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极权统治存在时,一般人困惑的是,这样的一种统治,怎么可能垮台?

当极权统治垮台后,一般人困惑的是,这样的一种统治,怎么还能存在?

 

 

Home 专著۰文集 時事۰縱橫 广角۰视频 影像۰生活 搜索۰回馈


   

Home | Up | Next

   

【時政۰观察】选择更多年

 

 

 

 

胡平:醉翁之意不在酒——简评中国历史研究院的一篇奇文


2021年1月12日


收 听或下载声音文件
 

2020年12月2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下属的中国历史研究院发表了一篇题为《脚踏实地 青春无悔!知青下乡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伟大壮举!》的文章。

去 年12月2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下属的中国历史研究院发表了一篇题为《脚踏实地 青春无悔!知青下乡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伟大壮举!》的文章。文章写到:52年前的今天,《人民日报》文章引述了毛泽东指示:“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 随即在全国开展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活动。 半个多世纪后可以清楚地看到,“ 上山下乡”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伟大壮举。文章称,一段时间以来,也出现了一些否定“上山下乡”运动的观点 ,诸如“知青”是“被毁掉的一代”、“上山下乡”是“受迫害”等, 这些言论都是错误的。“醉翁之意不在酒”这些言论,实际上是企图借此否定新中国的奋斗历程。

中国历史研究院这篇文章一发表,立即招致潮水般的批评。尽人皆知,早在上世纪70年代华国锋主政时期,就连中共当局自己也彻底否定了知青下乡运动。就连以 保守著称的李先念也说,知青下乡运动是四个不满意:知青不满意,家长不满意,农民不满意,国家不满意。中国历史研究院居然想翻这个案,实属痴心妄想。

不过认真细读中国历史研究院这篇文章,我发现,其实这篇文章的真实目的并不是为知青下乡运动翻案,而是吹捧习近平;这篇文章才真的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请看,这篇文章在阐述知青下乡运动的伟大意义时,第一条就是“培养了革命事业接班人”。紧接着,文章就引用习近平的讲话:

2004年,习近平同志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的成长、进步应该说起始于陕北的七八年间,最大的收获有两点:一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 什么叫群众。这是让我获益终生的东西。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这几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后来遇到什么困难,就想起那个时候。在那样困 难的条件下还可以干事,现在干嘛不干?你再难都没有难到那个程度。一个人要有一股气,遇到任何事情都有挑战的勇气,什么事都不信邪,就能处变不惊、知难而 进。”

历史研究院的文章总结道:“知青并不是什么‘毁掉的一代人’,而是在艰苦岁月中锻炼成长为有作为的一代人。他们中最优秀的代表,在本世纪20年代初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担负起领导全国人民在新时代奋斗前行的历史重任。”——这句话点出了整篇文章的用意所在。

乍一看去,历史研究院文章这句话也不是没有道理。中国不是有句成语,叫“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吗?孟子不是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吗?

其实,这些话主要是激励志气,并不是描述事实。要说艰难困苦才最有利于人的成长发展,那我们干什么还要努力建设,为子孙后代创造幸福的环境呢?所谓给后代造福岂不成了给后代造孽?

我承认,艰难困苦对造就某一类人才可能有好处。清代学者赵翼写过两句诗:“国家不幸诗人幸,话到沧桑句便工。”饱经风霜、历经磨难可能会造就某一些人才。 但是,在任何一代人中,绝大部分都只是普通的人,平凡的人,他们只要求普通的生活,只要求平凡的幸福。沉重的苦难粉碎了他们平庸的幸福之梦,对他们一点好 处都没有。有网友说得好:我不是“天降大任”的“斯人”,干嘛叫我也“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啊?

沉重的苦难对其他许多类型的人才也没有好处,比如对科学家就没有好处。艰难困苦确实有可能会造就伟大的政治家,历史研究院文章其实讲的就是早年的艰难困苦造就了习近平。但我要说的是,就是在这意义上,也轮不上习近平。

我们知道,早在文革后期,知青一代就涌现出一批既善于思考、又勇于抗争,既有行动力也有领导力的人物,1976年四五运动和1978年的民主墙运动就是他们主导的,但是这中间根本没有习近平。

我们知道,在最初推动农村经济改革的人中,就是以当年的下乡知青为主。王岐山可以算一个,但是其中并没有习近平。1986年中国出了部电视连续剧《新 星》,轰动一时。现在很多人说剧中主人公、年轻的县委书记李向南的原型就是习近平,这纯属瞎编。我们都知道,李向南的原型是翁永曦。2018年搜狐智库采 访翁永曦也讲到,当年翁永曦在安徽凤阳县任第二书记,为农民做了许多工作,后来成为电视剧《新星》的原型。

且不提民间,不提知识界,单讲八十年代中共培养的接班队伍,即“第三梯队”。其中,知青一代占很大比例。但是领跑的几位都不是太子党,有几个太子党在当时 就位居高位,但都以思想解放、处事开明著称,如陶铸的女儿陶斯亮、陈毅的儿子陈昊苏和罗瑞卿的女儿罗点点等。“六四”是中共官场一轮巨大的逆淘汰。“六 四”后,中共强硬派加快了让自家孩子接班的步伐。仅仅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原来毫不出众的习近平才被推上前排。在1997年中共十五大,习近平当上中央候补 委员,排名倒数第一。候补委员是按得票多少排序,习近平得票最少,要不是元老刻意拉抬,必定名落孙山。

如今,习近平已经送上神坛,既然是“伟大领袖”了,那总得给他的早年生涯找出几个辉煌的亮点。其他时期实在乏善可陈,于是就在陕北下乡插队这段日子大做文章。这就是历史研究院文章的良苦用心之所在。想不到这篇奇文引起如潮批评,被迫匆匆撤下,只留下一桩笑料。


—— Radio Free Asia (RFA)《自由亚洲电台》 

https://www.rfa.org/mandarin/pinglun/huping/hp-01122021161418.html


     
   

Home | Up | Next

对 郭文贵妻女来美一事的一种解释 (2017.6.26)
向姚文田先生致敬 (2017.6.19)
一带一路,亚投行影响为何日盛?盘古员工庭审说明了什么?(2017.6.9)
中国会沦入《1984》吗?-评中共当局互联网管理新规定  (2017.6.5)
纪念“六四”的四层意义 (2017.6.4)
《软埋》挖出埋不住的土改悲剧 (2017.5.29)
王岐山要打击郭文贵的保护伞了吗 (2017.5.25)
中国社科院40年,姓党姓马好幸福? (2017.5.22)
我为有这样的老乡而骄傲 (2017.5.18)
反腐,北京会学香港吗 (2017.5.12)
金融反腐出重手,揭开中国金融黑幕一角?(2017.5.8)
为中国民主转型竭诚尽力 (2017.5.5)
写在十月革命100周年 (2017.5.4)
谁是郭文贵国内保护伞?(2017.5.1)
谈谈文革中的“奉旨造反” (2017.4.28)
反习王派的最后机会 (2017.4.27)
镇反运动小议 (2017.4.14)
近期国际外交格局的急剧演变 (2017.4.14)
毛泽东曾后悔改国号吗?(2017.4.4)
两岸关系新动向 (2017.4.3)
西藏问题答客问 (2017.3.31)
香港特首选举之我见 (2017.3.17)
是窃听还是监听?——我看奥巴马窃听疑云 (2017.3.11)
听川普总统国会演说有感(二)(2017.3.6)
川普的旅行禁令的更新版何时发布 (2017.3.3)
听川普总统国会演说有感(一)(2017.3.1)
反右既非阴谋也非阳谋——写在反右运动60周年 (2017.2.16)
清查“五一六”之谜 (2017.2.13)
美墨边境围墙与柏林墙 (2017.2.7)
悼念李三元 (2017.2.6)
听川普总统就职演说有感 (2017.1.20)
打贸易战须打人权牌 (2017.1.20)
美中贸易战,箭在弦上 (2017.1.5)
2017,两岸关系何处去?(2017.1.4)
川普要联俄抗中吗?(2017.1.3)

【時政۰观察】选择

【读书۰评论】选择

专著۰文 集 | 時事۰縱橫 | 广 角۰视频 | 影像۰生活 | 搜索۰回馈

   

last updated 06/28/17 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