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专制下的书报检查好比屠婴。

      极权专制下的书报检查好比避孕。

 

Home 专著۰文集 時事۰縱橫 广角۰视频 影像۰生活 搜索۰回馈

   

Back | Home | Up | Next

   

【時政۰观察】选择更多年

 

 

 

 

自由化新浪潮

胡平  1998年5月

http://blog.boxun.com/hero/huping/25_1.shtml

 

    最近一段时期,国内知识界——主要是北京知识界——表现相当活跃,政治改革重新成为热门话题,自由民主的呼声又见高涨。对此,海外媒体也有报导,尤其是四月二日一期的香港《远东经济评论》和四月十三日一期的美国《新闻周刊》分别发表文章予以述评,并不约而同地以“北京之春”作为标题。我们将这两篇文章译成中文於本期刊出,供读者参考。
    这一次自由化新浪潮的兴起,大体上出於以下几个原因:
    随着一代强人邓小平的去世,政治高压免不了会有所削弱。就算新领导无意放松控制,但由於他们尚不具有强人所特有的权威,故而总会出现某种松弛;
    新领导要深入推展经济改革和行政改革,尽管这些改革本身未必含有自由民主的内容,但多少总会引出意识形态的调整和变化,这就给那些先前受压制的观点理念提供了一定的表现机会;
    中共当局同意签署联合国的两个人权公约,不论是否出於诚意,毕竟会使得人权观念得到更大的传播空间;

    中共当局力图改进与西方国家、尤其是与美国的关系,继去秋江泽民访美之後,柯林顿又将於今年六月访华。在这段时间内,中共当局不能不有几分顾忌,很难采取明目张胆的大规模压制措施;
    亚洲金融风暴促使国人对所谓亚洲模式进行反省和批判,也就是对那种只经改、不政改的模式,对邓小平的所谓“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进行反省和批判,对所谓新权威主义或新保守主义进行反省和批判;
    几个东欧国家,还有俄国,近年来情况出现普遍好转,从而证明了自由民主制度的强劲活力。反观中国的改革,虽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引出的问题和遗留的问题却越来越多越严重。因此,越来越多的人们要求实行政治改革,实行政治开放。
    今年是戊戌变法一百周年,也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和真理标准讨论二十周年。五月四日,北京大学将举行百年校庆,世界各地著名大学都将有人参加,江泽民要在人大会堂发表讲演,另外,柯林顿在六月访华期间也要在北大发表讲演。这些都可能有利於营造出一种比较开放、比较宽容的政治气氛。
    不过,我要强调的是,迄今为止,这次自由化新浪潮基本上还只是改革派知识份子的自发活动,其活动范围还只限於知识界和少数校园。众所周知,六四後,国内知识界出现明显分化,一部份转趋保守,一部份远离政治,坚持政治改革方向、坚持自由民主理念的知识分子处境仍然很艰难。此外,我们更须看到,就在知识界出现某种松动的同时,中共对社会上的异议人士的压制却依然如故,我们没有理由对眼下的形势盲目乐观。
    由此就引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目前知识界的相对宽松局面会持续多久?中共新领导是否有意实行政治改革政治开放?许多人都很关心中共上层的动向,不过,我更愿意从另一个角度讨论问题。
    记得在八零年北大竞选运动时,我积极鼓吹言论自由,得到广大同学的热烈共鸣。讲到中国为什么还没有实现真正的言论自由,我说是因为人民的不觉悟。有同学不以为然,他们说那分明是当权者坚持专制独裁镇压反对意见的结果,怎么能怪人民不觉悟呢?我回答说,屋子里漏雨我们不能怪老天爷,我们只能怪屋顶没修好。天总是会下雨的,当权者总是会滥用手中的权力的。因此,在形势略显宽松之际,我们不是要一味向前冲,去试探当局的容忍度,而是要加紧修屋顶,铸造社会的抵抗力。
   
我一向不爱讲“历史规律不可抗拒”一类大话,因为我不信奉历史决定论;再说,我们也不是因为预先得到了历史老人的成功担保,这才去投入自由民主事业的。人类社会的演变并不存在着和自然界一样的所谓客观规律,但是它确实可能存在着某种趋势。在今日世界,自由民主就是大趋势。当二十年前,中共决心开展改革时,它何曾料想到会改到今天这步田地,而且还欲罢不能。眼下,中共还没有接受自由民主这套制度理想,但是它早已拿不出任何替代品与之抗衡。一党专政终将结束,这点已无人怀疑。问题是,我们如何使它结束得早一些,更早一些。□

——《北京之春》 1998年5月号 http://beijingspring.com/bj2/1998/60/20031212152418.htm

     
   

Back | Home | Up | Next

米奇尼克:人·角色·思想 (上) (1998.12)
米奇尼克:人·角色·思想 (下) (1999.01)
进退维谷的中共当局 (1998.12)
从阿马蒂亚 森获诺贝尔奖谈起 (1998.11)
纪念民主墙二十周年 (1998.11)
对民主党事件的几点看法 (1998.10)
尊重人权还是蔑视人权 (1998.9)
社会稳定与个人权利 (1998.8)
评克林顿中国行(上) (1998.08)
评克林顿中国行(中) (1998.09)
评克林顿中国行(下) (1998.10)
柯林顿访华之我见 (1998.7)
在过去与未来之间 (1998.7)
印尼政局的警示 (1998.6)
自由化新浪潮 (1998.5)
评中共向外资开放文化市场计划 (1998.4)
是“分享艰难”吗?  (1998.3)
犬儒病——当代中国的精神危机(上) (1998.3)
犬儒病——当代中国的精神危机(中) (1998.4)
犬儒病——当代中国的精神危机(下) (1998.6)
中共民主派的挑战 (1998.2)
“一国两制”能适用於台湾吗? (1998.1)

【時政۰观察】选择

【读书۰评论】选择

专著۰文集 | 時事۰縱橫 | 广角۰视频 | 影像۰生活 | 搜索۰回馈

   

last updated 02/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