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完美社会的憧憬,有如对永生不死的憧憬,看上去是人类

        一个根深蒂固的愿望,其实却是一个虚假的愿望。

        所谓虚假,不只是说这个愿望不可能实现,

        而且还是说它并非我们真正的愿望。

 

Home 专著۰文集 時事۰縱橫 广角۰视频 影像۰生活 搜索۰回馈

   

Back | Home | Up | Next

   

【观察۰评论】选择更多年

 

 

 

 

也谈所谓“毛泽东时代的平等传统”

胡平  2005年10月12日

http://blog.boxun.com/hero/huping/386_1.shtml

 

    最近,从互联网上读到我的老朋友、香港大学研究员甘阳在北京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一篇讲演稿,题目是“新时代的‘通三统’ ──三种传统的融会与中华文明的复兴”。其中讲到:“毛泽东时代所形成的传统,这个传统的主要特点是强调平等,是一个追求平等和正义的这样一个传统。我们今天可以看得出来,毛泽东时代的平等传统从90年代中后期以来表现得非常强势,从90年代中期以来关于毛泽东时代就有很多的讨论,九十年代后期以来这个平等传统更是非常强劲。这在十年以前恐怕不大可能会想到,毛泽东时代的平等传统已经成为当代中国人生活当中的一个强势传统。” 甘阳称毛时代形成了强调平等的传统,在我看来是大错特错。考虑到甘阳的这个观点在当前还有一定代表性,故而值得做一番分析批评。
    我们知道,关于平等主义有一个著名的悖论,一场大规模的推行平等的政治运动,需不需要领袖呢?一旦有了领袖和群众的区分,他们之间还能是平等的吗?起码在权力上他们是不平等的。大概没人会否认,毛时代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毛本人享有极大的、不受制约的权力。毛时代的中国,权力的不平等是举世罕见的。仅此一端,就是对毛泽东强调平等这种说法的莫大讽刺。
    查阅毛泽东的文章讲话,凡提到“平等”二字者,几乎都是批判的是否定的。如今甘阳把毛思想的特点或特点之一之一归结为“平等”,我敢说毛泽东本人第一个不同意。
    例如在著名的五一六通知中,毛泽东写道:“在我们开始反击资产阶级猖狂进攻的时候,提纲的作者们却提出,‘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这个口号是资产阶级的口号。他们用这个口号保护资产阶级,反对无产阶级,反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反对毛泽东思想,根本否认真理的阶段性。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斗争,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同资产阶级以及一切剥削阶级的谬论的斗争,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根本谈不上什么平等。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斗争,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在上层建筑其中包括在各个文化领域的专政,无产阶级继续清除资产阶级钻在共产党内打着红旗反红旗的代表人物等等,在这些基本问题上,难道能够允许有什么平等吗?几十年以来的老的社会民主党和十几年以来的现代修正主义,从来就不允许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有什么平等。他们根本否认几千年的人类历史是阶级斗争史,根本否认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根本否认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革命和对资产阶级的专政。相反,他们是资产阶级、帝国主义的忠实走狗,同资产阶级、帝国主义一道,坚持资产阶级压迫、剥削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和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反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体系和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他们是一群反共、反人民的反革命分子,他们同我们的斗争是你死我活的斗争,丝毫谈不到什么平等。因此,我们对他们的斗争也只能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我们对我们的关系绝对不是什么平等的关系,而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关系,即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实行独裁或专政的关系,而不能是什么别的关系,例如所谓平等关系、被剥削阶级同剥削阶级的和平共处关系、仁义道德关系等等。”毛对平等如此深恶痛绝,你怎么还能说毛时代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强有力的平等传统呢?
    关于平等的几种重要原则,诸如“人人生而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乃至“分数面前人人平等”,这些都是毛泽东坚决否定的。毛时代最讲革命,那么他是否主张“革命面前人人平等”呢?答案仍然是否定的。在毛时代,有千千万万的人想革命,要革命,有的本来还是老革命,结果却被当局视为不革命以致反革命遭到排斥遭到迫害。今天“一小撮”,明天“一小撮”,到头来成了一大片,再加上他们受株连的亲属。他们不但在政治上得不到平等待遇,而且在经济上也得不到平等待遇。
    只有在一个问题上,你可以说毛是主张平等的:毛确实主张男女平等。毛说: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男同志做得到的,女同志也做得到。毛还说:“妇女能顶半边天。”大体上说,在毛时代,在升学就业等问题上,不存在性别歧视。另外,男女也基本上做到了同工同酬,虽然说在农村,女性的工分常常比男性评得低,但那主要是出于社会的传统习惯心理,不是出于政策性的性别歧视。我们知道,对毛时代的男女平等也是有争议的。有人批评说,毛主张的男女平等实际上是否定男女差异,不足为训。还有人批评说,毛的男女平等的主张主要使用权力强制推行的,所以是拔苗助长。看一看今天中国大陆流行的二奶小蜜,繁荣娼盛,笑贫不笑娼,远比港台为甚,便足以为证。限于篇幅,我这里不准备对这个问题再作进一步分析。我只是说,在性别问题上毛确实提出过许多平等的主张。
    不过,现今一批人之所以认为毛时代是平等的,倒不是指男女两性的平等,而是指在毛时代,人们的经济收入相差不大。和今日中国的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相比较,更让人觉得毛时代很平等。对于这种看法,有必要多说两句。
    第一,毛泽东号召“抓革命促生产”,不赞成搞物质刺激。毛说在延安时代实行的是供给制,没有物质刺激,大家干起活来不是也很努力吗?毛还说八级工资制是资产阶级法权,是应该破除的。但是请注意,毛泽东只提到了八级工资制,却没有提到等级森严的干部制度。毛否定的是按照技术高低付与不同报酬的不平等,他没有否定按照官阶大小给与不同待遇的不平等。其结果只能是造成更彻底的官本位制。毛号召学大寨,大寨工分又叫政治工分,一个人的工分高低,主要取决于你的政治表现而不是取决于你的生产技能和效率。延安时期实行供给制,外人望文生义,以为是人人平等,其实却是象王实味批评的那样,“衣分五色,食分九等。”同样是吃食堂,但有大灶、中灶、小灶的严格区分。那时候,一般人连吃肉都很难,可是毛本人却被保证每天一只鸡。这就使人想起奥维尔的《动物农场》里的那句口号--“一切动物都是平等的,但是,有些动物比另一些动物更平等。”
    这里再提一提6.26指示。1965626日,毛泽东发出指示,严厉批评卫生部只为少数人服务,不为广大人民服务,是“城市老爷卫生部”。毛提出要把大量的人力物力放在群众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上去,明确指示“把医疗卫生的重点放到农村去”。这应是毛语录中最具平等色彩的一段话了。可是按照李志绥回忆录所讲,毛发出这一指示的最初原因是由于权力斗争,是由于刘少奇的病。1964年春夏之交,中央保健局查出刘少奇有肺结核病,毛幸灾乐祸,做了一系列与高级领导的保健工作相关的批示,命中央卫生部撤销保健局,高级干部不准有专任医生,取消保健工作,并讽刺专为高干设立的北京医院“可以改名老爷医院”。毛本人没有丝毫受到撤销保健局的影响,李志绥仍然担任毛的私人医生,只是在起初一段时间李志绥全家搬出了中南海。有一次半夜三更,毛想找李志绥,李此时已搬出中南海,因此没找到。第二天毛对李说:“没有想到,整到我自己头上了,找你这个人找不到了。”于是李又在中南海的一组办公室内放了床。文革中,稿费制度被废除,但唯有毛泽东的稿费分文不少(还不用交税)。可见,毛提出的一切貌似平等的主张,都是把自己排除在外的。如果你把它叫作平等,那么,它不过是暴君之下的人人平等。这当然不是平等,而是不平等的一种极端形式。
    第二,说毛时代很平等,充其量是说在毛时代,在城镇干部职工之间,名义工资差别不算大。且不说各级干部实际上享有多种特权,还有农民呢?在毛时代,农民的境遇又是怎样的呢?早在五十年代初期,梁漱溟就批评在毛领导下的新中国,“工农生活有九天九地之别”。“工人在九天之上,农民在九地之下”。问题不在于城镇原本就比乡村富裕,而毛泽东并没有缩小这种不平等。问题在于毛泽东还严重地扩大了这种不平等。更重要的是,毛还把这种不平等固定化制度化,建立起“在三座大山压迫下的旧中国”所不曾有过的城乡户口二元制,从此,占人口80%的农民成了法定的二等国民。三年“困难时期”,城里人吃不饱,好歹还定量供应。乡下人唯有活活饿死。由于城乡之间铁幕森严,挨饿的农民不要说不准进城打工,甚至连进城讨饭的权利都被剥夺。就凭毛时代对占人口80%以上的农民的政策性歧视乃至制度性歧视,要说毛泽东留下了一个强劲的平等传统,那实在是一个太荒诞又太残忍的国际玩笑。
    话说到这里,本来就可以打住。不过我以为还可以再深入一层。我甚至可以说,对毛时代的城乡户口二元制也能做某种“辩护”。你可以说毛时代并没有什么城乡户口二元制。毛时代的户口制度其实是一元的。因为计划经济要求把人口、把劳动力纳入计划由国家统一管理。因此,未经国家许可,任何人不得自由迁徙。不光是乡下人不能随便进城市落户,城里人也同样不准自由地从甲城迁移至乙城(所以在毛时代会有那么多夫妻两地分居)。可见当时的户口政策对城里人乡下人一视同仁,并无歧视乡下人的意思。但是这种辩护经不起进一步的反驳。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禁止国人自由迁徙,倒霉的只是那些生长在贫困地区的人。所谓禁止自由迁徙,其实是单向的,不是双向的,可见其中暗含着歧视,可见这不是平等而是不平等。北京人上海人要自愿去内地小城镇,城里人要自愿下乡,政府多半会慨然应允,提供方便,还要奖励表彰。小城镇的人想进入北京上海,乡下人想进城,那就不行了,不但不批准,还要批判你“资产阶级思想”。毛当然知道城乡生活有九天九地之别,要不,为什么只有城里人“犯错误”被贬下乡,从没有乡下人“犯错误”给罚进城呢?
    ----------
    注:至于说九十年代以来,部分民众在提出平等诉求时要打出毛的旗号,其中缘故需另加解释,那并不证明在毛时代真的有过平等。

《人与人权》 http://www.renyurenquan.org/ryrq_article.adp?article_id=346

     
   

Back | Home | Up | Next

偉大的容忍——論胡耀邦精神 (2005.12.4)
简评中共民主白皮书 (2005.12.8)
必须制止中共政府黑社会化的危险趋势 (2005.12.2)
巴金与说真话 (2005.11)
太石村是当今中国的缩影 (2005.11)
危乎哉!中国的民主橱窗-坚决支持太石村民维权抗争 (2005.9.15)
也谈所谓“毛泽东时代的平等传统” (2005.10.12)
是自由主义,还是机会主义?——评李敖大陆行 (2005.11)
从李敖谈到自由主义 (2005.10.7)
玩世不恭的机会主义-评李敖大陆行 (2005.9.30)
敦促胡温推动民主改革 (2005.10)
从超女现象看中国人是否政治冷感 (2005.9.28)
简评康晓光的儒教治国论 (2005.9.22)
朱成虎讲话意图何在? (2005.9.2)
马英九将胡锦涛一军 (2005.9.2)
法轮功是在搞政治吗? (2005.8)
破除经济决定论的神话 (2005.8)
希望就是力量——纪念“六四”十六周年 (2005.6.4)
台湾要打民主牌 (2005.6)
对犬儒主义的一点说明 (2005.5.10)
评反日风潮 (2005.5.7)
谈谈反日风潮的“民意” (2005.5)
中国人真的政治冷感吗? (2005.5)
时间会站在谁一边?——也谈反分裂法 (2005.4)
刘宾雁八十华诞盛会有感 (2005.4)
家祭如何告乃翁?(2005.3.20)
紫阳不朽,人民必胜 (2005.3)
在表面的平静背后 (2005.2.1)
中共明白它和人心相差有多远 (2005.1.29)
为理想承受苦难——流亡 (2005.2.5)
談宋彬彬的改名之謎——看《八九點鐘的太陽》有感 (三) (2005.1)
谈宋彬彬的“反对打人”之言——《八九点钟的太阳》观后感 (二) (2004.3.3)
為何造反派頭頭們都肯露臉也不改名?——看電影《八九點鐘的太陽》有感 (二) (2005.1)
最好的懺悔莫過於記下文革經歷——《八九點鐘的太陽》觀後感 (一) (2004.2.11)
悼念赵紫阳并正告中共当局 (2005.1)
在八九时,赵紫阳就提出多党制问题 (2005.1.21)
新一轮整肃说明了什么?(2005.1.20)
除非他们忏悔,否则他们不配 (2005.1.20)

【時政۰观察】选择

【读书۰评论】选择

专著۰文集 | 時事۰縱橫 | 广角۰视频 | 影像۰生活 | 搜索۰回馈

   

last updated 02/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