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样一个时代中生活,最重要的是,

            我们永远不要放弃希望,

          不要放弃信念,不要放弃抗争。

 

Home 专著۰文集 時事۰縱橫 广角۰视频 影像۰生活 搜索۰回馈

   

Back | Home | Up | Next

   

【時政۰观察】选择更多年

 

 

 

 

历史性的胜利

胡平  20039

 

九七后这五、六年,香港的自由本来就日渐萎缩,只不过温火煮青蛙,港人没作出强烈反应。23条立法好比加进把大柴,一下子把青蛙烫得跳出来了。于是就有了这次“七一”五十万港人大游行。

有人说,50万人参加游行未必都是反对23条立法。当然,古今中外的群众运动都不单纯,参加者的动机多种多样。像当年投奔共产党,有的是因为失恋,有的是为了逃债;像当年悼念周恩来,有的是拥护共产党,有的是反对共产党。但是相比之下,这次港人大游行要算是很单纯的了,基本上就是因为反对23条。第一,港人有种种表达自己意见的自由,有什么不满都可以直截了当地表达,用不着指桑骂槐,借题发挥,如果你不反对23条,何必去凑那份热闹?第二,七一那天,烈日当头,气温高达三十几度,游行持续六七个小时,这可不是春游,不是散步,如果不是出于明确的理念,谁肯受那份罪?第三,从以往的经验看,特区政府并不在乎民意,更不用说它背后的中共当局了,因此参加游行很可能是白搭。想来一定有不少人觉得“游了也白游”,所以没去上街。上街的人多半都是抱着“白游也要游”的想法的,可见意志之坚定。所以,对于这次游行所展现的民意,千万不可低估,万万不可误读。

站在中共当局的立场,搞23条立法真是庸人自扰。因为它刺激了港人对特区政府的倒行逆施作出空前强烈的反弹。不过这场冲突恐怕也是在所难免。因为所谓一国两制本身就具有一种内在的矛盾。在现实中,必然会发生谁影响谁的问题:是大陆受香港的影响呢,还是香港受大陆的影响?是专制影响自由,还是自由影响专制?

在强大的民意压力下,香港董建华政府作出了一定的让步。可以相信,特区政府的立场软化反映了北京的中央政府的态度变化。我们知道,推动23条立法是江泽民主政时期开始的,如今胡锦涛温家宝新官上任,不愿意全盘继承前任的愚蠢决策,自然也乐得顺水推舟。不过我要提醒的是,如果中共对港人采取高压,那固然充分地证明了一国两制的彻底破产,证明了中共对自由民主的无比敌视。但是反过来,中共实行某种让步,却并不能证明一国两制的有效和有保障,也不能证明中共有意要推行政治改革和认同自由民主价值。毕竟,董建华只是答应推迟23条立法以及对23条作某种修正,北京方面则表示支持董建华的工作。未来形势会如何发展,还是不确定的。再说,即便现在中共还注意维护香港的自由,不敢欺人太甚,那也是为了给台湾做示范,不等于他们已经接受了自由民主的价值。

不错,从萨斯事件到孙志刚事件再到这次香港大游行,胡锦涛温家宝新政府的应对方式都显得比前任要开明;但是我们也不要忘记,就在今天,共产党的很多暴政苛政仍在继续,民主改革仍然不见动静。有人说,胡温是开明的,愿意解决问题。只是江泽民在挡道。等到把江泽民搬开了,胡温就会顺应民意,启动政治改革。但是,另一些人则提出相反的看法。他们认为胡温之所以在现阶段采取比较开明的举措,恰恰是因为江泽民还在干政,因此胡温要与江争夺权力,这就要争取民心,这就要在一系列问题上表现开明。如果胡温权力巩固了,那胡温恐怕就连这点开明也不需要了。这样的事例在历史上是反复出现过的。在我看来,中共上层权力斗争的情况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民间力量必须坚定不移,持之以恒。这次七一游行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胜利,它必将进一步增强港人的信心。这也是对大陆人民的巨大鼓舞。自由的细菌是很容易传染的。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危险、也充满机会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中生活,最重要的是,我们永远不要放弃希望,不要放弃信念,不要放弃抗争。

——《北京之春》2003年9月号  http://beijingspring.com/bj2/2003/60/2003823153844.htm

     
   

Back | Home | Up | Next

天安门自焚与胡温新政 (2003.12)
“惜乎不中秦皇帝”——重审林彪罪案 (2003.12)
评"新保守主义" (2003.11.5)
先知死于胜利之后 (2003.11.5)
达赖考验中共 (2003.11)
胡锦涛为何缺席 (2003.11)
从禁谈修宪谈起 (2003.10)
我为什么写《论言论自由》 (2003.9.20)
八六年学潮说明了什么 (2003.9.21)
我的一些政见 (2003.9.5)
解读晚年周恩来 (2003.9)
历史性的胜利 (2003.9)
当反革命也不容易 (2003.8)
坚定非暴力抗争信念──纪念“六四”十四周年 (2003.6.4)
萨斯会改变中国吗 (2003.6)
胡锦涛的位子能坐多久 (2003.5)
也谈美伊之战 (2003.5)
评康晓光《未来3-5年中国大陆政治稳定性分析》(下) (2003.4)
评康晓光《未来3--5年中国大陆政治稳定性分析》(上):为中共专制辩护的一曲绝唱 (2002.11)
宪政 私产与言论自由 (2003.4)
评《英雄》的反历史虚构 (2003.3)
私产入宪与矫正正义 (2003.2)
奇哉合肥学潮 (2003.1.24)
权贵私有化与矫正正义 (2003.1)
如何解读大陆官方出版物 (2003.1.4)
中共第四代与政治改革 (2003.1)

【時政۰观察】选择

【读书۰评论】选择

专著۰文集 | 時事۰縱橫 | 广角۰视频 | 影像۰生活 | 搜索۰回馈

   

last updated 01/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