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独生子女的许多社会问题将随着独生子女社会的出现而消失。

       因为独身子女的问题主要不在于其独生而在于其独特,

       一旦他们不再独特,其问题也就多半不成其为问题了。

 

Home 专著۰文集 時事۰縱橫 广角۰视频 影像۰生活 搜索۰回馈

   

Back | Home | Up | Next

   

 选择更多年

 

 

 

 

真亏它共产党想得出来,做得出来——简评两会荒诞剧

胡平  2008年3月25日

 

    中共的两会是地地道道的荒诞剧。今年又增添了新剧目,主角是农民工代表。

    中国有两亿农民工。在两亿农民工的背后,还有同处二等国民地位的六亿农民。近些年来,为农民工鸣不平的声音日渐高涨。今年春节前后的一场大雪灾,阻断了数百万农民工归家之路,更把农民工的困境凸显无遗。当局发现它再不能像过去那样置之不理了,于是在本届人大3000名代表名额里安插进了3名农民工代表。这3名代表分别是上海的朱雪芹,广东的胡小燕和重庆的康厚明。

    广东省政府官员在电视里侃侃而谈,讲述了他们农民工代表的产生过程:先是由省政府下达指标,由各市级工会物色人选。有三个条件,一要拥护党和政府,热爱祖国;二要必须有一定的文化水平;三要敢说话,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位官员的本意是表功,无意间却不打自招,承认了所谓人民代表根本不是由人民选举产生这一公开的秘密。三个条件中第一个就是拥护党和政府,这倒也把“中国特色”的人民代表以及全国人大的性质揭示得很清楚。

    尽管如此,这3名农民工代表的出现,还是吸引了外界的大量关注。中外记者纷纷采访,这3名农民工代表应接不暇,还举办了专场记者会。

    3名代表,开口闭口感谢党和政府的关怀。有记者问到来自上海的农民工代表朱雪芹,是否已经是上海市户口,是否希望转为上海市户口。朱雪芹回答说,虽然已在上海工作了十几年,但自己的户籍目前还在江苏老家。朱雪芹还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但是全国农民工有两个亿这样一个庞大队伍的情况下,作为我们国家的话,会一步一步落实,但你需要给出时间。”

    此话一出,立即招来许多网友的批评。由共产党一手制造并延续到今的城乡户口二元制,是当今世界绝无仅有的苛政恶政,废除这样的制度不过是广大农民的一项最起码的要求,两亿农民工,谁还愿意继续受歧视,得不到迁徙自由的正当权利?身为农民工代表,朱雪芹连“希望”二字都不敢说出口,哪里还算得上农民工的代表?

    更成问题的是朱雪芹讲话的口气或立场:它不像是出自农民工的代表,倒像是出自圆滑老道的政府发言人;因为它不是代表农民工向政府提出自己的正当利益要求,而是为政府歌功颂德,替政府的错误开脱责任。

    
不过细究下去,我们可以发现,这里面还有名堂。应该说,朱雪芹并不是站在政府的立场讲话,朱雪芹是站在一个假设的农民工的立场讲话。这里要的就是讲话者的农民工身份。道理很简单,所谓农民工问题,所谓城乡户口二元制问题,分明是共产党一手制造的。改革开放已经30年,胡温上台也已经有5年多,这个问题到今天还没有纠正,共产党推托不掉责任。毛泽东固然是罪魁祸首,邓小平、江泽民也推脱不掉责任,胡温也推托不掉责任。当局深知自己在这个问题上陷入完全的被动,除了向农民认错请罪并立即纠正外,没别的可说。假如政府发言人出面回答记者的问题,还自己表扬自己,还说政府为解决农民工问题作了多么了不起的工作,还说广大农民工对政府是多么的感恩戴德,那不是太荒谬、太无耻了吗?所以在这时就需要推出别人出面,最好是由所谓农民工自己出面,去讲出那些政府自己都不好意思讲出来的话。

    这是共产党的一贯手法。每当中共作出坑人害人之事自己无法对外交待,它就会安排几个受害人出面,让受害人为自己涂脂抹粉,文过饰非:既然受害人自己都不认为他们受到坑害,别人打抱不平岂非多此一举?既然当事人自己都对党和政府满怀感激,别人凭什么还对之严加指责?人家皇帝都不急,你太监急什么?这就像十年前国企改革,3000万工人失业下岗,昔日的领导阶级一下子沦落为一无所有、两手空空的弱势群体。政府自己实在找不出词为自己辩护,于是就演出电视剧,让剧中的下岗工人高唱:“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看成败人生豪迈,祇不过是从头再来!”——人家下岗工人自己都这么无怨无悔,充满信心,别人还有什么好批评的呢?

来源:《北京之春》2008年4月号 http://beijingspring.com/bj2/2008/60/2008325153357.htm

     
   

Back | Home | Up | Next

驳“北京内幕:胡锦涛亲自下令逮捕刘晓波”  (2008.12)
大饥荒时代的有力见证——观纪录片《粮食关纪念碑》 (2008.12.3)
奥巴马胜选对中国的冲击 (2008.11.26)
从“发扬民主”到“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 (2008.11.26)
试谈大跃进中的吹牛皮 (2008.11.10)
伦敦奥运对北京奥运拨乱反正 (2008.11.2)
必须追查毒奶粉事件真相 (2008.10.30)
必须废除强制性计划生育政策 (2008.9.28)
怎么能让梁朝伟演易先生呢?——电影《色戒》的败笔 (2008.9)
《请投我一票》观后感 (2008.9.16)
Massacre(屠杀)与Miracle(奇迹) (2008.9.1)
中共为何又推出惠藏政策? (2008.9)
京奥模式必须否定 (2008.911)
金牌大国与体育大国 (2008.9.3)
北京奥运大张旗鼓侵犯人权 (2008.8.28)
再谈如何解读中国的民意 (2008.8.28)
京奥VS人权 (2008.8.9)
又一起警民冲突 (2008.7.24)
从5.12地震漏报看中国地震预报机制 (2008.7.4)
也谈范美忠事件 (2008.6.24)
怀念陆铿 (2008.6.23)
写在汶川5.12大地震后 (2008.6)
反驳为“六四”屠杀辩护的几种论调 (2008.6)
有“中国特色”的爱国主义 (2008.6)
中藏会谈说明了什么? (2008.6)
一不怕天,二不怕民,那还得了?!--写在"六四"十九周年之际 (2008.5.28)
从“台湾地区正副领导人”谈起 (2008.5)
简评台湾总统大选 (2008.4.3)
西藏问题之我见 (2008.4.28)
奇怪的示威抗议 (2008.4.18)
真亏它共产党想得出来,做得出来——简评两会荒诞剧 (2008.3.25)
美国为什么还没出过女总统? (2008.3.2)
雪灾后的呼吁:立即废除城乡户口二元制 (2008.2.27)
民主与革命 (2008.2)
一位公民记者之死 (2008.1.28)
也谈“替富人说话” (2008.1.3)

Back | Home | Up | Next

【時政۰观察】选择

【读书۰评论】选择

专著۰文集 | 時事۰縱橫 | 广角۰视频 | 影像۰生活 | 搜索۰回馈

   

last updated 01/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