们把毛泽东奉为神,因此对他的指示必须绝对服从。

    如今,共产党又要我们把毛泽东当作人,因此对他的过错必须多加原谅。

    这真是太惬意了:毛享有神的权力,但只负人的责任。

    天下的便宜事都让他占完了。

 

Home 专著۰文集 時事۰縱橫 广角۰视频 影像۰生活 搜索۰回馈

   

Back | Home | Up | Next

   

【時政۰观察】选择更多年

 

 

 

 

印尼政局的警示

胡平  1998年6月

 http://blog.boxun.com/hero/huping/26_1.shtml

 

    印尼政局动荡,举世为之关注。
    去年夏天,印尼爆发金融危机,国际金融组织试图相助,但未能避免形势恶化。不久前,当局下令调涨油电价格,导致民怨鼎沸,社会骚动。首先是大学生举行示威抗议,广大民众支持参与。当局恫吓无效,示威者与警方发生冲突,酿成流血事件,群众益加愤慨,抗争持续升高,反对派领袖大声疾呼,政府内也发出不同声音,街头出现骚乱,出现多起纵火抢劫事件,出席开罗会议的总统苏哈托不得不提前返回雅加达,一方面表示自己可以下台,一方面调集军队进城。到眼下(515)为止,印尼局势尚未平定,未来演变趋势如何也难以预料。
    19659.30事件以来,苏哈托独掌印尼大权已有三十多年。他一方面强施铁腕,政治上厉行高压,一方面鼓励经济,大力改进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在这段时期里,印尼的人均收入从五十美元升至一千美元,增长速度不谓不快;但与此同时,印尼在政治上的腐败黑暗也骇人听闻。苏哈托家族霸占了政治、军事和经济等各路要津,其家族财产倾国倾城。苏哈托治下的印尼,权钱勾结,贫富悬殊,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印尼模式是所谓新权威主义的典型,它所造成的问题,暴露的弊病以及引发的严重动荡,在同类国家中都有着相当的普遍性。
    印尼政局向世人,尤其是向我们中国人提出了一系列严肃的警示。
    本来,这次席卷东南亚的金融风暴早就宣布了所谓亚洲模式的神话的破产。
 
   如今印尼的政局动荡,更进一步证明了这种模式的深刻危机。我们每一个人都看得很清楚,印尼有的问题,中国无一不有,而且在许多方面还有过之而无不及。至少,印尼当局没有搞共产、搞大跃进、搞文革的历史,也没有今天中国面临的数千万工人下岗失业的现实问题。以专制的方法发展经济,在经济发展的扩张期还好说,一遇到收缩期就多半混不过去。今天印尼发生的动荡,有人称为人民革命,有人称为暴民动乱。其实两者兼而有之。问题不在於你对这种动荡是赞成还是反对,问题在於它实实在在地发生了。这就向我们发出警报,除非我们不再拖延,真刀真枪地开展政治改革,实行自由化民主化,否则,类似的动荡就很难避免,而且很可能比印尼的动荡更严重。
    同样是金融危机,南韩、泰国则未见引发如此动荡,这无疑与南韩、泰国比较民主比较开放有关。民主国家虽然常常处於各种利益的公开冲突之中,显得不如特定阶段的专制国家那么“安定团结”,但归根结底,民主国家的稳定度要高得多。这对於那些附和中共“稳定压倒一切”论调的朋友们,难道不是极有启示的吗?
    在这次事件中,不少商人受到冲击,店铺被劫掠,住宅被焚烧。此种行为我们当然反对。但正如一些分析家指出的那样,这是否也和某些商人自身有关呢?有的商人只顾自己发财,不关心政治改革。他们希望保护自己的财产利益,但他们不是去积极地推动法治建设,反对特权腐败,而是玩弄贿赂拉关系一类小聪明,与权势相勾结。这就很难不招致一般民众的反感了。遇上局势动荡,他们很容易沦为首当其冲的牺牲品。其间还难免良莠不分,玉石俱焚。这个教训,也值得国人认真吸取。
   
未来印尼走向如何,一时还不能断定,旬月之内或许会有个眉目。我们仍要密切追踪观察。发生於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第三次民主化浪潮,在经历了一段平静期之後,看来又将迎来新的高峰。站在二十一世纪的门槛前,人们发现,除了自由民主制度,已经不再有第二种理想的替代品。我们应该有信心,在我们的手中结束专制,实现自由民主,让古老中国的历史翻开新的一页。□

——《北京之春》 1998年6月号 http://beijingspring.com/bj2/1998/60/20031212170318.htm

     
   

Back | Home | Up | Next

米奇尼克:人·角色·思想 (上) (1998.12)
米奇尼克:人·角色·思想 (下) (1999.01)
进退维谷的中共当局 (1998.12)
从阿马蒂亚 森获诺贝尔奖谈起 (1998.11)
纪念民主墙二十周年 (1998.11)
对民主党事件的几点看法 (1998.10)
尊重人权还是蔑视人权 (1998.9)
社会稳定与个人权利 (1998.8)
评克林顿中国行(上) (1998.08)
评克林顿中国行(中) (1998.09)
评克林顿中国行(下) (1998.10)
柯林顿访华之我见 (1998.7)
在过去与未来之间 (1998.7)
印尼政局的警示 (1998.6)
自由化新浪潮 (1998.5)
评中共向外资开放文化市场计划 (1998.4)
是“分享艰难”吗?  (1998.3)
犬儒病——当代中国的精神危机(上) (1998.3)
犬儒病——当代中国的精神危机(中) (1998.4)
犬儒病——当代中国的精神危机(下) (1998.6)
中共民主派的挑战 (1998.2)
“一国两制”能适用於台湾吗? (1998.1)

【時政۰观察】选择

【读书۰评论】选择

专著۰文集 | 時事۰縱橫 | 广角۰视频 | 影像۰生活 | 搜索۰回馈

   

last updated 02/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