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四周已經熄滅的時候,自己仍然在默默地燃燒

 

 

Home 专著۰文集 時事۰縱橫 广角۰视频 影像۰生活 搜索۰回馈

   

Back | Up | Next

出版定购信息 自序 1 閱盡滄桑 2 評毛澤東 3 統獨問題 4 民主轉型 5 開卷有益 6 時事縱橫

數人頭勝過砍人頭  第五輯 開卷有益

經濟發展與政治秩序究竟是什么關系

——讀赫契曼《激情與利益》有感

胡 平 (20042)

    資本主義是怎樣興起的?這是一個極其復雜的問題,流行的解

釋有好幾種。

    按照馬克思,資本主義是生產力發展的產物。由于生產力的發

展,原有的封建主義的生產關系不能適應其需要,資本主義便應運

而生。馬克思的解釋著眼于歷史進程中的物質性因素,故而被稱為

唯物史觀。

 

一、資本主義的興起不只是物質發展的結果,

而且也是意識改變的結果

 

    我們知道,許多西方學者不贊同唯物史觀。他們認為,用生產

力的發展去解釋資本主義的發生——因為馬克思用它解釋一切生產

關系的變化——未免失之泛泛。再有,當馬克思斷言生產力的發展

勢必要突破阻礙其發展的舊的生產關系時,這已經暗中假定了,在

任何社會,人們都是把經濟發展置于首位的;然而眾所周知,這種

“向錢看”的心態恰恰只是資本主義下特有的心態。前資本主義的

社會普遍對賺錢逐利的行為不以為然,有意識地去抑制這種沖動,

不讓其自由發展。這就是說,資本主義的興起不能只從物質方面的

變化去解釋,還必須從精神方面的變化去解釋。

    據說,今天的日本人要比一百年前的日本人高出十公分。這是

生物進化的結果。可是,今天的中國女人的腳比一百年前的中國女

人的腳大,那主要不是生物進化的結果,而是廢除了纏腳舊習的結

果。資本主義的興起不只是物質發展的結果,而且也是意識改變的

結果。當社會的主流觀念不再限制而是鼓勵人們發財致富時,資本

主義就登上了歷史舞臺。現在要解釋的問題是,這種觀念的變化是

怎樣發生的呢?

    韋伯在其名著《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一書中指出,發生

在西歐的新教改革原本是出自宗教動機,但新教倫理所表現的現世

禁欲精神,合理安排的倫理生活卻無意中促進了經濟活動的開展。

新教倫理賦予了經商逐利行為以相當的正面意義,只要不是為了私

欲享樂,而是為了獲得救贖,為了在現世榮耀上帝之名。于是,那

種在過去頂多在道德上被容忍的經商逐利行為就變成了富蘭克林意

義上的神圣天職。從此,賺錢成了高尚的事情,光榮的事情,這并

不是說賺錢本身高尚光榮,只因為它被視為實現靈魂得救的正當手

段。

    打個比方,有的孩子迷戀打球,不肯好好上課,老師家長都很

憂慮。當然,小孩子蹦蹦跳跳對身體有好處,但若是整天光惦著打

球,把學業給耽誤了,總不是好事。可是后來老師家長發現,球打

好了可以當運動員,可以參加比賽,為本單位本地區甚至為本國爭

光,于是他們就不再限制孩子打球而轉為熱情鼓勵了。在這里,打

球不是因為本身、而是因為成為達到一個光榮目標的手段而使自己

變成正當,甚至變成光榮。于是,一種原先不被當成正業的事情終

于變成了一種正業。韋伯的理論頗有說服力。它向我們解釋了當時

人的思想觀念是怎樣變化的。問題是,除了新教倫理之外,是否還

有別的思想觀念促進了資本主義呢?

 

二、用利益取代激情

 

    美國學者赫契曼(Albert O. Hirschman)從另外一種角度,對

資本主義興起的意識形態背景提供了一套富于啟發性的解釋。鑒于

大多數中國學人對赫契曼的理論相當陌生,我這里不妨略加介紹。

赫契曼指出,十七世紀、十八世紀的思想家們之所以鼓吹資本主義,

乃是為了“啟動人性中某種溫和的傾向,以替代那些邪惡的傾向”,

與其讓人們放縱暴烈的激情去征討殺戮,追求霸業強權,熱衷于對

人的控制壓迫,不如讓他們轉而追求金錢,追求物質利益。赫契曼

論文的標題就是《激情與利益》(The Passions and the Interests),該

書出版于1977 年。1997 年出版了紀念本書問世二十周年的新版本,

阿瑪蒂亞. 森(1998 年諾獎得主)為它寫了前言,稱赫契曼是一位

“我們時代的偉大知識份子”。

    阿瑪蒂亞. 森用一個比方來說明赫契曼的觀點。好比一個人被

狂熱的種族主義者(或原教旨主義者)追殺,你一邊逃跑一邊扔下

錢財,追殺者見錢眼開,只顧撈撿錢財,結果放了你一條生路。這

就是暴烈的激情被相對無害的物欲所取代的一個例子。

    文革前有一部電影《奪印》,其中描寫到農村中的“地富份子”

如何用“糖衣炮彈”腐蝕拉攏干部。現在我們可以看得很清楚,那

無非是遭受政治壓迫的人試圖用物質利益去軟化壓迫罷了。“念念

不忘階級斗爭”揭示的邏輯是,“筷子頭上有階級斗爭”,“吃了人

家的嘴軟”,貪圖物質利益會對僵硬嚴酷的政治秩序產生軟化消解

的作用。《奪印》的故事正好反過來證明,激情可以被利益所取代;

相比于己于激情,利益可能更無害。

    赫契曼引用了孟德斯鳩、斯圖亞特等人的言論說明他的觀點。

其實,象孟德斯鳩這類思想家們未必喜歡唯利是圖的資本主義,可

是他們發現資本主義有助于把人性中暴烈的激情轉移到較為無害的

追逐物質利益這上面來,利益有助于馴化激情,故而才大力鼓吹資

本主義。或者說,激情很難受理性控制,一種激情只可能被另一種

激情所取代,而賺錢謀利則是一種文靜的激情,如眾所知,賺錢是

很容易上癮的,人很容易為賺錢瘋魔,商場也可以象戰場一樣扣人

心弦,令人如癡如狂,這樣,人的激情有了發泄處,就可以不去為

征戰討伐和謀求霸業王位上癮瘋魔了。換言之,他們無非是希望用

商場代替戰場,用商人精神代替武士精神,用追求金錢代替追求權

力,用統治錢包代替統治同胞。

    孟德斯鳩等人認為,資本主義有助于形成一種和平的、文明的

政治秩序。這也是當代一些思想家為資本主義辯護的一個理由。譬

如熊彼特認為,和馬克思宣稱資本主義必將導致戰爭這一論斷相

反,領土野心、擴張殖民地的沖動以及好戰精神都不是資本主義制

度發展的必然產物。它們倒是前資本主義心態的余緒。資本主義并

不愛好征服和戰爭。資本主義的精神是理性的、精打細算的,因而

不喜歡打仗冒險,不喜歡逞英雄。凱恩斯也認為賺錢發財要比追求

權勢和自我擴張來得好。“統治錢包要比統治同胞來得好,雖然有

時候人們是把前者當成實現后者的手段,但至少有時候前者會成為

后者的替代。”

    現代人一談起資本主義,無不強調它的高效益,好象資本主義

的出現純粹是為了滿足人們對經濟更大發展的愿望,好象人類自古

以來就是在一心一意追求經濟的更大發展;在現代社會科學中,幾

乎都把追求個人利益當作理論的前提預設,殊不知這只是現代人特

有的心態(想一想“存天理,去人欲”和“寧要社會主義的草,不

要資本主義的苗”一類口號)。現代人常常對資本主義社會的庸俗

感到極其不滿,殊不知當初的有識之士之所以歡迎資本主義,恰恰

是為了用這種和平的庸俗取代過去殘酷的崇高。許多資本主義的批

評家們常常忘記這一歷史教訓,他們試圖用崇高取代平庸,結果稍

不留心卻是摧毀了和平與自由,恢復了殘酷血腥的斗爭或戰爭。

 

三、“穩定壓倒一切”與“發展是個硬道理”

就是為專制暴政大開方便之門

 

    然而,赫契曼提醒人們注意,雖說經濟擴展常常有助于改進政

治秩序,但兩者之間并無必然聯系。不錯,相比于追求權力,追求

金錢較為無害;但問題是,“只要不是每一個人都在玩賺錢的無害

游戲,因而當絕大多數人在一心賺錢的時候,還有少數人仍然野心

勃勃,熱衷于追求權力的更高目標,那么,這少數人將比任何其他

時候都更容易實現他們的野心。換言之,如果一個社會安排得使其

中大多數人根據利益代替激情的原則而一心逐利,這就會導致公共

精神被窒息的嚴重副作用,從而為專制暴政大開方便之門。”

    赫契曼引述弗格森的觀點。弗格森指出:“自由賴以建立的那

種基礎,同時也可以服務于專制暴君。”“當人們一味地把有效管理

下的穩定視為衡量國家興隆的標準時,自由就陷入前所未有的危險

之中。”赫契曼還引用托克維爾的言論:如果人們只顧自己的工作,

不愿意操心公共事務;如果我們過分注意自己的個人事情,而忽略

了一件重要的事情即自己應當做自己的主人;如果人們僅僅追求物

質福利的增進,因此只要統治者能夠在一段時期內搞好各項物質利

益,他們就聽任統治者去做任何事情,而不管那些事情是善是惡,

是好是壞;如果人們一味熱心物質享樂,在沒有看到自由如何有利

于他們獲得物質福利之前常常是先發現自由的濫用如何破壞物質福

利,因而唯恐公眾的激情會影響到他們私人生活的小小安樂,一看

到騷亂就準備放棄自由,那么,他們就已經為獨裁者的上臺打開了

通道。“如果一個民族只要求他們的政府維持秩序,則他們在內心

深處已經是奴隸,即已經成為自己財富的奴隸,而將要統治他們的

人不久也就可能出現了。”讀上面幾段話,你不覺得說的就是今日

中國嗎?“一個民族只要求他們的政府維持秩序”, 翻譯成現在的

話就是“穩定壓倒一切”:“人們僅僅追求物質福利的增進”,翻譯

成現在的話就是“發展是個硬道理”。如果一個民族把“穩定壓倒

一切”和“發展是個硬道理”奉為圭臬,那么,“他們在內心深處

已經是奴隸”, 那“就會導致公共精神被窒息的嚴重副作用,從而

為專制暴政大開方便之門。”

 

四、規律與機制

 

    這里引出一個嚴肅的問題:經濟發展和政治開明到底是什么關

系?為什么“自由賴以建立的那種基礎,同時也可以服務于專制暴

君”?這難道不是互相矛盾的嗎?

    在生活中,我們隨時可以見到一些彼此矛盾的說法,它們都是

正確的,因此它們也都不是那么正確。“窮則思變”,說的是貧窮能

使人奮起改變現狀,“人窮志短”,卻又是說貧窮會使人沮喪消沉。“衣

食足而知榮辱”,說的是人在物質需求獲得滿足的條件下才會有道

德心:“飽暖思淫欲”卻又是說,人吃飽喝足才容易墮落。人類社

會如此複雜,以至于任何兩種因素之間都不是簡單的線性關系。有

時候,人們的物質生活越提高,他們對政治參與的愿望越強烈。在

這里,經濟發展是政治改革的催化劑。有時候,人們越是有機會發

財致富,他們越是對政治漠不關心。在這里,經濟發展卻又成了政

治改革的替代品。所以,埃爾斯特(Jon Elster)否認我們可以從社

會研究中得出規律。他認為我們只可能找出機制(mechanism),據

此對人類的行為作出解釋。◆

 

20042

   

Home | Up | 被遺忘的真我 | 讀《情義無價》有感 | 《反美主義》評介 | 贊《911人性輝煌》 | 經濟發展與政治秩序 | 活歷史,真傳奇 | 學習《入獄須知》 | 讀康正果《我的反動自述》 | 讀吳思《潛規則》與《血酬定律》 | 我們時代的見證文學

   

 last updated 03/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