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說“有容乃大”;我也可以說“有大乃容”。

 

 

Home 专著۰文集 時事۰縱橫 广角۰视频 影像۰生活 搜索۰回馈

   

Back | Up | Next

出版定购信息 自序 1 閱盡滄桑 2 評毛澤東 3 統獨問題 4 民主轉型 5 開卷有益 6 時事縱橫

數人頭勝過砍人頭  第三輯 統獨問題

從臺灣大選看臺灣的困境

胡 平 (20044-5)

    這次臺灣大選激起廣泛而熱烈的爭論。這些爭論涉及三個層

次,一是針對大選本身,例如選舉過程是否公正,有無大規模作弊,

槍擊事件是不是苦肉計,還有所謂啟動國安機制的問題,等等;二

是藍綠對立,族群分裂問題;三是這次大選對兩岸關系及其相關的

國際關系的影響問題。這三個層次的問題彼此區隔又相互糾纏,千

頭萬緒,一言難盡。本文試圖從另一種角度切入主題。我以為我們

首先需要對臺海現狀的若干重大問題作一番梳理、說明與解釋,以

期深化人們對有關問題的理解。只有在充分理解的基礎上,我們才

能有力地建立自己的觀點和主張。當然,我們不能指望所有人都抱

持如此理性的態度,但是,除非我們盡最大努力提高爭論的理性程

度,否則我們就無法使爭論獲得良好的效果。

 

一、臺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嗎?

 

    要認識臺灣,首先就要認識到,臺灣人——起碼是90%以上

的臺灣人——把臺灣看作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臺灣人說:我們

有土地,有人民,有政府,有軍隊;我們有自己的貨幣,很多外國

也認的,可以自由兌換的;我們有海關,任何外人要進入臺灣都必

須得到簽證。比照詞典上的“國家”定義,臺灣樣樣俱備,怎么不

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呢?如果來個火星人,手拿一本地球人的詞

典,用詞典上的定義去考察臺灣,他一定會認為臺灣是一個國家。

    臺灣的苦惱在于正式邦交國太少,屈指可數;又被聯合國等國

際組織拒之門外。但我們能因此就否認臺灣是個國家嗎?哪家辭典

規定過一個國家必須得到全世界百分之幾十的國家承認才算國家

呢?不錯,不是國家就不能加入聯合國,但這不等于說不加入聯合

國就不是國家。在五十年代初期,中共政權的邦交國也只有二十幾

個;直到1971 年,大陸都被排除在聯合國之外,難道此前的中華

人民共和國就不算國家嗎?

    臺灣人民,不分泛藍泛綠,都認定他們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

這一點是不言而喻的。思考臺灣問題,必須牢牢記住這一點。從這

一點出發,很多問題就順理成章,很好理解了(至于你喜歡不喜歡,

贊成不贊成,那是另外一回事)。

 

1、缺少國際承認是臺灣最大的苦惱

 

    如前所說,臺灣人民認為他們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它的名

字叫中華民國(也許有些民進黨人會說,它現在的名字叫中華民

國)。可是,在國際社會,臺灣缺少國家的名分,臺灣缺少國際人格。

這是臺灣人最大的苦惱。因此,臺灣人民最迫切的要求就是為自己

爭得更廣泛的國際承認。

    老報人陸鏗屬于統派,按照著名臺大教授胡佛的說法,陸鏗是

“主張促統但不贊成急統”的。陸鏗常常寫文章批評李登輝,但是

陸鏗也承認:“李登輝總統一直把開拓國際空間作為主要目標,這

也是可以理解的。譬如他說:‘臺灣充滿自由、民主,經濟繁榮有

目共睹。但是很多人不知道臺灣在哪里,更有不少人仍不承認中華

民國的主權,這對臺灣人來說十分不公平,所以他要到世界各國大

聲講出臺灣人的心聲。’而這一點恰恰是中共方面不能容忍的,因

為他們根本不懂臺灣人的心。”

    記得今年2 月份,北美最大的華文報紙《世界日報》登出了臺

灣著名藝術家、云門舞集的林懷民的一段話。林懷民說:“不管誰

當總統,只希望能夠讓臺灣人有尊嚴。現在臺灣在國際上被踩受辱。

臺灣要走上國際舞臺。”林懷民并非獨派,《世界日報》更非獨派的

報紙。應該看到,林懷民的講話具有很大的代表性。渴望臺灣獲得

國家的名分,獲得國際社會的承認,這絕非僅僅是少數政客的野心,

而是臺灣廣大人民的共同心聲。

    需要反復強調的是,對于臺灣人民而言,獲得國際社會的承認

具有雙重意義:它不但能給臺灣人民帶來尊嚴,而且還能給他們帶

來安全,因此其意義就格外重大。目前,全世界絕大多數國家以及

聯合國等國際組織都承認只有一個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唯

一合法政府,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這就意味著,如果大陸對臺動

武,國際社會都會認為那是中國內政而袖手旁觀,頂多口頭上抗議

兩句,就像對待俄羅斯打車臣;只有美國政府可能拔刀相助。反過

來,如果臺灣能得到廣泛的國際承認,臺海兩岸分裂分治的現狀能

得到聯合國的承認,大陸對臺動武,就會被看成是伊拉克打科威特

或者是北朝鮮打南朝鮮,整個國際社會就會出面干預,聯合國就可

能通過決議出兵制止。這就是說,只要臺灣得不到國際承認,它就

處在中共武力威脅的陰影之下;只有贏得國際承認,臺灣自身的安

全才能得到保障。

 

2、從不同的角度思考

 

    高寒先生強調:“臺灣的最大優勢在于:它是全世界唯一能挑

戰中共政權合法性而又無‘干涉內政’之虞的政府!這甚至是超過

包括核武器等軍力在內的空前的政治優勢。然而,要具備這一所謂

‘四兩撥千斤’的優勢,其政治前提就是旗幟鮮明鮮明地反臺獨!”

說得對。但這枚銅幣的另一面是,臺灣的最大劣勢在于:它是

全世界唯一可能被擁有核武器的中共政權武力侵犯占領而又被國際

社會認為是“中國內政”不便干涉的政府!臺灣還有一個極大的劣

勢,那就是在國際社會中,臺灣(中華民國)幾乎是唯一的一個不

被當作國家的國家,它處處被否認被排斥,偶爾被允許出席,還不

準打出國家的旗號。

    問題在于,這些劣勢和上面高寒提到的優勢是同一枚銅幣的兩

面,你不能只要它的優勢而不要它的劣勢,如果你不想要它的劣勢,

你就只好放棄它的優勢。所以,毫不奇怪,多數臺灣人寧可不要他

們的最大優勢,為的是能擺脫他們的最大劣勢。多數臺灣人寧可世

人都把兩岸關系看成特殊的國與國的關系,我不干涉你的內政,你

也別干涉我的內政;你可以以國家的名義加入國際社會,我也可以

以國家的名義加入國際社會。如果你把這種愿望叫做“臺獨”,那么,

其主要因素,與其說是為了永久地脫離中國,不如說是為了自保,

為了自尊。

    高寒先生上述觀點的問題是,他不曾進行換位思考,不曾試圖

設身處地站在臺灣人的角度去思考。這就使他的思考陷入片面性。

我不是說,思考臺灣問題就只能站在臺灣人的立場,我是說我們應

該力求從不同的角度思考。誠如阿倫特所言:“政治思想是代表性

的。一事當前,我從不同的立場加以考慮,使那些不在場的人們的

觀點呈現于我的心中,由此形成我的觀點;也就是說,我代表他們。

這種代表的過程并不是盲目地采納那些不在場的人們實際上提出的

這種或那種觀點,而是從一種不同的視角觀察世界;這不是移情的

問題,好象我要使自己成為別人或者是象別人那樣去感受,也不是

數人頭,加入到多數一邊,而是以我自己的身份處在我實際上并不

處在的位置上去感受去思考。當我在思考一個問題時,我越是能在

我自己的心中呈現出更多的人的觀點,我越是能設身處地為他人著

想,那么,我的代表性思考的能力就越強,我最終的結論,我的見

解就越堅實可靠。”

    高寒先生對臺灣最大優勢的見解無疑是正確的,多數臺灣人基

于自身利益而作出的價值優先選擇無疑也有它的道理。問題在于如

何將兩者調和。這一點以下還要論及,此處暫且按下不表。

 

二、臺灣為什么不再堅持“一個中國”原則?

 

    觀察臺灣政治,很多大陸人最想不通的一點是,臺灣為什么不

再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民進黨不必說了,現在就連國民黨也說它

不再堅持一中原則。這是為什么呢?

    如前所說,目前,臺灣最大的苦惱就是它缺乏國際人格,它被

排除在聯合國等國際組織之外,和它有正式邦交的國家寥寥無幾。

然而曾幾何時,臺灣獲得過廣泛的國際承認,而且長期占有聯合國

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席位。前年,臺灣退休外交官陸以正寫了一本

回憶錄《微臣無力可回天》(2002 年,臺北天下文化書坊),其中

講到當年退出聯合國以及和美國斷交等事件的詳情內幕,值得我們

認真解讀。

 

1、蔣介石也曾決定接受“雙重承認”

 

    1949 年,中共奪得大陸,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但并未馬上

進入聯合國;中華民國退守臺灣,仍保有聯合國席位及安理會常任

理事國地位。由此,兩岸即為聯合國席位問題展開了一場曠日持久

的攻防戰。由于雙方都認定只有一個中國,而只有自己才是中國的

唯一合法代表,雙方都擺出“有我無他,有他無我”,“漢賊不兩立”

的架式。這就使得聯合國相當為難。

    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本來大多是支持臺灣,反對中共政權

的,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越來越認為,把占有整個大陸的中

共政權排除在聯合國之外,讓只占有臺灣的國民黨政權繼續代表全

中國,是不現實的,是不恰當的;同時,他們又都認為不能聽任中

共武力“解放”臺灣。于是有不少西方國家主張讓中華人民共和國

進入聯合國,并且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同時保留中華民國的會員

國資格;或者是讓臺灣人民舉行公民投票,決定臺灣到底是和中華

人民共和國合并,還是獨立,或者是接受聯合國的托管。如果臺灣

和大陸兩方面有一方愿意接受這種安排,那么上述提議還有實行的

可能,但問題是在當時,當事者雙方,臺灣政府和大陸政府都堅決

反對這種安排,所以西方國家的這些提議就都宣告流產。

    陸以正寫道,在1966 年,美國感到支持中共的國家越來越多,

于是開始放出“兩個中國”的試探氣球。意大利等國提議成立特別

委員會研究中共進入聯合國問題。然而那時大陸文革狂飆突起,“大

陸亂成一團,無人敢在臺灣問題上表現任何彈性”;而臺灣方面“當

時也誤以為中共政權真有可能垮臺,所以動員友邦反對,造成臺北

與北京雙方聯手,打擊懷有誠意的中間派的荒謬現象”。這一次試

圖讓兩岸都成為聯合國會員國的努力遂告流產。

    等到了1971 年,國際形勢的演變更加有利于北京。在這一年

的第26 屆聯大會議上,阿爾巴尼亞等國再次提議恢復中共在聯合

國的代表權并出任安理會常任理事以及驅除臺灣。當時,中共在聯

合國內已經獲得廣泛支持(當然,這也和更多的發展中國家進入聯

合國有關),美國估計已經無力阻擋中共進入聯合國,于是與臺灣

當局磋商,“變更策略,改以‘雙重代表權’為目標,希望一方面

讓中共進入聯合國,并取得安理會常任理事席次,另一方面保全我

國(指中華民國——引者)在聯合國的會籍,仍能留在聯大。”陸

以正透露:“雙方經過多次密商,直到最后一刻,蔣中正總統才勉

強同意”。

    陸以正寫道:“回顧1971 年那段經過,就事論事,我國當時已

經準備接受與大陸并存于聯合國的安排。”這說明,早在1971 年,

蔣介石就已經準備接受“兩個中國”了——當然,是被動的,不情

愿的。

    陸以正透露的這一內幕消息十分重要。以前,人們總以為蔣介

石是始終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毫不妥協。對此有兩種解釋。一派

人認為,蔣介石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實際上是為了維護國民黨在臺灣

的專制統治。因為如果蔣介石放棄了中華民國是全中國唯一合法政

府之說,接受了兩個中國,那么,他就沒有理由在臺灣繼續“動員

戡亂”,繼續“暫停行憲”,他就不得不在臺灣開放民主,回歸憲政。

為了維護國民黨在臺灣的專制統治以及自己的獨裁地位,所以蔣介

石才始終堅持他的一個中國原則。另一派人則認為,蔣介石堅持一

個中國原則是因為他有根深蒂固的大一統思想,有強烈的反共復國

的使命感。不過根據陸以正透露的事實,還可以加上第三種解釋。

你還可以說,蔣介石之所以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那也是因為他低

估了中共政權的穩定性。蔣介石以為中共暴政斷然不可能長久,所

以他在臺灣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有朝一日反攻大陸,根本沒有在臺

灣偏安一隅的長期打算。殊不知中共政權固然十分殘暴——這一點

不出老蔣所料,但是并不短壽,中共政權的穩定性遠遠超出老蔣的

預估(盡管共產制度注定是歷史上最短命的制度,但相比之下,對

共產政權而言,越殘暴者反而越長命。不贅)。到后來,反攻大陸

渺不可期,臺灣自身的存在反倒陷入困境。就這樣,當蔣介石發現

繼續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會導致臺灣在國際社會上自我放逐和自我孤

立,他也只好放棄這一原則。既然連蔣介石都不得不放棄一個中國

原則,何況二十年后的李登輝,何況三十年后的阿扁和連宋。

 

2、從“漢賊不兩立”到“賊立漢不立”

 

    讓我們再回到陸以正的書上來。按照陸以正的記敘,在1971

年的26 屆聯大上,美國征得蔣介石同意后提出臨時動議,要求把

阿爾巴尼亞等國提案分成兩段表決,先表決是否接納北京,然后再

表決是否驅除臺灣。美國估計,因為贊成接納北京的國家不一定都

贊成驅除臺灣,因此這就有可能保住臺灣的席位。可是美國的這一

臨時動議被否決,臺灣代表知道敗局已定,不可挽回,便以程序問

題要求發言,宣布退出聯合國,離開會議大廳。接下來,阿國提案

被一攬子通過。從此,北京占據了臺灣原來占據的位置,臺灣被迫

離開聯合國。由于在這一回合中,美國的策略未獲成功,臺灣方面

無從表示他們對雙重代表權到底接受不接受,外人也就無從得知蔣

介石已經同意放棄其一個中國立場。如果不是陸以正透露這段秘

辛,我們還都以為老蔣始終堅持漢賊不兩立沒商量呢。其實反過來

一想,事情本來是清楚的,如果美國事先沒有征得老蔣的同意,它

何必煞費苦心地搞什么臨時動議,要把阿國提案分成兩段呢?

    不過,陸以正補充說:“假如那年雙重代表權案獲得通過,中

共肯定拒絕加入。頂多再拖個一兩年,在西瓜靠大邊的情勢下,我

國仍然會被趕出聯合國,反而更加窩囊。”問題是,如果不是等到

1971 年,而是早在1966 年或更早一些,臺灣就接受雙重代表權,

不阻攔中共進入聯合國,臺灣是不是能保住它自己在聯合國的席位

呢?對于這個問題,陸以正沒有明確回答;但是讀者可以感覺到,

陸以正對臺灣當局在1966 年沒有支持、而是反對意大利等國關于

讓臺海雙方都成為聯合國會員國的提議這種做法是不以為然的(他

把“臺北與北京雙方聯手”反對意大利等國的提議稱之為“打擊懷

有誠意的中間派的荒謬現象”)。這似乎是暗示,假如臺灣當局能在

早一些或更早一些的時候放棄一個中國、漢賊不兩立的立場,臺灣

就不會落到后來那么孤立的地步。

    陸以正還告訴我們,在1977 年中美建交前夕,他曾擅作主張,

私下向美國方面試探有無可能采取兩個德國模式,也就是既承認中

華人民共和國,又承認中華民國。美方表示無可能。卡特總統的東

亞事務顧問奧克森伯格說卡特總統已經表態支持上海公報(上海公

報是尼克森簽署的,上面提到美國認知到兩岸均認為只有一個中

國),無法更改。奧克森伯格還調侃地說:“零起點預算制度或許可

行,但零起點外交政策就太不象話了。”意思是說,你們臺灣若早

同意讓美國承認兩個中國還好辦,但你們先前一直不肯。現在才想

起要從頭來過,要美國承認兩個中國,那就為時已晚,辦不到了。

    美臺斷交對臺灣打擊甚大,一時間,臺灣的邦交國紛紛效仿,

拋棄臺灣,轉而承認大陸。臺灣的外交部連連接到外國的斷交通知,

被人譏為“絕交部”。臺灣成了國際棄兒。到了這時,臺灣想實行

兩個中國原則以換取國際承認已不可得,于是只好硬著頭皮繼續堅

持一個中國原則,但這畢竟不是長久之計。因此到了蔣經國時代后

期,國民黨政府就開始推行務實外交,力圖重返國際社會。

 

3、爭取“賊立漢也立”

 

    晚年蔣經國的務實外交主要是發展與無邦交國的非官方關系即

經濟文化等實質性交流,同時也默認以“中國臺灣”或“中國臺北”

的名義參加某些國際活動,在國際體育比賽中不再堅持升中華民國

的國旗,等等。1988 1 月,蔣經國去世,李登輝接任總統。很快地,

臺灣就提出爭取雙重承認,突破外交困局的主張。當時,李登輝剛

上任,其實權尚不足以主導決策;所以,這種轉變似不應看成李登

輝的個人意志,而應看成國民黨上層的主流意見。聯想到當年蔣介

石也打算接受在聯合國里的雙重代表權,我們就必須說,爭取雙重

承認的主張正所謂其來有自,不足為奇。

    蔣經國是1988 1 13 日去世的,我手頭恰好留有一份

1988 3 24 日的臺灣《中國時報》的影印件(因此頁有該報記

者對我的采訪),上面有一篇社論和一篇專論,題目分別是“‘雙

重承認’與外交困局的突破”和“‘不兩立’與‘孤立’會是鄰居

嗎?——從西德南韓經驗看外交雙重承認的可行性”(《中國時報》

當時的老板是余紀忠,名列國民黨中常委)。社論引用行政院研考

會主任委員魏鏞的講話,聲稱“我國政府從未排除‘雙重承認’;

西德與南韓將‘統一’與‘承認’分開處理,是突破承認問題的關

鍵”。社論說:“中共政權在大陸行使有效管轄權已達四十年,在相

當期間內,我們無法光復大陸,中國也不可能統一,則為客觀的現

實。我們制定政策,固然不能不重原則與理想,但也不能不顧及政

治現實。”眼下采取彈性的雙重承認政策并不妨礙未來實現統一的

長遠目標。

    社論委婉地承認,假如在若干年前,在臺灣還有許多邦交國以

及在聯合國等一系列國際組織中占有席位的時候,當局就準備接受

雙重承認的政策,效果一定會更好。社論也清醒地意識到,希望國

際社會按照東西德模式或南北韓模式對待兩岸關系是有困難的,因

為臺灣和大陸大小懸殊,在國際事務中的重要性也相差太大,你臺

灣單方面放棄你的一個中國原則,不再堅持漢賊不兩立,人家大陸

卻不肯放棄它的一個中國原則,大陸還要堅持大陸的那套漢賊不兩

立,逼得外國政府只好在臺灣與大陸二中擇一,到頭來國際社會還

是會取大陸而棄臺灣,臺灣還是擺脫不了被封鎖被孤立的境地。也

就是說,臺灣單方面地放棄一個中國原則未必就能突破困境;但問

題是,你叫臺灣怎么辦才好呢?再回到漢賊不兩立的立場上去,那

不是更沒有出路嗎?

    應該說,自八十年代后期起,臺灣的國民黨就已經在事實上放

棄了一個中國原則。臺灣已經以“中國臺北”的名義加入了奧運會、

亞運會、亞洲開發銀行年會和世界貿易組織等國際組織。臺灣可以

說,我們雖然不是以中華民國的國家名義加入的,但這并不等于說

我們就不是一個國家;但是臺灣不可以再說只有中華民國才是全中

國的唯一合法代表了,因為在這些組織中,唯一的一個留給“中國”

的席位分明被大陸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所占據,而臺灣已經接受或默

認了這一事實;臺灣這樣做,不等于承認“一個中國就是中華人民

共和國”,但是它確實等于放棄“一個中國就是中華民國”。

 

4、關于“一個中國,各自表述”

 

    同理,所謂“九二共識——一個中國,各自表述”,對臺灣也

是不利的,因為臺灣方面的“一中各表”只能是關起門來自說自話,

國際社會并不買賬,而且,只要臺灣不想自絕于國際社會,還想積

極參加國際組織和國際活動,它就必須接受或默認由中華人民共和

國、而不是中華民國占據中國席位這一事實,它就不得不在事實上

放棄自己的“一中各表”。也許在當初,臺灣方面沒弄清楚中共的

一中各表到底是什么意思。臺灣以為那就是彼此不直接承認對方,

但也不刻意在第三者那里,在國際社會中打壓對方,否認對方(這

就像海外有的僑團鬧“雙胞胎”,彼此都說自己才是真的,對方是

假的。社區要搞活動,主辦單位弄不清誰真誰假或是不想介入其中

糾紛,干脆兩邊都邀請,于是雙方都得以出席,也都默認對方以社

團的名義的出席,并沒有誰去向主辦單位施加壓力,要求非把對方

趕走不可,否則我就不來)。誰知中共的一中各表就是中共在一切

場合不遺余力地排斥、打壓臺灣,恨不得趕盡殺絕,所以臺灣無法

接受。

    歷史的演變就是如此:當初,國民黨堅持“漢賊不兩立”,為

的是“漢立賊不立”,殊不料后來形勢逆轉,倒成了“賊立漢不立”,

于是只好改變政策,爭取“賊立漢也立”;然而等到這時,共產黨

卻又用它的那套“漢賊不兩立”全面封殺臺灣,使得臺灣想“賊立

漢也立”而不可得;于是臺灣就陷入極大的困境。

    如上所說,臺灣放棄它的一中原則,爭取雙重承認,并未取得

顯著成果;但也不是一無所獲。至少,臺灣得以參加一些國際組織

和國際活動,雖然其身份不尷不尬,但總比自絕于國際社會以至于

被國際社會徹底遺忘要好。近些年來,臺灣每年都要鼓動幾個它的

友好盟邦在聯合國大會上提出重返聯合國。雖然屢戰屢敗,但好歹

也是讓國際社會聽到臺灣的聲音,注意到臺灣的特殊存在。包括國

民黨在內的大多數臺灣人都懂得,不管爭取“賊立漢也立”有多困

難,它還是只有去不斷地爭取;它不能再回到原來的“漢賊不兩

立”,因為后者是一條死胡同,而前者多少總還有一些希望。

 

5、關于住民自決和公民投票

 

    陸以正在回憶錄里還講到一件事。在1971 年的第26 屆聯大會

議上,沙特阿拉伯駐聯合國大使白汝迪曾經提出一個有關中國問題

的草案:即邀請中共加入聯合國,并為安理會常任理事;但代表臺

灣一千七百萬人民的中華民國仍應留在聯合國內,將來可由臺灣人

民就獨立、與大陸組成邦聯或聯邦三者之中,在聯合國監督下舉行

公民投票來決定。白汝迪自稱這是解決中國代表權的最佳方案。不

消說,這個提案遭到了否決。

    注意:在這里,白汝迪談到了公投,談到了臺灣住民自決。原

來讓臺灣公投和住民自決的主張早有人提出過,而這人還是個外國

人。

    其實,關于用公民投票解決臺灣地位等主張,都是早已有之。

例如在1959 9 月,美國新任駐聯合國大使史蒂文生就在電視談

話上表示,反對美國阻止中國(中共)加入聯合國的政策,并對臺

灣問題說:“臺灣的地位必須在聯合國的監視下,由住民投票才能

決定”。英國首相麥克米倫也提議應讓中國(中共)加入聯國,同

時把臺灣置于聯合國的信托保障之下。即蔣介石在世時由聯合國統

治臺灣,實行民主政治,等到蔣介石死亡后,再由住民投票,而任

其決定獨立,或由聯合國繼續信托保障,或與中共合并。1966 3

月,美國參院外交委員會舉行關于中國問題的聽證會,邀請許多中

國問題專家,讓他們申述有關中國、臺灣的現狀及其對策。這些專

家的大多數,均主張美國應該繼續推進“一臺一中”的政策,并堅

持民族自決的原則,讓臺灣獨立。

    那么,這些西方官員和學者為什么會主張讓臺灣人住民自決

呢?顯然,他們不是簡單地援引抽象的人權原則和民主原則,推論

說臺灣應該住民自決;否則,他們就該主張一切地區的人民都可公

投自決,而不是只針對臺灣這一個案了。其實,這些西方官員和學

者的考慮很簡單,他們無非是不愿意聽任臺灣被中共武力“解放”

而已。所以他們希望由國際社會(通過聯合國)作出一種安排,為

臺灣提供保護。因為國際社會不能越俎代庖,所以他們主張讓臺灣

人民用公民投票的方式自己作出決定,或者是自愿地與大陸以和平

的方式實行某種形式的統一,或者是成為一個單獨的國家。上述提

議由于遭到大陸政府和臺灣政府的共同反對而胎死腹中。現在臺灣

人想住民自決公投獨立已不可得,不過正象李敖所說,在早先的國

際形勢下,臺灣本來是有條件公投獨立的。

    還需一提的是,在去年年底,美國眾議院通過340 號決議案,

支持臺灣人民在不受武力威脅之下舉行公投。決議案強調,只有臺

灣人民,而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才有決定臺灣前途的專有權

利。關于這項決議案的背景和意義,以后再作分析。

 

三、一國兩制:從提出到破產

 

    如今,凡略有頭腦者都知道一國兩制是行不通的了。但他們很

少問自己:以鄧小平的務實和精明,當年怎么會異想天開地提出什

么“一國兩制,和平統一”呢?

    我們知道,在毛澤東時代,對臺政策很簡單,那就是武力統一。

毛時代不變的口號是“一定要解放臺灣”。1958 年毛澤東下令炮轟

金門,未取得預期的成功,武統不得不擱置,但是“解放臺灣”的

口號并沒有放棄。在毛時代,每年十一國慶游行,官方擬定的口號

單上,最后一個口號永遠是“一定要解放臺灣”。盡管大家都知道

現在一時根本解放不了。毛澤東在和尼克森、基辛格談話時,甚至

把統一一事推到百年之后(毛對尼克森說:臺灣問題“一百年后由

子孫后代去解決”),但是仍然不改變“解放臺灣”這個口號,因為

毛澤東深知統一臺灣只能靠武力。“和平統一”?這不是空手套白

狼嗎?臺灣自己呆得好好的,憑什么要讓你把它統一了去呢?人家

還想把你給統一了呢?所以毛澤東從不做“和平統一”的白日夢。

    那么,不可一世、愛發奇想的毛澤東都認定做不到的事,為什

么務實而精明的鄧小平卻以為他能做得到呢?你說,鄧小平創造性

地提出一國兩制,從而使和平統一成為可能。按照一國兩制,允許

臺灣保持自己的制度,甚至可以保持自己的軍隊,多優惠呀。但問

題是,不管一國兩制開出的條件多優惠,它畢竟是一個招降的方案

(臺灣人說得好:“一國兩制就是把我們本來就有的變成是你中共

給我們的”)。人家臺灣人有總統有國會,人家有人家的中央政府,

憑什么要自動降格,臣服你北京,接受“你中央,我地方”的格局

呢?更何況今日的臺灣是個自由民主的社會,憑什么要給自己戴個

專制的緊箍咒,找個專制的太上皇呢?

 

1、是一步高棋,也是一步險棋

 

    實際上,當年鄧小平提出“一國兩制”,既是一步高棋,也是

一步險棋。它是專門針對當時仍處于威權統治的國民黨政府,尤其

是針對年事已高的蔣經國而量身定做的。

    1981 年十一前夕,時任全國人大委員長的葉劍英提出和平統

一祖國的九條方針政策,其中明確講到:“國家實現統一后,臺灣

可作為特別行政區,享有高度的自治權,并可保留軍隊。中央政府

不干預臺灣地方事務。”“臺灣現行社會、經濟制度不變,生活方式

不變,同外國的經濟、文化關系不變。私人財產、房屋、土地、企

業所有權、合法繼承權和外國投資不受侵犯”。1982 1 月,鄧小

平在接見海外朋友時,第一次把上述設想概括為“一國兩制”。鄧

小平說:“九條方針是以葉劍英委員長名義提出來的,實際上就是

‘一個國家,兩種制度’。”同年9 月,鄧小平在會見英國首相撒切

爾夫人時,談到收回香港問題,首次公開提出“一國兩制”。一般

人以為中共是為了收回香港而提出一國兩制,然而才說一國兩制也

適用于臺灣;其實,一國兩制設想首先是針對臺灣提出來的。

    那么,中共為什么要針對國民黨,針對蔣經國提出“一國兩制,

和平統一”呢?他們憑什么相信,那個和他們惡斗了好幾十年,彼

此間有著血海深仇的老對手竟然會自動自愿接受一個降級的王位,

向北京俯首稱臣呢?因為他們發現了臺灣國民黨政權的一個嚴重而

隱蔽的內在危機,他們發現了一個不戰而勝的機會。

    八十年代初期的臺灣,內外交困。在外部,臺灣被國際社會所

拋棄,絕大多數國家都和中華民國斷絕了正式邦交;在島內,以本

土力量為主體的反對派雖然剛剛遭受到高雄事件的重挫,但潛流洶

涌,后勁不可低估;隨著時間的流逝,老一代的外省籍黨國政要相

繼過世。作為政治強人,蔣經國當然可以以不變應萬變,繼續實行

其威權統治,但是這種局面又能夠撐多久呢?外有大陸的威脅,臺

灣自身的安全越來越成問題;內有本土力量的挑戰,強龍越來越難

壓倒地頭蛇。與此同時,大陸的中共政權卻走出十年浩劫重現生機,

鄧小平大刀闊斧推行改革開放,在國際社會贏得廣泛的尊重(那時,

戈巴契夫還沒上臺呢,更沒有發生“六四”)。一方面,美國利用大

陸對抗蘇聯,另一方面,大陸則利用美國向臺灣施加壓力。在這種

形勢下,鄧小平想出一國兩制這條妙計。他們對蔣經國和國民黨喊

話:你們中華民國是無法長期維持下去的了,趁早接受我們的一國

兩制吧,我們保證你們可以在臺灣永久執政,保障你們的一切利益

不受侵犯,只要你們愿意歸順我們,放棄中華民國的招牌,接受一

個降級的王位。反過來,如果你們拒絕一國兩制,那么要不了多久,

本土反對力量就會起來取而代之,到頭來你們既保不住中華民國的

牌位,又保不住自己的特權。

    我在1988 5 月號的《中國之春》雜志上發表過一篇文章“中

國統一之我見”,其中寫道:“有人說,共產黨對臺灣威逼交加,會

把臺灣推向獨立的方向。可是,共產黨人可能會認為,臺獨的傾向

越強,國民黨接受一國兩制方案的可能性就越大。中國社會科學院

臺灣所副所長李家泉在‘再論臺灣與大陸統一的模式’(人民日報

海外版1988 3 29 日)一文中,告誡國民黨當局不要硬是以‘中

華民國’的名義撐下去,否則,‘將來被別人取代改一下‘國’的

稱號,其結果必將是禍國殃民,成為中國的歷史罪人’。這句話的

含義很清楚:既然‘中華民國’在國際上不被承認,臺灣的處境將

日益艱難,為了謀求生存和發展,臺灣要么只有統一于中華人民共

和國,要么只有宣布獨立,另改國號。照共產黨的分析,如果是后

一種情況,國民黨將負‘歷史罪人’之名,并失去在臺灣執政之實,

反不如取前一條出路,除了在名義上由一國政府降為一省政府外,

其余一切不變。”

 

2、臺灣一旦真正民主,就堵死了一國兩制

 

    應該承認,一國兩制這一招果然厲害。如果蔣經國貪圖一黨之

私,他完全可以在“民族大義”的幌子下與鄧小平“相逢一笑泯恩

仇”,接受一國兩制,國共第三次合作,共同“振興中華”;既體面,

又實惠。然而,蔣經國沒有接受鄧小平的盛情邀請,堅決拒絕一國

兩制,同時大力推動政治改革,解除黨禁報禁,從而使臺灣走上民

主化的不歸路。一旦臺灣實現自由民主,一國兩制就失去了著力

點:統治者可能為了保持自己的權力而愿意接受一個降級的王位,

但是,獲得自由民主的人民決不愿意在自己頭上再來一個專制的太

上皇。

    開放民主意味著國民黨有可能被選下臺,意味著臺獨勢力將浮

出水面。中國官方出版的《遏制臺獨》一書中指出:“蔣經國倡導

并推動的政治革新,是臺獨的溫床,使臺灣社會從此走上臺獨的歷

程。”中共勸說蔣經國接受一國兩制,責以“大義”,曉以利害,靠

的就是渲染國民黨會下臺與臺獨勢力會上臺的可怕前景。說臺灣實

行民主必將導致臺獨,當然是錯的;但要說臺灣民主使得臺獨成為

一種可能,則是對的。蔣經國本人當然是既反對一國兩制,又反對

臺灣獨立的;但是他不會不清楚,臺灣一旦真正民主,就堵死了一

國兩制,而臺獨則成為一種可能。因此當蔣經國決心開放民主時,

那就意味著:對蔣經國而言,寧冒臺獨之險,也不要統一于中共。

這一價值優先的選擇,不知那些贊頌小蔣的人士是否都能理解?

    不過鄧小平肯定是理解的,這就是為什么在1989 5 月,鄧

小平要對戈巴契夫說:“我這一生只剩下一件事,就是臺灣問題,

恐怕看不到解決的時候了。”緊接著就發生了“六四”事件,中共

兇相畢露,臺灣更是避之唯恐不及。江澤民和胡錦濤未必不知道一

國兩制早已徹底破產,只不過他們既沒有改變舊政策的勇氣,又提

不出象樣的新政策,于是就只好按照老調子有口無心地繼續唱下

去。

 

四、誰不肯維持現狀?誰不肯承認現狀?

 

    許多人都認為,兩岸關系以維持現狀為好。那么,是誰不肯維

持現狀呢?

    不少人批評李登輝,批評陳水扁,一會兒是兩國論,一會兒是

一邊一國,一會兒又是全民公投,總是不安于現狀,想單方面改變

現狀。

    這種批評只見其一,不見其二。

    道理很簡單,維持現狀須以承認現狀為前提。彼此要互相承

認:你的就是你的,我的就是我的;你不能侵犯我,我不能侵犯你。

承認現狀,就是承認兩岸分裂分治,承認原來的一個中國現在分裂

成兩個政治實體,一個叫中華人民共和國,一個叫中華民國。承認

現在兩岸是一國兩府甚至一邊一國。眾所周知,中華民國政府早就

承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早就放棄了反攻大陸;但是中華人民

共和國政府始終沒有承認中華民國政府,始終沒有放棄武力統一臺

灣。換言之,現在的臺海兩岸,一邊承認了現狀,另一邊始終沒有

承認現狀。這才是兩岸關系不穩定的關鍵所在。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非但拒絕承認中華民國政府,而且還拒絕

承認中華民國政府對自己的承認,它不準中華民國政府以自己的名

義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它把這種承認(即一國兩府或兩國論

或一邊一國)就叫作搞分裂搞臺獨。

    中共始終認為臺灣是“叛離的一省”,是占山為王武裝割據,

因此它認為它有權收復臺灣。收復的方式可以是和平招安,可以是

武力征討。中共堅稱它不會放棄使用武力。中共幾時說過你不獨我

就不武?中共宣布臺獨就是戰爭,但是它并沒有說過不臺獨就不戰

爭。中共明言,如果臺灣無限期拖延統一,大陸就將使用武力;什

么叫“無限期”?帽子在中共手里,它什么時候想給你戴上就可以

給你戴上。照中共看來,臺灣已經拒絕統一五十多年了,它已經夠

耐心的了,還要繼續忍耐下去嗎?是可忍孰不可忍?

    照中共看來,“現狀”就是臺灣堅持分裂,抗拒統一。這個現

狀是不能承認的。既然中共始終沒有承認過現狀,因此它隨時隨地

可以打破現狀而毫不為難,毫不尷尬,而且還順理成章,理所當然,

理直氣壯。眾所周知,如果說直到今天,中共還沒有對臺動武,那

絕不是它認為它還沒有動武的理由(對于中共,動武的理由早就是

現成的,隨時可用),而只是因為它有其他的考慮或顧慮(包括它

認為它還不具有動武的成功把握)。

    中共元老汪道涵一向被視為對臺問題的鴿派。汪道涵說:“未

來的‘一個中國’,當然是經過整合,實現和平統一、兩岸共同締

造的新中國。但這絕不等于說,現在的中國就是‘主權分割,治權

分享’的‘兩個中國’。”請注意:在這里,汪道涵只說了現在的中

國不是什么,卻沒有說現在的中國是什么。汪道涵拒絕對臺海現狀

作出“是什么”的正面描述。

    這不是很奇怪嗎?你說你贊成維持現狀,可是你始終拒絕說明

現狀是什么,天知道你要維持的是什么“現狀”。中共鴿派不肯明

說的話,鷹派就直言不諱了。不久前中共《瞭望》周刊發表文章,

明確說兩岸關系現狀是“內戰延續狀態”,武裝對峙一貫存在。這

就是說,對中共而言,維持現狀就是維持戰爭狀態。正是在戰爭狀

態才有說降。一國兩制的和平攻勢無非是說降而已,何況它已經破

產。顯然,這種“現狀”和一般人所希望維持的現狀決不是一回事。

一般人所說的維持現狀,意思是維持兩岸和平;但中共把現狀定義

為內戰狀態,那恰恰不是和平而是戰爭。各方對現狀的理解如此不

同,可見現狀本身就具有內在的不穩定性。

    應該看到,現狀是動態的,不是靜態的。臺灣在不斷地爭取國

際承認,大陸在不斷地整軍備戰,雙方彼此刺激,相互強化。麻煩

還在于,就算臺灣停下邁向獨立的步伐,大陸也還是要準備打仗,

因為它知道統一只能靠武力;反過來,就算大陸放松戰備,臺灣也

還是要繼續爭取國際人格,甚至還會加快動作,以免錯失良機。試

問這樣的現狀如何維持?如果任隨這樣的現狀繼續維持下去,其結

果必然是現狀的突破和劇變。

 

五、關于兩岸和談

 

    也許有人會問:誠然,維持現狀須以承認現狀為前提,但既然

中共始終不肯承認現狀,何以現狀又得以維持到今天?

    原因很簡單:美國。臺海之所以能維持現狀,關鍵在于有美國

人,有美國的對臺關系法。到目前為止,兩岸現狀是靠美國人維持

的,不是靠兩岸自己維持的。過去好幾次中共對臺文攻武嚇,之所

以虎頭蛇尾,半途而廢,并非中共愛和平能克制,而是因為美國及

時地派出航空母艦。中共一直堅稱是美國在阻撓兩岸統一,那意思

分明是說,如果沒有美國的介入,它早就采取“果斷措施”實行統

一了。臺灣歷次民調顯示臺灣的主流民意是維持現狀,但那只是臺

灣人在美國保護傘之下的心態,假如美國宣布對臺關系法將于明年

1 1 日停止,臺灣的主流民意必將發生巨大變化,主張維持現狀

的人數必將急劇下降,因為大家都知道,離開美國的保護,現狀是

不可能維持下去的。

    兩岸現狀是靠美國人維持的,這一點其實無人不知,只是在思

考問題的時候卻又常常被人們所忽略或忘卻。其結果是,人們既低

估了中共對臺動武的意向,又低估了臺灣需要獲得國家名分的正當

性。

    在這次大選中,民進黨和國親的候選人都表示,如果自己上臺

執政,將努力推動兩岸和談。美國方面也一直鼓勵兩岸和談。但盡

管如此,未來兩岸和談的前景依然很不樂觀。

    首先,大陸方面堅持,和談要在一個中國的原則下進行,臺灣

方面認為這個原則對自己不利,不肯接受。在臺灣方面,無論綠營

藍營,都不會接受一中為前提,只同意一中為議題。其次,如今的

兩岸和談,只能是政府與政府之間的談判,不可能是黨對黨的談判。

這就有個地位問題。如果大陸擺出一副“我中央,你地方”的架式,

臺灣方面斷然不肯走上談判桌。臺灣方面要求對等。然而對中共而

言,一旦承認了雙方政府的對等地位,就差不多等于承認了兩岸分

治狀態,等于承認了一國兩府。由于雙方很難在彼此的地位問題上

達成諒解,所以你很難指望兩岸政府能共同走上談判桌,更難以指

望他們能達成和平的協議了。

 

六、美國為什么不承認中華民國?

 

    倘若兩岸和談很難進行,臺灣自然更希望從國際社會得到支

持。我們知道,臺灣(中華民國)之所以得不到國際社會的廣泛承

認,是因為中共的封殺。其實,中共的殺手锏也就一招:誰承認中

華民國,我中華人民共和國就跟誰斷交。本來,許多國家是愿意既

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又承認中華民國的,臺灣自然歡迎別人采取

雙重承認,可是大陸卻擺出“有他無我、有我無他”的架式,逼迫

外國二者擇一,由于大陸和臺灣在國際交往中的重要性不可同日而

語,外國政府覺得和大陸斷交的代價太大,便紛紛選擇大陸而拋棄

臺灣。

    那么,美國呢?美國為什么不承認中華民國呢?美國為什么不

對北京和臺北采取雙重承認呢?斷交是柄雙刃劍,你和別人斷交,

你也要付出代價。如果美國在保持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邦交的同時,

也承認中華民國,中共將如何反應?宣布和美國斷交嗎?中共自己

也要付出沉重代價,是不是肯付,是不是付得起?怪不得每次臺灣

方面一有動作,如提出兩國論、一邊一國和公投,中共首先關心美

國的態度,首先向美方做工作,因為它最怕的就是美國放棄一個中

國的政策,對大陸和臺灣搞雙重承認。

    在美國,有不少人主張承認臺灣(中華民國)。他們認為,

三十多年過去了,今天的兩岸現狀與國際形勢都和簽訂中美上海聯

合公報的1971 年大不相同,蘇聯解體,國際共產陣營崩潰,聯中

抗俄的戰略意義已不復存在;臺灣成功地實現民主轉型,美國的兩

岸政策應該有所調整,有所改變。

    不過從目前的情況看,美國仍然不大可能再去承認中華民國。

第一、在許多更緊迫的問題上(例如反恐問題、北韓問題),美國

需要中共的合作——起碼是要避免中共的對抗,所以不愿意在此時

惹怒中共。第二、美國擔心,一旦它承認臺灣,勢必會被北京利用

來煽動大陸人的反美情緒,這就會損害美國在大陸人心目中的形

象,不利于美國促進中國大陸和平演變的長遠目標。第三、美國也

許還會擔心,就算它不怕激怒中共而承認了臺灣,其他國家呢?如

果其他國家也紛紛效仿,承認臺灣(中華民國),那倒好辦;問題是,

如果其他國家還是不肯得罪中共,因而不跟進,那又怎么辦呢?如

果那樣的話,臺灣還是無法獲得國際人格,還是進不了聯合國,臺

海一旦開戰,肯拔刀相助的還是只有美國,其他國家還是袖手旁觀,

那不和現在一個樣嗎?只是徒然地惡化了美中關系。

 

七、臺獨能提升臺灣的國際地位嗎?

 

    既然臺灣在不改國號不改憲法的情況下難以突破外交困境,于

是許多人便轉而主張通過制憲宣布獨立的方式以達到提升臺灣國際

地位的目的。固然,綠營中確有一些人是為了臺獨而臺獨,但大部

分泛綠的民眾是為了爭取國際人格才贊同臺獨的。換句話,他們是

被中共逼向臺獨的。不少大陸朋友面對聲勢日漲的臺獨思潮,不是

首先譴責中共的為淵驅魚為叢驅雀,而是怪罪于李登輝陳水扁對臺

灣民意的“操控”。這起碼是主次不分。

    那么,通過制憲宣布獨立的方式能夠達到提升臺灣國際地位的

目的嗎?

    不少人深表懷疑。他們說,就算臺灣宣布獨立了,國際社會還

是會不承認(當然,是因為中共施加壓力),奈何?

    我無法確定如果臺灣宣布獨立是否能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承

認。不過我以為,臺灣宣布獨立非同小可,它至少會促使其他國家

重新評估其對臺政策。

    以美國而論,美國以往的兩岸政策是建立在“臺灣海峽兩岸的

中國人都承認只有一個中國”(1971 年上海公報)的基礎之上,倘

若臺灣方面明確對此表示否定,這意味著該基礎不復存在,因而先

前的政策照理說也應當隨之調整。如果美國的兩岸政策變了,其他

許多國家也可能會改變。當然,這只是“照理說”,因為美國也完

全可能不管“照理說”而繼續堅持以往的兩岸政策。畢竟,在對外

政策上,邏輯上的一致性并非絕對命令。事實上,美國現在的兩岸

政策就有自相矛盾之處,這是美國官員也承認的。因此,我不敢說

臺獨一定能使臺灣贏得國際人格,但是我認為臺灣宣布獨立多多少

少會使得其他國家——主要是民主國家——的對臺政策產生某種有

利于臺灣的變化。

    再看中共方面。中共反復宣稱“臺獨就是戰爭”。為什么中共

要說你獨我必打?因為它知道如果它不打,臺灣就算獨成了,以后

再打就更不好打了。如果臺灣宣布獨立而中共沒有動武,其他國家

見你中共不動武,觀望一段時間后就可能紛紛承認臺灣,到這時中

共若宣布與別人斷交就不合適了,這樣,臺灣獨立便獲得成功。從

此以后兩岸關系就會被國際社會認作是兩國關系,中共若要打臺灣

就會被認作是一國對另一國的侵略,故而會引起國際社會的抗議甚

至干涉,到那時中共想打也打不成了——起碼是更難打了。所以一

般人都相信,如果臺灣宣布獨立,中共非打不可。

 

八、“螳螂捕蟬,黃雀在后”——一條和平獨立的錦囊妙計?

 

    不過,據說某些臺獨人士有一套和平獨立的錦囊妙計。有不少

臺獨人士相信,如果臺灣宣布獨立,中共并不會對臺動武。

    為什么中共不會動武?因為中共推測它一旦動武,美國很可能

會卷入,美國很可能會站在臺灣一邊抗擊中共,中共自忖無法取勝,

所以只好從一開始就放棄動武。

    那么,美國為什么會卷入呢?美國并沒有說過它在任何情況下

都會保護臺灣。相反,美國政府多次宣布它不支持臺獨,這等于是

說,如果臺灣因宣布獨立而招致中共動武,美國不會出兵保護臺灣。

但是這些臺獨人士相信,盡管如此,美國到頭來還是會幫助臺

灣的。他們相信,如果臺灣宣布獨立,中共對臺動武,美國不可能

介身事外,袖手旁觀。他們的邏輯是:因為美國是當今世界唯一超

強,是自由世界的領袖,怎么能眼睜睜地看著一個專制政權武力消

滅一個民主社會而不出面制止呢?這和俄羅斯打車臣還很不一樣。

第一,車臣本來就隸屬于俄國,臺灣卻從未隸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

第二,俄羅斯已經走上民主轉型之路,車臣的自由民主狀況并不比

俄羅斯更高明;而民主的臺灣與專制的大陸卻是對比強烈,不可同

日而語。因此,按照這些臺獨人士的推斷,不論是基于政治現實還

是基于價值理念,美國都會卷入沖突,幫助臺灣抗擊中共。

    不錯,美國政府的對外行為主要是基于美國的國家利益而非價

值理念,但是對于美國這樣的國家來說,堅持其價值理念本身就是

維護國家利益的一個重要因素。此其一。另外,美國若聽任中共政

權耀武揚威,無形中也就降低了美國自己在全世界的威信。再者,

按照臺獨人士的分析,美國政府不可能不知道一黨專制下的中國是

美國潛在的最大對手,以臺灣的重要戰略地位,防止臺灣落入中共

之手正是維護美國的國家利益。

    所以,臺獨人士認定,為了維護自由民主的價值,為了維護超

級強國的威信,為了維護美國的戰略利益,不管美國多么不情愿卷

入臺海戰爭,到頭來它還是會卷入,會協助臺灣抗擊中共。

    有道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后”,如果螳螂事先就知道它背后

還有黃雀,它就知難而退,不會去捕蟬了。因此,按照這些臺獨人

士的推斷,如果臺灣宣布獨立,中共并不會對臺動武。所以臺灣完

全可以和平獨立。

    對于臺獨人士的這種推斷,中共方面是怎么考慮的?美國方面

又是怎么考慮的呢?

    先分析中共。我想,中共內部未必沒有明白人,他們未必不清

楚臺獨的這番盤算。想來他們對此一定很頭痛。中共發現,一旦臺

灣宣布獨立,它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不打,豈不證明了自己是

紙老虎?那不是讓臺獨得逞了嗎?“臺獨就是戰爭”的的口號已經

喊了很多年,這個臺階怎么下?打吧,美國出兵怎么辦?這次臺灣

大選,中共表面上反應很低調,因為它知道文攻武嚇都于事無補。

中共把主要精力都放在白宮身上。中共一再敦促美國表態不支持臺

獨。但是中共還是不放心,因為它擔心不管現在白宮怎樣表態不支

持臺獨,等到臺灣果真宣布獨立而中共又要發動戰爭的話,美國還

是很可能卷入的。

    中共知道,美國是很不情愿卷入戰爭的,對美國來說,最好是

不發生戰爭。中共也知道,臺獨的這套計劃看起來是冒戰爭的風險,

實際上卻是為了實現和平的獨立。在這套計劃中,臺灣只是希望美

國發揮一種威懾與嚇阻的作用,并不是要真的把美國拖進戰爭。于

是中共發現,要防止臺獨實行他們的計劃,唯一的辦法就是盡可能

作出非理性的強硬姿態,讓別人相信,一旦臺灣宣布獨立,中共將

不計一切代價對之宣戰,哪怕招致和美國的直接沖突也在所不惜。

美國人越是相信一旦臺獨中共必將動武,從而會把自己卷入戰爭,

它就越是會勸阻臺灣獨立。

    不過中共也知道,要讓別人相信自己的強硬姿態并非易事,所

以它編出兩套說法。一是說,它如果不打臺獨,老百姓不答應,它

會被老百姓推翻。這種說法的說服力不強。另一種說法是,它如果

不打臺獨,它就會被黨內的強硬派所取代,而強硬派也是反美派。

估計這種說法對美國人會起點作用。

    以上是中共方面的反應,下面我們再來看美國方面。美國不能

不意識到,一旦臺灣宣布獨立,大陸對臺動武,美國就會左右為難:

不拔刀相助吧,那確實會損害美國的威信和利益,不好。出兵助臺

吧,也不好,因為那使美國陷入一場它本來沒打算進行的戰爭。

    最近,美國方面頻頻發話,再三重申它不支持臺獨。美國人知

道臺灣的計劃是和平獨立,在這一計劃中,美國只是發揮對中共的

威懾作用,并不會真的卷入和中共的軍事沖突。實現這一計劃的關

鍵是中共懾于美國的威力而不敢對臺動武,但若是中共不顧美國的

威懾,硬是打臺灣呢?那豈不弄巧成拙了嗎?所以美國在勸阻臺灣

時,反復告誡臺灣不可低估中共的動武決心,不要把中共的武力威

脅當作虛聲恫嚇。美國駐臺代表包道格甚至舉“六四”為例,旨在

說明中共的野蠻殘暴,不顧國際輿論,不怕經濟制裁,其行為不可

以常理推斷,所以你臺灣還是不要行險,別到頭來真把我們美國拖

進戰爭里去。

    不論提出和平獨立錦囊妙計的臺獨人士對自己的計劃多么有信

心,但由于美國是臺灣最重要的盟友和保護者,所以這些臺獨人士

不大可能在美國一再發出明確警告的情況下仍然一意孤行,貿然實

行它的和平獨立的美妙計劃。但我以為他們也不會輕易放棄這個計

劃,他們會等待更合適的時機。

 

九、美國不支持臺獨有無道義理由

 

    美國是多元社會,在臺灣問題上各種觀點紛然雜陳。有人根據

美國的民主與反共的價值觀,主張無條件保護臺灣,即使臺灣宣布

獨立也要保護。也有人反對美國為臺獨而戰。反對為臺獨而戰者多

半是根據國際戰略的理由或經濟利益的理由,但也有人提出道義的

理由。

    《北京之春》2000 5 月號曾經登出過一篇美國學者克里斯

滕森(ThomasJ.Christensen)的文章,作者列舉了幾條不支持臺獨

的道義理由。作者指出:如果臺灣宣布獨立,變得和大陸不相干,

那么,臺灣將失去作為中國民主化燈塔的示范意義。這不利于美國

推動中國和平演變的長遠目標,還可能引發大陸的反美反西方的民

族主義。讓臺灣保持民主同時保持未來在適宜的條件下與大陸統一

的前景,臺灣就給中共內部的改革派提供了強烈的誘因,使之承諾

進行政治改革,并以此吸引臺灣走向某種形式的最終統一。換句話,

如果人們相信,大陸不民主,臺灣就不會和大陸統一;大陸民主了,

統一才有可能。這就使得中國人對統一的追求和對民主的追求合而

為一,從而形成對中共當局更大的壓力。反之,如果對統一的追求

和對民主的追求變成兩件不相干、甚至還互相沖突的東西,那么,

不論是對兩岸關系還是對大陸的民主化,都是不利的。當然,這里

所說的不支持臺獨的道義理由,并不是說臺獨本身就是惡,而是說

臺獨會引出若干不利于我們道義原則的后果。

 

十、兩岸關系前景

 

    展望兩岸關系前景,有以下幾種可能性:

    首先,是大陸啟動民主進程,兩岸關系自然柳暗花明。這是我

們要奮力爭取的目標,可惜在現階段還很難實現。

    其次是兩岸政府舉行和談,達成類似兩德或兩韓的協議。這種

協議說來要求也不算高,無非是雙方尊重(或承認)分治的事實,

承諾不向對方使用武力,允許對方進入聯合國等國際組織以及和外

國建立正式邦交。簽訂這種協議既能保障當前的和平,又毫不妨礙

未來的統一。

    臺灣方面不會拒絕這樣的協議,問題出在大陸。5 9 日,新

加坡報紙登出大陸前臺研所所長李家泉講話,說中共可能接受臺灣

(中華民國)是一個單獨的政治實體的事實。那似乎表明中共有可

能以兩德兩韓的模式對待兩岸關系。但李家泉隨即出面否定此一講

話。這表明,即便中共內部確實有人希望以更理性的態度處理兩岸

關系,但這種主張顯然還不占優勢。

    第三,如果大陸堅拒以兩德兩韓模式處理兩岸關系,但是國際

社會愿意對兩岸政府采取雙重承認和雙重代表權,那也可以使得兩

岸關系形成比較類似于兩德兩韓的關系。這樣,臺灣無需獨立便獲

得國際人格,大陸也更難對臺動武。不過就像我先前分析過的那樣,

國際社會這樣做的可能性很小。或許,這次臺灣大選危機會促進國

際社會對此進行重新思考。

    第四,臺灣冒險宣布獨立。要么,臺灣獨立得以和平實現,要

么,引發臺海戰爭。這兩種結果及其相關效應,先前人們(包括我

這篇文章)已經有過很多討論,此處不贅。在現階段,由于美國的

極力勸阻,臺灣走出這一步的可能性極小。但是,只要臺灣在不改

國號不改憲法的情況下仍然無法獲得足夠的國際承認,臺灣就總會

有走出這一步的沖動。

    美國學者孟德邦(Michael Mandelbaum)指出:“臺灣海峽是全

球最危險的地方”。他擔心的就是臺灣會不會進一步宣示獨立,從

而打破現狀,導致戰爭。所以他主張維持現狀。但問題是,接下來

又如何呢?孟德邦認為,關鍵在于中國大陸在改革的道路上能否繼

續遵循自由主義,從而創造有利條件,獲致下列二個結果之一:或

是中國放棄對臺灣的主權(我補充一句,其實只要彼此承認對方的

治權即實際管轄范圍就行了,兩韓就是如此),或是臺灣不再抗拒

與中國緊密聯合。他說,如果中國真正民主化,臺灣也就比較愿意

與大陸統合。他認為,“大陸民主化的希望,應該大于武力進犯臺

灣的機率”。倘如此,自然很好;但如果大陸民主化的速度趕不上

中共專制的法西斯化的速度,那又如何是好呢?

    近些年來,中共當局大力改善與周邊國家的關系,很多歷史遺

留下來的邊界糾紛都得到解決,而且常常是以中國方面吃虧讓步的

方式解決的,可見其對周邊國家息事寧人的態度。然而與此同時,

中共又大幅提高軍費,強化戰備。試問,這不是針對臺灣又是針對

什么?假如在若干年后,中共自恃軍力強大,下令“解放臺灣”,

而美國則不肯正面交鋒,臺灣的命運不堪設想,中共一舉而確立地

區霸權,整個世界格局都會為之大變。不能低估這種可能性,因為

從這些年的情況看,中國的民主化的速度并沒有趕上中共專制的法

西斯化的速度。

    美國主張維持兩岸現狀,反對任何一方單方面地改變現狀。這

種主張當然有它的道理。但問題是,弱小的臺灣其實沒有力量單方

面改變現狀。臺灣若要改變現狀,必須要有其他力量支持呼應。臺

灣要宣布獨立,如果其他國家都不承認,那還不是自說自話?更不

用說如果大陸動起武來,臺灣甚至自身難保,如果沒有別的強國出

兵相助的話。大陸則不然。大陸若下決心單方面改變現狀,不需要

其他力量支持呼應,只要無人敢于或能夠正面抗衡就行了。這才是

兩岸問題最大危險之所在。

 

不結束語

 

    我在本文的開場白里講過,本文不打算對這次臺灣大選以及藍

綠之爭的是是非非進行討論。我更關心的是超越這些是非之上的問

題。此次臺灣大選,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突顯出臺灣存在的困境

以及臺海情勢的危險;而導致這種困境與危險的根源就是中共專制

暴政。如果我們能夠較早地啟動大陸民主變革,結束中共一黨專政,

臺灣本身的問題以及兩岸關系的問題都可能得到較好的解決,再壞

也壞不到哪里去。反過來,如果我們聽任中共專制政權繼續存在并

且變得更強大,那么,無論是臺灣的綠營藍營,還是大陸的民眾,

還有包括美國在內的國際社會,都難免卷入災難。一切珍視自由與

和平的人們,都必須把更多的力量投入到催生大陸民主,終結一黨

專政的正義斗爭。◆

 

20044-5

 
   

Home | Up | 論統獨問題 | 要得公道 打個顛倒 | “數人頭勝過砍人頭” | 和大陸朋友談“臺獨” | 兩岸關系悖論 | 從臺灣大選看臺灣的困境 | 家祭如何告乃翁? | 時間會站在誰一邊? | 台灣要打民主牌 | 為什麼成王敗寇?

   

 last updated 03/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