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是个质的问题而不是个量的问题。

            小鸟是自由的,风筝是不自由的,

            哪怕风筝有时比小鸟飞得还高。

 

Home 专著۰文集 時事۰縱橫 广角۰视频 影像۰生活 搜索۰回馈

   

Back | Home | Up | Next

   

【读书۰评论】选择更多年

 

 

推荐亚衣《流亡者访谈录》

胡平(舒崇)  200553

http://blog.boxun.com/hero/huping/362_1.shtml

  

    凡是长期阅读《中国之春》和《北京之春》杂志的人,想必都对亚衣先生的人物采访有很深的印象。不久前,亚衣先生把他的采访整理成册,交由香港夏菲尔出版公司出版,取名《流亡者访谈录》。全书共六百多页,大约六十万字。读者一书在手,便可把亚衣十年来对六十几位流亡者的访谈一览无遗。作为亚衣的老同事,我为亚衣高兴,也为读者高兴。
   
    亚衣,本名周义澄,196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本科,1986年获得复旦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曾先后担任《中国之春》和《北京之春》杂志的责任编辑。在繁忙的编辑工作之余,亚衣采访了一大批流亡海外的异议人士。其中,有八九学生领袖,如王丹、项小吉、熊焱、张林;有各个时期各个地区民主人权运动的代表性人物,如牟志京、王希哲、魏京生、徐水良;有自由派知识份子、作家、学者,如方励之、刘宾雁、苏绍智、王军涛、黄翔、郑义夫妇;有新闻从业人员和自由撰稿人,如张伟国、安琪、凌锋、吴学灿;有原中共体制内官员,如于浩成、吴国光、阮铭、金尧如;有海外人权团体和民运组织负责人,如刘青、吴方城、倪育贤、刘国凯;还有西藏流亡者,如阿沛晋美、达瓦才仁;还有几位美国的和台湾的知识份子,如杨力宇、林培瑞、赵弘章等,他们不是流亡者,但是由于他们长期关注中国大陆的人权民主事业,所以也把对他们的采访收入本书。综观这本《流亡者访谈录》,其访谈人数之多,代表性之广,访谈之深入细致,在中文世界无疑是相当突出的。
   
    随着大众传播业的迅猛发展,人物访谈这种表达形式也愈见流行。不过我们平常读到的人物访谈,大多数是应景的、充数的、速食式的,顶多只有一次性阅读的价值。很多采访者对采访物件不熟悉不了解,对相关主题也缺少足够的背景知识,提不出恰当的问题,或者是浅尝辄止,提出了恰当的问题却不知如何推进如何深入。另外,发表的文字往往欠缺整理,语句显得粗糙断裂棗毕竟,能出口成章的人不多。亚衣的访谈则不然。首先,由于长期在海外民运刊物工作,早先又有大陆学术界的经历,耳闻目睹,亚衣对他的采访物件相当熟悉,和其中许多人都直接打过交道,有些还是老朋友。其次,亚衣的学养深厚,阅历丰富,对当代中国历史更是了若指掌,不论是谈反右,谈文革,还是谈大陆思想界文化界,谈国内民运和海外民运,都胸有成竹,如数家珍。尽管具有这些优势,每逢采访,亚衣仍然兢兢业业,要做很多准备工作,从不大而化之。每次将采访记录整理成文后,亚衣都要将初稿交受访者审阅修改,最后发表的文字明晰流畅,受访者和读者都很满意。
   
    亚衣做采访,一是力求公正,一是力求真实。所谓公正,我理解其中一点是对受访者公正。在流亡者中间,观点主张有很多分歧,其间还免不了有派系和个人恩怨,对此,亚衣都是心中有数的,但他总是能超脱于这些纷争之上,不把自己的倾向强加给受访者和读者。所谓真实,是指作者保证他笔下记录的都是一个个真实的叙述,这不等于保证所有叙述的真实,尽管作者对重大问题均多方求证。
   
    作为亚衣的同事,收入本书的采访我原来都是读过的。现在打开这本书,仍然读得津津有味。可见这些访谈能经受时间的检验,具有一读再读的价值。《流亡者访谈录》既是人物小辞典,又是民运大事记。从这本书里,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个个动人心弦的故事和曲折复杂的精神发展历程;可以了解到若干由直接当事者提供的第一手资料的历史事件,以及关系中国命运的重大理论争议和深沈思考。在序言里作者讲到自己的一个想法: “也许在未来的几十年间,本书将成为某些博士学位论文的主要参考书。敁中国当代民间民主运动及其衍生的海外流亡运动成为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乃是题中应有之义。对于作者的这一想法,我深信不疑。◆

原载《北京之春》2005年5月号 http://beijingspring.com/bj2/2005/380/2005430125759.htm

 
     
   

Back | Home | Up | Next

《法轮功现象》自序 (2005.12.29)
读吴思《潜规则》与《血酬定律》 (2005.12.8)
伟哉黄万里 (2005.11.2)
余杰《为自由而战》序言 (2005.10.27)
学习《入狱须知》读欧阳懿的《狱后杂谈》 (2005.8.29)
读《美商在中国的理想与背叛》感言 (2005.8)
我们时代的见证文学——阅读廖亦武《证词》 (2005.8)
读《江泽民和他的十五年》有感 (2005.7)
《记忆的伦理学》简介 (2005.6)
《劳动教养和留场就业》评介 (2005.5)
《犬儒病——当代中国精神危机》序言 (2005.5)
推荐亚衣《流亡者访谈录》 (2005.5.3)
往事不堪回首——《20世紀后半葉歷史解密》評介 (2005.4)
形象的力量——推荐陈沅森长篇小说《佛怀煽仇录》 (2005.4.8)
《江泽民传》乃一场拙劣的双簧表演 (2005.3.31)
推荐陈小雅主编《沉重的回首》 (2005.3)
中国人有幽默感吗?——为老灯书作序 (2005.3.3)
《中国上访村》评介 (2005.3.2)
活历史,真传奇——推荐司马璐回忆录《中共历史的见证》 (2005.2)

【時政۰观察】选择

【读书۰评论】选择

专著۰文集 | 時事۰縱橫 | 广角۰视频 | 影像۰生活 | 搜索۰回馈

   

 last updated 01/2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