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代人的生活不是一部长篇小说,

  而是好几部互不关联的短篇

 

Home 专著۰文集 時事۰縱橫 广角۰视频 影像۰生活 搜索۰回馈


   

Back | Home | Up

刘晓波获诺贝尔奖
時政۰观察
讲演۰访谈
读书۰评论

 

 

    悲天悯人和愤世嫉俗是两种极易混淆但很不相同的东西。两者共同之处在于对自身优越的自觉体认,不同之处在于对他人的态度,确切地说,是对他人、对一般芸芸 众生的弱点的不同态度。悲天悯人者和愤世嫉俗者对普通民众的弱点,他们的怯懦、庸俗、自私,都有着深刻的了解。悲天悯人者对这些弱点抱一种同情与谅解的态 度。他们希望民众更崇高,但并不强求他们崇高,同时也接受他们的不够崇高。愤世嫉俗者则对民众的弱点更多地持一种否定乃至鄙视的态度。他们很难容忍普通民 众的庸俗,恨不得强迫别人变得崇高。只要可能,他们就不惜采取各种强制手段对芸芸众生拔苗助长。激进革命家常常是愤世嫉俗多于悲天悯人。这也是革命为什么 有时竟会导致专制的一个原因。

—— 摘胡平《一面之词》

 

 

1980s 【時政۰观察】      选择更多年

 

纠正两种偏见(1989年12月)

民主运动下一步(1989年11月)

中国:面临着转折(1989年5月16日)

中共自身改革的最后一次机会(1989年4月)

把签名活动推向新高潮(1989年4月)

为什么我们没有自己的索尔仁尼琴?(1989年1月)

怪黄河,还是怪共产党?(1988年11月)

士风变,天下变(1988年6月)

我愿意拥护一个可以反对的政权 我坚决反对那种只准拥护的政权(1988年)

权利先于是非(1988年4月)

柏林墙的随想 (1989.12)

法拉奇再访邓小平──虚构的对话 (1989.8)

中国的经济改革向何处去——兼与张五常教授商榷 (1989.2)

奥运会与政治 (1988.12)

民主墙:十年后的反思 (1988.11)

犀利文章 非凡胆识——读王若望文章有感对 (1988.8)

我们相信民主吗——与朱高正商榷 (1988.7.28)

中共必须作出民主的承诺 (1988.7)

胡平与朱高正对谈民主运动 (1988.6.28)

有[一党民主]吗——与戴厚英商榷 (1998.5)

也谈[再造中华民魂] (1988.5)

妙哉李鹏之言 (1988.5)

也谈[猫论] (1988.4)

中国统一之我见 (1988-4)

推进中国民主化的关键一步棋 (1988.3.8)

以对话代替对抗 (1988.2)

向絕對權威挑戰的大陸學潮 (1988.1)

我为什么要加入[中国民联] (1988.1)

对一九八六年学潮的一点反思——一个局内人的看法 (1987.12)

大陆的改革前景和思想出路 (1987.10.18)

私有制与民主 (1987.8)

对三十年代[民治与独裁]论战的再讨论 (1987.8)

中国留学生公开信事件释疑 (1987.6)

自由,对中国前途的展望 (1987.3)

最好的可能与最可能的好 (1986.4)

论成功 (1986.2)

论体育精神 (1986.2)

黑格尔现实与理性同一论批判 (1985.12)

苏格拉底之死散论 (1985.9)

决定论问题的再研究 (1983.3)

我的一些政见 (1980.12)

对代表与选民关系的几点建议 (1980.12.8)

竞选宣言 (1980.11.7)

试论霍布斯的政治学说 (1979.4)

 
   

Back | Home | Up

【時政۰观察】选择

【读书۰评论】选择

刘晓波获诺贝尔奖 | 時政۰观察 | 讲演۰访谈 | 读书۰评论

专著۰文集 | 時事۰縱橫 | 广角۰视频 | 影像۰生活 | 搜索۰回馈

   

last updated 06/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