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当斯密开创的经济自由主义

          是有其坚固的道德基础的,

        它的基本信条是:唯自由最经济。

 

Home 专著۰文集 時事۰縱橫 广角۰视频 影像۰生活 搜索۰回馈

   

Back | Home | Up | Next

   

【時政۰观察】选择更多年

 

 

 

 

江泽民何去何从

胡平  1997年4

http://blog.boxun.com/hero/huping/11_1.shtml

 

    邓小平的去世,标志着中共第二代统治的结束以及第三代统治的开始。如今的江泽民,地位空前脆弱,因为他失去了荫庇者;与此同时,其地位又空前强化,因为他摆脱了监督人。现在,江泽民获得了充分的机会表现自己;我们也有了充分的机会观察江泽民究竟是什么人。
    据说,江泽民曾经表示“决不当第二个华国锋”。其实,当华国锋也没什么不好。和毛泽东指定的前两个接班人刘少奇、林彪相比,华国锋无论在能力上还是在资历上都差得很远。然而,华国锋却凭着其侥幸得来的权力,完成了粉碎“四人帮”的壮举,从而在历史上写下了漂亮的一页。这不是挺好的吗?当然,华国锋的结局未见辉煌。回过头去看,若要避免这结局,华国锋从上台之初,可以有以下三种不同的选择: 一、不是打倒“四人帮”,而是与“四人帮”结盟,继续坚持“没有毛泽东的毛泽东路线”。二、一方面打倒“四人帮”,一方面坚决抵制邓小平复出,坚决抵制为“四五”天安门事件平反,拼命坚持“两个凡是”绝不退让。三、打倒“四人帮”後,主动为天安门事件平反,主动欢迎邓小平复出。如当时民谣所言:“早作此二事,国锋更英明。”继而,再主动推行改革。以上几种选择,孰优孰劣,应当不难判断。如今的江泽民正面临着类似的情势。接下来他会如何动作呢?
    据香港《九十年代》披露,在一九九一年与台湾沈君山的一次谈话中,江泽民讲到春秋时期郑国宰相子产的故事。无独有偶,我在三年前的一篇短文中也引用了同一典故(见《北京之春》1994年四月号所载《某公遗言》)。那时,我自然不知道江泽民有过这样一次讲话,我只是对中共当权者的心态略加推测而已。故事是这样的: 据《左传》记载,郑国宰相子产,临死前对儿子大叔说,我死後一定是你当政,当政宁猛勿宽。火猛,人人见了都害怕,所以很少有人玩火烧死;水看来柔弱,许多人不在乎,让水淹死的人反而更多。子产死後,果然轮到大叔当政。大叔“不忍猛而宽”,结果出了乱子,不得不动用军队杀了很多人。大叔後悔道,要是早照父亲说的去作,不至於此。江泽民引用这段典故意在表明,他主政後将实行“宁猛勿宽”的方针。事实上,江泽民早就在这么做了。仅从去年(1996)的情况来看,江泽民在“反自由化”这一手上甚至比邓小平还来的更硬。这也难怪。正因为江泽民没有邓小平那样的权威,所以他才更需要“杀人立威”;正因为江泽民没有力量镇压大规模的民主运动,所以他才必须把异议活动扼杀於萌芽状态;正因为江泽民唯恐别人以为他上台後会手软一些,因此便跃跃欲试,纷纷动将起来,所以他才必须及时发出信号,让别人趁早死了这条心。
   
说到施政的宽猛或宽严问题,还是成都武侯祠里一付对联中的话有道理——“不审势则宽严皆误,後来治蜀要深思”。更何况,都快进入二十一世纪了,很多古老的政治概念早就不适用了。问题不在於统治者如何把握宽猛的分寸或比例,问题在於实行法治,实行宪政。如果江泽民继续采取、甚至还进一步强化“六四”以来的专制措施,他或许可以在一段时期内保持住“六四”屠杀的威慑与恐怖;但这样一来,江泽民也就使自己血袍加身,成为“六四”罪责的直接继承人。在这一点上,如今的总书记就没有早先的皇帝幸运了。过去,老皇帝驾崩,新皇帝临朝,可循例大赦天下。这样既可以卸掉老皇帝留下的冤假错案的历史包袱,同时又不至削弱皇帝、尤其是当今圣上的无比权威(赦免不是平反,不是认错,赦免是皇恩浩荡)。过去,苏联有这样一则政治寓言:斯大林去世前给他的继任者留下了两封密信。一个信封上写着“遇到麻烦时打开”,里边写着两个字——“怪我”。另一个信封上写着“遇到更大的麻烦时打开”,里边写着一句话——“照我原来的做法去做”。这就是说,在共产国家中,老的独裁者去世,原先压制的各种矛盾逐渐浮出台面,新的统治者为了卸掉历史包袱,同时也为了收拾人心,扩大自己的权力基础,势必要对他的前任进行某种批判和否定。然而,这种批判和否定又势必会引出更大的自由化浪潮,直接危及到共产专制本身。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新的统治者执意要维护那个专制制度,他就必然要重新采取其前任的做法,再次回到暴力压迫的老路上去。邓小平从第三次复出到“六四”下令开枪杀人,正好应了这则寓言。问题是,今天的江泽民若要重施故伎就很不容易了。要么,江泽民自觉地背上“六四”血债,继续强化专制压迫,包括加强对党内温和派的清洗;要么下决心终止政治迫害,走宪政之路。何去何从?历史留给江泽民作选择的时间是不多的。

——《北京之春》 1997年4月号 http://beijingspring.com/bj2/1997/60/20031215185229.htm

     
   

Back | Home | Up | Next

给江泽民上民主课 (1997.12)
自由主义的一代宗师 (1997.12)
从十五大看民主化走向 (1997.11)
致江泽民先生公开信 (1997.10.24)
论统独问题 (1997.10)
国企改革与反腐败 (1997.10)
中国经济改革中的社会公正问题 (1997.9)
不平则鸣 (1997.9)
回归之後 (1997.8)
展现民意 重建自信——推动基层人民代表选举 (1997.7)
从《天怒》看人怨 (1997.6)
反右运动四十年 (1997.5)
用良心裁判权力,还是用权力裁判良心?——评邓(上) (1997.4)
用良心裁判权力,还是用权力裁判良心?——评邓(中) (1997.5)
用良心裁判权力,还是用权力裁判良心?——评邓(下) (1997.7)
江泽民何去何从 (1997.4)
为同胞的人权而战 (1997.3)
在互相矛盾的命题之间 (1997.2)
九七——香港 (1997.1)

【時政۰观察】选择

【读书۰评论】选择

专著۰文集 | 時事۰縱橫 | 广角۰视频 | 影像۰生活 | 搜索۰回馈

   

last updated 02/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