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不好的题材,只有不好的文字。

 

Home 专著۰文集 時事۰縱橫 广角۰视频 影像۰生活 搜索۰回馈

   

Back | Home | Up | Next

   

 选择更多年

 

 

 

 

从俞可平文章谈起

胡平  2007年1月9日

http://blog.boxun.com/hero/2007/huping/6_1.shtml

 

    最近几天,海外一些媒体纷纷转载《北京日报》署名文章"民主是个好东西",作者俞可平是中央编译局副局长,据说是胡锦涛的高级幕僚,由于这篇文章发表在中共北京市委的机关报上,尔后又被中央党校的刊物《学习时报》以及新华网和人民网等官方媒体转载,所以不少人以为这篇文章的发表具有深刻的政治背景和政治含义,有人高度评价这篇文章,认为它勾勒出胡温主导下的政治改革蓝图,标志着中共当局决心推进民主改革而迈出的重要一步。
    
   
不消说,对于这种乐观的高调我是不敢相信的。道理很简单,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共当局一如既往地坚持专制暴政,压制民主呼声,较之前两年不但毫无改进而且还多有倒退。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共继续封闭民间互联网站,象世纪中国这样久负盛名的学术网站都在劫难逃。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共继续逮捕异议人士维权人士,甚至对他们的亲属百般骚扰恐吓,对辩护律师大打出手。去年是基层选举年,和2003年一样,去年也有很多民间独立人士出面参选,但是他们受到比三年前还更严厉的压制。三年前,原中国社科院副院长、自由主义代表人物李慎之先生去世,他的生前友好自掏腰包,印制了纪念文集,在亲友间赠送散发。去年,同样的一位中共老干部和自由主义代表人物何家栋去世,他的朋友也是自掏腰包印制的何家东文选却被当局全数没收。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共当局的表现既是如此恶劣,我们怎么能指望它突然 180度大转弯,又要推动民主改革了呢?回过头来再看俞可平那篇文章,其实俞可平的文章是在去年10月份发表的,当时并没有引起多么强烈的反应,何以到了两个多月后就突然变得那么重要了呢?由此可见,对俞可平这篇文章赋予太多的政治含义是没有根据的。
    
   
不错,俞可平这篇文章讲出了一些正确的道理,确有值得肯定之处。比如说作者讲到, "在人类迄今发明和推行的所有政治制度中,民主是弊端最少的一种。也就是说,相对而言,民主是人类迄今最好的政治制度"。作者指出:"民主是个好东西,不是对个别的人而言的,也不是对一些官员而言的;它是对整个国家和民族而言的,是对广大人民群众而言的。" 作者特别强调 "对于那些以自我利益为重的官员而言,民主不但不是一个好东西,还是一个麻烦东西,甚至是一个坏东西。试想,在民主政治条件下,官员要通过公民的选举产生,要得到多数人的拥护与支持;其权力要受到公民的制约,他不能为所欲为,还要与老百姓平起平坐、讨价还价。单这两点,很多人就不会喜欢。当然,他不喜欢也不会明说,而会说,民主怎么不符合国情民情,民主的条件怎么不成熟,公民的素质怎么不行;或者说,民主的毛病是如何如何的多,民主会带来多少多少的危害,等等。因此,民主政治不会自发运转,它需要人民自己和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府官员去推动和实践。" 应该说这些话都讲得不错,但遗憾的是,作者又在文章里重申官方的陈词滥调,说什么要建设" 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说什么"不照搬国外的政治模式",说什么"实现民主需要具备相应的经济、文化和政治的条件""不顾条件而推行民主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灾难",这些闪烁其词、模棱两可的表述,为当局歪曲民主的意义大开方便之门,同时也为当局拖延民主改革提供了借口,到头来也就把文章本来还包含的积极意义给大大地冲淡了。
    
   
记得在20059月,胡锦涛和温家宝分别在国际会议上大讲特讲民主,那时也有不少人以为这是中共要推动民主改革的信号。当时我就反驳了这种不切实际的乐观论调。我指出,如果中共真的要着手民主改革,那么它需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要作出民主的庄严承诺,用毫不含糊的语言表示接受民主的普适定义,不要再用什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一类说法自欺欺人。二是要制定民主化的路线图或曰时间表,三是要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立刻停止政治迫害,这一点是说做就能做到,无所谓渐进不渐进。专制的最大罪恶就是它不断地实行政治迫害。我们反对专制支持民主的最大理由就是我们要用"数人头"代替"砍人头"。俞可平文章讲民主的好处没有讲到这一点。这是我必须再三强调的。

《博讯》http://news.boxun.com/news/gb/pubvp/2007/01/200701090911.shtml

     
   

Back | Home | Up | Next

也谈“替富人说话” (2007.12.31)
简答“为什么要民主”等十个问题 (2007.12.28)
要害是禁止言论自由和结社自由——评中国政党制度白皮书 (2007.12.14)
照本宣科 逢场作戏——简评中共十七大 (2007.12)
软不下去,硬不起来——评中共对台新政策 (2007.11.30)
毛派的尴尬及其前景 (2007.11.1)
从周舵"我母亲的自杀"一文谈起 (2007.10.11)
从杨建利归来谈争取归国权 (2007.10.10)
从台湾“入联公投”和“返联公投”谈起 (2007.10)
“中国奇迹”与社会不公 (2007.9.5)
从“差额选举”谈起 (2007.9.17)
人权与挨饿 (2007.9.30)
“时间祇能使邪恶升值”——反驳邓林 (2007.8.2)
贫血的经济学 (2007.8)
为什么很多右派会低头认罪 (2007.7)
“我怕我配不上自己所受的痛苦”——写在反右运动50周年 (2007.7)
要民主还是要专制——从谢韬文章谈起 (2007.6.19)
别样的别样人生-观看《自由城里的囚徒》 (2007.6.10)
反右运动与言论自由 (2007.6.10)
如何解读中国的民意 (2007.6)
《物权法》透视 (2007.5.3)
左派们也应该争取自由民主 (2007.4.30)
俞可平访美讲话小议 (2007.4.18)
原罪与清算——从郑现莉文章谈起 (2007.4)
他们知道他们干的是坏事 (2007.3)
六四屠杀与中国奇迹 (2007.3)
三十年后谈"四五" (2007.2.10)
赤裸裸的国家机会主义 (2007.2.5)
风云时代的风云人物 (2007.2)
从俞可平文章谈起 (2007.1.9)
长沙刁民陈洪的博客 (2007.1.1)
如何评价对《大国崛起》的各种评价

Back | Home | Up | Next

【時政۰观察】选择

【读书۰评论】选择

专著۰文集 | 時事۰縱橫 | 广角۰视频 | 影像۰生活 | 搜索۰回馈

   

last updated 02/2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