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中国模式,并非只意味着引进市场机制,

        实行对外开放,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及诸如此类;

        中国模式还意味着六四屠杀。

 

Home 专著۰文集 時事۰縱橫 广角۰视频 影像۰生活 搜索۰回馈

   

Back | Home | Up | Next

   

【读书۰评论】选择更多年

 

 

劳尔说:他“不想为把坦克开上街头负责”

胡平  2008年1月

http://blog.boxun.com/hero/200801/huping/2_1.shtml

 

    所谓中国模式,并非只意味着引进市场机制,实行对外开放,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及诸如此类;中国模式还意味着六四屠杀。
   
   
最近,香港的田园书屋推出旅美学者程映虹博士的新著《毛主义革命:二十世纪的中国与世界》。程映虹来自中国大陆,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部,后赴美留学,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现在美国德拉瓦州立大学任教。程映虹博士长期专注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研究,九十年代在国内出版了一本《二十世纪最后的革命家――卡斯特罗传》,殊不料引起古巴外交部的强烈抗议,于是被中宣部下令查禁。后来这本书又由香港的明镜出版社出版,在海外发行。
    我们知道,共产主义运动从一开始就是一场国际性的运动。中国的共产主义既是国际共运的产物,并一直受到国际共运风云变幻的强大影响;而作为一个大国,中国的共产主义又反过来对国际共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在毛时代。遗憾的是,对于后一方面的问题,国人的研究还很不够。程映虹博士这本《毛主义革命:二十世纪的中国与世界》应是迄今为止在这一领域的最有份量的著作。
    《毛主义革命》全书共有十二篇,涉及的题目很广泛。作者讲到毛主义、特别是毛的文革理论对世界的影响,其中,红色高棉的大屠杀最令人发指。这对那些至今仍然崇拜毛,特别是赞颂毛的世界影响的人是当头棒喝。作者还讲到中共和苏共、和古巴共产党如何在塑造“共产主义新人”的堂皇旗号下对人心的控制和对自由的侵犯,讲到一些西方知识分子为何一度对毛式革命那么迷恋,对共产主义乌托邦理想的巨大诱惑和危害作出了精辟的剖析与批判。
    本书结合历史叙述与理论分析。作者尤其善于选取特殊的人物与事件,通过引人入胜的描写,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毛主义革命》一书虽然讲的是毛主义对世界的影响,但它又反过来加深了我们对毛主义的认识,并进而加深我们对整个共产主义运动的认识。全书史料丰富翔实,叙述条理分明,文笔生动流畅,读来不但增长知识,而且发人深省。
    早先毛泽东讲过一句话:“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八九之后,国际共产阵营土崩瓦解,中国成了硕果仅存的共产大国,于是有人把这句话改成“只有中国才能救社会主义”。其实这话说得不准确,因为在当今世界,很少有国家比中国更不社会主义的了。真正的问题是,中国在经历了堪称翻天覆地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经济改革后,却仍然能保持共产党一党专政不变,而且还造成持续二三十年的经济高速增长,这倒是一个世纪之谜。本书有一篇专讲古巴的卡斯特罗为什么拒绝中国模式的改革。其中写到卡斯特罗明知社会主义弊病丛生,但出于维护自身权力的需要顽固地拒绝改革,“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书中还引用了卡斯特罗的兄弟劳尔在一次内部会议上讲的话。劳尔说,他之所以拒绝中国模式的改革,是因为他“不想为把坦克开上街头负责”。这就提醒人们:所谓中国模式,并非只意味着引进市场机制,实行对外开放,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及诸如此类;中国模式还意味着六四屠杀。
    这道理一想就明白。共产党是靠消灭私有制起家的,如今它又回过头来搞私有化,那无异于釜底抽薪,自己取消了自己统治的合法性。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引出要求结束共产党专政的民主化洪流。面对这股民主化洪流,稍有人性的共产党都不敢镇压,而不敢镇压的原因是不好意思镇压,是没脸镇压。因为他们自知理亏心虚,他们对自己的人民有强烈的负罪感。这就是为什么苏联东欧各国的共产党领导人,尽管重兵在握,但都能放下屠刀,接受民主,与人民达成和解。唯有中共,竟然在光天化日之下,把坦克车开上街头,残酷镇压和平请愿的民众。我要强调的是,六四屠杀不但是十分残暴的,而且是极其无耻的。从卡斯特罗兄弟拒绝中国模式这件事,我们不但可以了解到古巴共产主义的进退维谷,也可以进一步醒悟到中国模式本身的无耻与野蛮。在所谓中国模式居然受到很多称赞的今天,我们有必要提醒人们不要忘记这一点,不要忘记所谓中国模式是对人类良知的肆意践踏与公然蹂躏,不要忽略所谓中国模式对人权、民主、正义与和平的巨大威胁。

人与人权20081 http://www.renyurenquan.org/ryrq_article.adp?article_id=816

     
   

Back | Home | Up | Next

如何启动中国的宪政改革?——《中国宪政改革可行性研究报告》评介 (2008.11.26)
不朽的遇罗克——遇罗锦《一个大童话》序 (2008.11)
从毒奶粉事件看《民以何食为天》 (2008.10.30)
了解《中国怎么想》 (2008.10.1)
基督信仰在中国——读余杰新著《白昼将近》 (2008.9)
从两本反右运动研究文集想起的 (2008.7)
面对六四——从马建的小说《北京植物人》谈起 (2008.6.30)
人性伟大最凄美的体现——序周素子《右派情踪》 (2008.6.20)
推荐《中国大饥荒档案》网站 (2008.6.9)
《我与中共和柬共》读后感 (2008.5.9)
中国大饥荒研究的奠基之作——推荐丁抒先生《人祸》 (2008.5.4)
大饥荒年代中国农民为什么不造反?——评介贾斯柏.贝克《饿鬼——毛时代大饥荒揭秘》 (2008.4.14)
推荐盛雪诗集《觅雪魂》 (2008.4.4)
失败者也能写历史——廖亦武《最后的地主》序言 (2008.3)
这样的党凭什么不反——读胡风女儿晓风写的《我的父亲胡风》 (2008.3)
犬儒中国——读胡发云小说《如焉@sars.come》 (2008.2)
劳尔说:他“不想为把坦克开上街头负责” (2008.1)
聚焦北京奥运、聚焦中国人权 (2008.1)

【時政۰观察】选择

【读书۰评论】选择

专著۰文集 | 時事۰縱橫 | 广角۰视频 | 影像۰生活 | 搜索۰回馈

   

 last updated 0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