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极权统治存在时,一般人困惑的是,这样的一种统治,怎么可能垮台?

当极权统治垮台后,一般人困惑的是,这样的一种统治,怎么还能存在?

 

 

Home 专著۰文集 時事۰縱橫 广角۰视频 影像۰生活 搜索۰回馈


   

Home | Up | Next


   

【時政۰观察】选择更多年


 

 

 

 



集思广益,拿出我们的非暴力行动方案





胡  平




这次《全民非暴力不合作行动方案》征文,非常重要。在此,我谈谈我的两点想法法。

一、为什么非暴力?

我们主张非暴力抗争,不仅仅是非暴力抗争更符合我们的道德准则,而且也是因为非暴力抗争具有现实可行性。一位名叫倪明的湖南农民维权领袖说:“目前农民没有走向暴力反抗,并不是他们 没有这样做的思想基础和情绪准备,而是因为大刀长矛的时代已经过去。”“揭竿不可以为旗,斩木不可以为兵”。倪明说,以今日中国官民矛盾之尖锐,要是大刀 长矛就派得上用场,民间的暴力抗争早就不知发生过多少次了。波兰团结工会的顾问米奇尼克,在回答西方记者提出的团结工会为什么采取非暴力不采取暴力的问题时,说得很清楚:“我们没有枪。”

中共拥有高度现代化的军警力量。正如有站在抗争第一线现场经验的刘晓波所说,“使用暴力,你没有办法与它斗,反而授它以口实”。诚然,主张非暴力抗争的刘晓波没能取得成功,但是他毕竟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非暴力抗争;而主张暴力抗争王炳章和彭明,却从未进行过一次暴力抗争。那是他们没有实行的愿望吗?那是他们没有实行的勇气吗?不是。那是因为他们没有实行的工具和手段。

很多人至今仍然习惯性地不假思索地以为,暴力抗争是抗争者的终极选择——当所有的非暴力抗争都尝试过并且失败时,抗争者最后不得不诉诸暴力。但他们不肯面对现实进一步思考的是,如果暴力抗争也失败了呢?或者干脆就是没有派得上用场的暴力工具暴力手段,那又该怎么办呢?那岂不是就只好投降,只好放弃,只好顺从了吗?

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坚持非暴力抗争。因为我们知道我们没有枪,没法从事暴力反抗,但是我们不甘心屈服,不甘心投降。我们还是要抗争,于是我们重新找回了非暴力抗争。在今天,对我们民众而言,唯有非暴力抗争才是现实的抗争手段。所以我们要坚持非暴力抗争。

二、如何突破集体性非暴力行动的困境

关于非暴力行动方案,我先前提出过几个。一个是散步行动,一个是白衣行动。

1990年2月10日,我起草了一份传单“到天安门广场散步去”。传单呼吁:“为了不忘过去,为了开创将来,让我们在今年的4月5日(1976年四五天安门运动纪念日),重新聚会在天安门。”“我们并不是要去天安门集会游行。我们只是要去散步游览。这不要批准,也无法禁止”。“我们可以一个人独自去,也可以三五成群地去,但不要集合整队地去。我们不要举旗帜标语,我们只需在广场内自然地走动。我们可以交谈,可以歌舞,可以欢乐,可以悲伤。我们也可以仅仅是沉默,只要我们相视一笑,就情景交融;只要我们伸出两指,就心心相通,我们用无言交换深刻的情感,用含蓄表达明确的意愿,用平静展示强大的力量。只要有千千万万的人在天安门广场上一站,它就会成为全世界瞩目的焦点;所有的人,都能够从广场上平静的人群,充份领悟到它的全部内容和全部意义。

我们知道,最大规模的散步运动是2011年的茉莉花散步运动。受阿拉伯之春茉莉花革命的激励,2月17日,海外网站贴出了一篇匿名文章,呼吁中国民众于该周周日(即2月20日)在国内13个城市以散步的方式参加中国的茉莉花革命。这篇文章迅速地在网络传播开来。到了20日这一天,上述若干城市的指定地点果然出现了聚集的人群,包括大量的警察、便衣和记者,并引起境外中西媒体的广泛报道,遂构成一起真正的历史事件。

我提出的另一个非暴力行动方案是白衣行动。1990年4月1日,我们发出了一份告全国同胞书《白衣行动,悼念国殇》。在2009年六四前夕又发出呼吁:“请在六四这一天,让我们大家都穿上白色的衣服,表达我们的哀思、抗议。”呼吁书写到:“六月是夏天,人们本来就经常穿白色的衣服。当局无法分清在那么多穿白衣服的人中,谁是在表示纪念六四。当局不可能单凭你穿白衣服这一点就去找你的麻烦。”“如果有千千万万的民众,在六四这一天都穿上白色的衣服,形成一片白色的海洋,那该是何等的震撼!它必将使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受到感动。它将标志着我们伟大民族精神的浴火重生。

据了解,在不少地区,有不少人都在六四这一天穿上了白衣。中共当局自己,则用它的高度紧张和严加戒备,从反面成全了我们的计划。台湾《中国时报》在6月5日发表报道,标题就是:“彩衫军趴趴走,白衣行动使天安门广场添诡谲。”报道称,在6月4日这一天,天安门广场除了军警便衣密布之外,还出现了“大批穿着红、蓝、绿衫的‘志愿者’,以游客身份进场活动,广场气氛显得异常‘井然有序’”这批彩衫军“以每组约20人的编组,在广场的不同区域活动”;即使天上下起短暂骤雨“依然坚守岗位”;其人数“可能高达数千人以上”。“广场虽对外开放,但东西两侧入口处,公安对每位游客都进行更严密安全检测,并询问相关背景”。显然是针对白衣行动的因应策略。其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之窘态,暴露无遗。一些西方媒体对此也有报道。

在一个没有言论自由集会自由的社会里,要造成大规模的非暴力抗争行动,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尽量减少迈出第一步的风险。你到广场散步,你穿上白衣服。这绝对是安全的。就算当局猜到你别有用心,他们也拿你没办法。和其他形式的集体性行动不一样,散步行动和白衣行动的特点是,它不会因为参与者的数量太少而使得参与的风险更大;也不会因为只有很少人参加而使你陷入某种尴尬。如果参加的人多,即便不动声色,也能展现出一种力量。如果哪一天哪一次,参加的人很多很多了·,我们就可以相机行事,把它转变成一场公开的抗争。

上述非暴力行动方案的优点有二:一是风险低,二是进可攻退可守。这对于我们如何在政治高压下突破集体性非暴力行动的困境,或许有参考意义。


—— 《纵览中国》首发
日期: 2023-09-16 13:41:39






     
   

Home | Up | Next

对 郭文贵妻女来美一事的一种解释 (2017.6.26)
向姚文田先生致敬 (2017.6.19)
一带一路,亚投行影响为何日盛?盘古员工庭审说明了什么?(2017.6.9)
中国会沦入《1984》吗?-评中共当局互联网管理新规定  (2017.6.5)
纪念“六四”的四层意义 (2017.6.4)
《软埋》挖出埋不住的土改悲剧 (2017.5.29)
王岐山要打击郭文贵的保护伞了吗 (2017.5.25)
中国社科院40年,姓党姓马好幸福? (2017.5.22)
我为有这样的老乡而骄傲 (2017.5.18)
反腐,北京会学香港吗 (2017.5.12)
金融反腐出重手,揭开中国金融黑幕一角?(2017.5.8)
为中国民主转型竭诚尽力 (2017.5.5)
写在十月革命100周年 (2017.5.4)
谁是郭文贵国内保护伞?(2017.5.1)
谈谈文革中的“奉旨造反” (2017.4.28)
反习王派的最后机会 (2017.4.27)
镇反运动小议 (2017.4.14)
近期国际外交格局的急剧演变 (2017.4.14)
毛泽东曾后悔改国号吗?(2017.4.4)
两岸关系新动向 (2017.4.3)
西藏问题答客问 (2017.3.31)
香港特首选举之我见 (2017.3.17)
是窃听还是监听?——我看奥巴马窃听疑云 (2017.3.11)
听川普总统国会演说有感(二)(2017.3.6)
川普的旅行禁令的更新版何时发布 (2017.3.3)
听川普总统国会演说有感(一)(2017.3.1)
反右既非阴谋也非阳谋——写在反右运动60周年 (2017.2.16)
清查“五一六”之谜 (2017.2.13)
美墨边境围墙与柏林墙 (2017.2.7)
悼念李三元 (2017.2.6)
听川普总统就职演说有感 (2017.1.20)
打贸易战须打人权牌 (2017.1.20)
美中贸易战,箭在弦上 (2017.1.5)
2017,两岸关系何处去?(2017.1.4)
川普要联俄抗中吗?(2017.1.3)

【時政۰观察】选择

【读书۰评论】选择

专著۰文 集 | 時事۰縱橫 | 广 角۰视频 | 影像۰生活 | 搜索۰回馈


   

last updated 06/28/17 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