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罚,可以止恶行,不足以止恶念

     奖励,可以增善举,未必能增善心。

 

Home 专著۰文集 時事۰縱橫 广角۰视频 影像۰生活 搜索۰回馈

   

Back | Home | Up | Next

   

 选择更多年

 

 

中共想学教皇制?

胡平  2010年3月6日 

http://blog.boxun.com/hero/201003/huping/4_1.shtml

 

    中共掌权已逾60年,但至今尚未确立一套最高权力的交接制度。
    江胡都是邓指定的,胡之后怎么办?江胡两派明争暗斗,相持不下。本来,胡锦涛是要李克强接班的,殊不知事到临头被江泽民提出的习近平拔了头筹。胡派暗中不满,于是在去年9月提出了一套可称之为三三制的方案。
    按照这一方案,未来的领导大权还是三位一体——党的总书记、国家主席和军委主席由一人兼任。所谓三三制就是,在决定下一代核心人选时,现任总书记拥有13的决定权,现任及退休政治局委员共占13,中央委员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全国政协常委会共占13.这套方案看上去更制度化,扩大了参与决策的范围,同时又确保了党的绝对权力,所以更可能得到较多高层人士的赞同,并且在无形中削弱了江泽民的作用。所以在过去几个月,习近平的地位显得不那么确定,第五代接班人谁打头似乎又不明朗了。
    不过这种情况到最近又发生变化。按照三三制,未来有可能成为第五代核心的人,除了习近平、李克强二人外,其他几个年龄没到线的政治局常委和委员也不是没有希望。这就造成了十八大前各路诸侯的暗中较劲。尤其是重庆的薄熙来,唱红打黑,屡出奇招,搞得风生水起,声势逼人。这又让中南海的人很不安了。他们担心,如果有资格出任下届总书记的人都这么公开显示自己的企图心,争奇斗胜,其他人也卷入进去,各自寻找自己中意的人选,形成一种不叫竞争的竞争,这个党究竟是否受得了?所以在最近的一次高层会议上,胡锦涛也含糊其词地表示习近平李克强的一二号位置不变,三三制看来又不打算实行了。
    中共高层幕僚们深知,共产党是不能搞民主的,但是到了邓后,指定的办法也走到了尽头。因此,他们必须找出一种既不是开放竞选、又不是世袭、也不是“核心”自己指定接班人的办法,来解决最高权力交接问题。找来找去,有人就找到了梵蒂冈。有人提出学习罗马教皇的那套制度。
    我们知道,罗马的教皇按规定是不能自己指定接班人的。事实上,只有等老教皇去世后,确立新教皇的事才提上日程。其办法是,老教皇去世后,普世教会根据全球有资格参加选举的枢机主教(就是红衣主教)名单,先选出合适的候选人,一般是12名。然后,这100多位来自世界各地的枢机主教们(规定必须在80岁以下)再召开关门会议,商议和票决出新教皇。按规定,需要得到至少三分之二和外加一的票数才能当选。如果一次投票无人当选就再投票,再投票。如果在30次投票后还没有人获得足够票数,就以得票最多者当选。
    教皇产生的制度是靠无记名投票,但是它算不上民主。因为这套制度不但只赋予100多位枢机主教以选举和被选举权,而且整个过程是封闭的。
    说来有趣的是,教皇产生的制度虽然不是民主的,但是在历史上,它曾经为民主制的产生起到过特殊的积极作用。因为在过去,最制度化的权力交接是世袭制。可是,教皇却无法世袭。因为教皇是独身,没有子嗣。这就逼出了票决制。古希腊也采用票决,但古希腊的民主是直接民主,人民投票主要是针对问题作决定,不是选举最高权力。教皇的产生是最早采用无记名投票的。这在历史有它的积极作用。
   
有一些天主教徒对现行的这套选举教皇的制度不满意,认为它不民主。不过,在早已实现政教分离的西方,教皇的产生民不民主和人民的世俗生活没什么关系。中共政权明明是世俗权力,放着现成的民主制度不学,偏偏要从教皇制那里找灵感,解决自己的权力交接问题。这就十分可悲了。中共一心与民主为敌。只要能够不民主,中共谁都肯学。只要世界上还有一个地方不用民主而好歹也能解决问题,中共就一定会拜它为师。中共这样做,就是为了继续剥夺13亿中国人的政治权利。这就不仅是可悲,而且是可恨了。

来源:Radio Free Asia (RFA)《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评论 2010/03/06 http://www.rfa.org/mandarin/pinglun/Huping-03022010121724.html

   
     
   

Back | Home | Up | Next

从李普去世所想到的 (2010.12.27)
我的非暴力抗争观 (2010.11.12)
谁是大兴县血案的罪魁祸首? (2010.11)
简评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 (2010.10.19)
中共是靠民主得天下吗? (2010.10.6)
谈谈对温家宝讲话的若干争议——兼与余杰商榷 (2010.10.2)
温家宝讲话是骗人的吗? (2010.9.25)
无言者的代言人——写在廖亦武首次出访之际 (2010.9.22)
如何看待温家宝讲话 (2010.9.13)
对温家宝讲话应予肯定 (2010.9.13)
中美关系新动向 (2010.9.5)
非暴力抗争不适用于极权专制国家吗? (2010.8.30)
重建非暴力信念,让更多的人加入异议活动 (2010.8.30)
从甘肃泥石流灾害看中国的官员问责制 (2010.8.16)
米奇尼克到中国这场对话不寻常 (2010.8.5)
为龙应台北大演讲叫好 (2010.8.5)
基层选举为何每下愈况 (2010.8.5)
从邓小平的一句惊人之语谈起 (2010.7.18)
也谈旅法华人6.20大游行 (2010.7.18)
“是如何”重要 “如何是”更重要——再谈六四与中国模式 (2010.7.4)
关注海莱特 揭露大阴谋 (2010.7.4)
反抗冷漠 反抗遗忘——六四21周年感 (2010.6.23)
“六四”改变了中国,也改变了世界——写在“六四”21周年 (2010.6.6.)
就中国模式展开世纪性大讨论 (2010.5.27)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 (2010.5.24)
千人下跪是怎样跪倒市长的? (2010.5.10)
我们应该有一部《殉难者传》 (2010.5.5)
温家宝高调纪念胡耀邦说明了什么 (2010.5.3)
今后的十年是关键的十年 (2010.4.7)
国家不幸玩家幸——黑色幽默的黄金时代 (2010.4.6.)
从三篇官方报道看今日中国“和谐社会” (2010.3.22)
也谈中国的“道德沙尘暴” (2010.3.11)
中共想学教皇制? (2010.3.6)
也谈李庄案 (2010.1.14)
再谈李庄案 (2010.3.6)
中国地震局的做法实在该改了——从山西人“不信政府信谣言”谈起 (2010.2.3)
冯正虎回国与廖亦武出国 (2010.3.2)
改革=改良+革命 (2010.2.3)
就海外民运专访胡平先生 (陈君, 2010.1.4)

Back | Home | Up | Next

【時政۰观察】选择

【读书۰评论】选择

专著۰文集 | 時事۰縱橫 | 广角۰视频 | 影像۰生活 | 搜索۰回馈

   

 last updated 02/1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