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民联是革命派,民阵是改良派。我看这不符合实际,说这话的人肯定没有认真读过两个组织的讲话和文章,只是在那里“想当然”。事实上,民联与民阵的
纲领、组织架构等都相当接近。之所以搞成两个组织,主要是历史的原因和地理的原因,而不是观点、路线有何重大不同。要说激进、温和之分,那么在两个组织内
部都有。
有些民运人士原先在共产党内、在政府内有一定地位。曾经一度,主张有才能的人进入党内、权力机关内去搞改革更现实,更有效的论调盛行。我从来就不赞成这种
观点。极权统治的特点就是国家(政府)压倒社会,在这种统治下争民主,说到底,就是要建立民间社会(civil
society)。因此,我一向提倡有才能的人要独立,要独立于权力机构之外。这并不是“吃不着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不止一次,有好心人拉我入党,也有
过“大人物”要我去“入幕”,我都谢绝了。我决不否认入党作官可以干好事,而且还可能更立竿见影。我很尊重党内改革派的贡献。但是我认为,另辟途径更重
要,建立一个有自主性的民间力量更重要。
六四事件并不意味着在党内搞改革不再有用处。今后我们仍需要与党内改革派合作。搞政治就是寻找同盟者。民间力量需要与党内开明力量结盟。但是,找同盟者的
前提是你自己必须是独立的力量,否则就成了找靠山。民间力量不与党内改革派结盟是一个策略错误,然而,瞧不起民间力量,以为入党作官才最有利于民主改革则
是一个原则错误。
有两种偏见应该纠正。其一是怀疑某些民阵人士的独立性和民间性,仍把他们视为“党内改革派”。这已经与事实不符。当然,这些人士在思考和处理问题时,要注
意“转换坐标系”的问题。其二在民主运动中,不是重视一个人在民主运动中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而是重视笼而统之的所谓影响力和知名度,有的人过去并没有在民
主运动中出过力,但今天一旦加入民主运动,立即被视为要紧人物(只因为他们原来的社会地位较高),反倒把一些老民运人士排挤到一边。团结工会就不是这样,
瓦文萨原来只是一个被开除的普通工人,库龙·米奇尼克(团结工会最重要的知识份子顾问),原先在官方那里也没有任何响亮的头衔。当然,我也反对老民运份子
摆资格。关键是要看你的实际贡献和能力。这两种偏见分属两个极端,但思想方法上是一致的,都是只认外在的标签,不去考察具体的人和事。所以我主张民运队伍
中不同背景的人要彼此多尊重、多沟通、互补长短,各自多努力。【选自《中国之春》第七十九期(一九八九年十二月号)】
——《北京之
春》 http://beijingspring.com/bjs2020/bjs/zcwx/504.t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