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的本事是写出人人意中有,人人笔下无:

    思想家的本事是讲出人人有所感,人人无所知。

 

Home 专著۰文集 時事۰縱橫 广角۰视频 影像۰生活 搜索۰回馈

   

Back | Home | Up | Next

   

【读书۰评论】选择更多年

 

 

了解《中国怎么想》

胡平  2008101

http://blog.boxun.com/hero/200810/huping/2_1.shtml

 

    今年,美国的哈珀。克林斯(Harper Collins)出版公司出版了一部关于中国问题的新书,书名是《中国怎么想?》(What Does China Think?)。全书共224页。作者名叫马克。伦纳德(Mark Leonard),英国人,是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执行主任。

    一开篇,作者就指出:中国的崛起是我们时代的一件大事,其意义远远超过911,它的后续效应将深刻地影响未来的几代人。在作者看来,中国越是富裕越是强大,“中国模式”的吸引力就越大,它对冷战后主导国际事务的自由民主范例就会构成更加真实的威胁。作者说:虽然全世界都对于中国的崛起感兴趣,但没有多少人关注中国的思想和产生这些思想的人。实际上,中国的知识份子阶层拥有让人吃惊的活力,他们的观点或许成为对西方自由思想霸权的严肃挑战。

    2003年以来,马克伦纳德多次访问中国,和中国的学术界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在作者看来,正因为当今中国还不是自由民主的国家,没有反对党,没有独立的工会和独立的媒体,所以,知识份子的作用反而被放大了。作者对中国知识界这些年来的几场大的争论都比较熟悉,他采访了几十个中国的思想家,向西方读者介绍了他们的观点。例如新右派经济学家张维迎和新左派的汪辉,写《民主是个好东西》的作者,中央编译局的俞可平和反对民主的北大教授潘维,还有在外交政策领域中的自由派国际主义者郑必坚和新保守主义者阎学通,等等。作者承认,他采访的对象祇限于体制内的人士,他没有采访过不同政见者。另外,我注意到,在作者的采访名单里有清华大学的教授秦晖,但是在全书中,作者却没有一句话介绍这位最有洞见的思想家的观点。也许作者认为,像秦晖这样的学者,更不用说那些异议人士,因为他们离当权者很远,对现实的政治经济影响不大,故而可以略去不提。如果作者持有这种看法,那当然是错误的。哪怕仅仅是为了了解那些体制内学者们的观点,你也必须了解像秦晖这样的独立学者和体制外人士的观点。

    《中国怎么想》一书重点介绍了关于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的争论。作者写道,在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新右派的思想占主流地位。新右派主张市场经济,主张资本主义,主张渐进改革。新右派的思想帮助了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然而到了本世纪,新右派不再受到欢迎,新左派的影响越来越大。新左派支持市场改革的方向,但他们也关心平等,关心劳工权益和环境保护。在这里,作者显然是把西方的左派右派的观念套在中国的新左派新右派头上。应该说产生这种混淆是很可理解的,因为中国的新左派新右派使用的概念和理论几乎都是来自西方,而他们面临的问题,从表面上看,似乎也和西方的左派右派们面临的问题相类似。然而实际上,中国的问题非常地不同于西方的问题。

    例如贫富差距问题。必须看到,今日中国的贫富差距,不但在程度上很悬殊,而且在性质上尤其恶劣。中国的贫富悬殊问题与众不同,它既不是历史造成的,也不是市场造成的,而主要是专制权力造成的。在中国,穷人之穷,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的财产被权势者所强占;富人之富,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利用权力抢走了别人创造的财富。中国的新左派主张通过强化税收建立社会保障系统来解决贫富悬殊问题,但这种做法的前提是承认富人拥有的财产基本上是合法的,来路是清白的。然而尽人皆知,在中国,那些先富起来的人,尤其是那些权力集团中先富起来的人,其财产基本上是不合法的,来路是不清白的。所以今日中国的问题,主要还不是通过强化税收建立社会保障系统,而是把权势集团掠夺的财产归还给被掠夺的人民。伦纳德没有注意到中国的经济改革经济发展缺少合法性这个致命弱点。这也是到目前为止大部分西方学者看待中国问题时的共同盲点。

    《中国怎么想?》是英文书,现在还没有中文译本。

 

—— Radio Free Asia (RFA)《自由亚洲电台 胡平特约评论 http://www.rfa.org/mandarin/zhuanlan/shuwenpingjian/hu_ping-10012008092610.html?searchterm=None

     
   

Back | Home | Up | Next

如何启动中国的宪政改革?——《中国宪政改革可行性研究报告》评介 (2008.11.26)
不朽的遇罗克——遇罗锦《一个大童话》序 (2008.11)
从毒奶粉事件看《民以何食为天》 (2008.10.30)
了解《中国怎么想》 (2008.10.1)
基督信仰在中国——读余杰新著《白昼将近》 (2008.9)
从两本反右运动研究文集想起的 (2008.7)
面对六四——从马建的小说《北京植物人》谈起 (2008.6.30)
人性伟大最凄美的体现——序周素子《右派情踪》 (2008.6.20)
推荐《中国大饥荒档案》网站 (2008.6.9)
《我与中共和柬共》读后感 (2008.5.9)
中国大饥荒研究的奠基之作——推荐丁抒先生《人祸》 (2008.5.4)
大饥荒年代中国农民为什么不造反?——评介贾斯柏.贝克《饿鬼——毛时代大饥荒揭秘》 (2008.4.14)
推荐盛雪诗集《觅雪魂》 (2008.4.4)
失败者也能写历史——廖亦武《最后的地主》序言 (2008.3)
这样的党凭什么不反——读胡风女儿晓风写的《我的父亲胡风》 (2008.3)
犬儒中国——读胡发云小说《如焉@sars.come》 (2008.2)
劳尔说:他“不想为把坦克开上街头负责” (2008.1)
聚焦北京奥运、聚焦中国人权 (2008.1)

【時政۰观察】选择

【读书۰评论】选择

专著۰文集 | 時事۰縱橫 | 广角۰视频 | 影像۰生活 | 搜索۰回馈

   

 last updated 0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