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的宣传不是要说谎,

         它只不过是不说出另一部份真实。

 

Home 专著۰文集 時事۰縱橫 广角۰视频 影像۰生活 搜索۰回馈

   

Back | Home | Up | Next

   

【读书۰评论】选择更多年

 

 

《阳谋——反右派运动始末》评介

胡平  2007415

http://blog.boxun.com/hero/2007/huping/19_1.shtml

 

    去年,香港的开放杂志社出版了丁抒先生的全新修订本《阳谋――反右派运动始末》。《阳谋》一书的第一版出版于1991年,曾于1993年和1995年两次修订再版,深受读者好评。十年来,丁抒先生又收集了许多有关反右运动的新资料,包括像许多反右运动的受害者及其亲友的调查访问,对原著作出全面的修订与改写,并加入了作者新编的右派人名索引。可以说,《阳谋》一书是迄今为止有关反右运动的最完整的记录。在反右运动50周年的今天,我特地向读者郑重推荐。《阳谋》一书对反右运动的整个过程以及它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论述,史料丰富翔实,议论平实中肯。在十五年的时间里,《阳谋》一书多次修订再版,这说明了作者的精益求精,也说明了这本书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书名叫《阳谋》,自然是取自毛泽东那句恶名昭著的名言――“有人说这是阴谋,我们说这是阳谋。”反右运动究竟是阴谋还是阳谋?历来有两种观点。乍一看去,说阴谋说阳谋似乎都各有其根据。是共产党毛泽东主动发起整风运动,一再鼓励党外人士和知识分子给党提意见,还保证说言者无罪,闻者足戒,到头来却又把提意见统统打成向党进攻,扣上右派的帽子。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出尔反尔。这不是阴谋是什么?然而从另一方面看,早在整风鸣放之初,共产党就有言在先,它只说了要“改善”党的领导,“改善”无产阶级专政,从没说过要放弃党的领导,放弃无产阶级专政。右派分子们却要批评党天下,要提出建立政治设计院,轮流坐庄,那岂不是明知故犯,自投罗网?说是阳谋,似乎也不是毫无根据。问题在于,阴谋也好,阳谋也好,这两种说法都假定了共产党毛泽东从一开始就对整个运动的目标、性质,以及未来走向和最终结局抱有一种明确的并且统一的计划。而我恰好是对于这一点深表怀疑。因此,我们不是要对阴谋或阳谋这两种说法作简单的结论,而是要对反右运动的整个过程进行更深入的分析,结合对国际大气候的变化与党内矛盾的考察,这样才能对从整风到反右这场运动的性质以及共产党毛泽东的的主观意图获得更准确的认识。
   
   
《阳谋》一书对反右运动的研究作出了不少重要的贡献。这里且谈两例:1、右派分子的数目问题,中共当局对右派分子的统计,一直限于55万人这个为右派改正的数字,于是很多人也就以为当年的右派分子是五十几万。丁抒先生以大量材料分析指出,在反右运动中,被扣上“右派分子”、“中右分子”、“极右分子”等各类帽子的共约120万人。2、一般人常常以为反右运动只是针对知识分子的,但是作者告诉我们,反右运动中也有许多工人、店员、农民受到波及,他们虽然没有被扣上右派分子的帽子,但是被扣上“反社会主义分子”或“坏分子”的帽子,同样遭受到残酷的政治迫害,其总数大约有60万人。因此,在反右运动中直接遭到政治迫害的人数至少在180万人以上。
   
   
刘宾雁在序言里提醒我们:“二十多年来连篇累牍的批判知识分子之软弱的文章,忽视了一个巨大的事实,那就是广大工农群众的蒙昧在五十年代成为毛泽东暴政的强大后盾。”刘宾雁谈到他自己后来之所以低头认罪,“全国工农愤怒声讨右派震耳欲聋的吼声就起了不小的作用”。应该承认,这是反右运动研究的一个重大问题,迄今为止尚未引起研究者的足够注意。这里至少可以提出三个问题:第一,为什么广大工农群众会扮演这样的的角色?第二,从五四运动到反右运动,知识分子的地位,包括知识分子和工农大众的关系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第三,为什么右派分子在所谓广大工农群众的愤怒声讨下就失去了抵抗的勇气和道义上的自信?
   
    1957
年的反右运动无疑是当代中国史的一次大逆转。在1956年苏共二十大之后,整个国际共产主义阵营都在向右转,告别斯大林主义而走向修正主义,唯独中国却在向左转,走向比斯大林主义更恐怖的极权。反右之后,就是大跃进,大饥荒,然后就是文化大革命。一直到1976年毛泽东去世,四人帮垮台,中国才开始走上其他共产国家早在二十年前就已经走上的所谓修正主义道路。无独有偶,在八九之后,中国和俄国东欧等国再一次分道扬镳。俄国东欧都走上民主之路,中国却仍然在坚持一党专制。如此说来,深入反思57年反右运动这段历史,不但有历史的意义,恐怕也还有现实的意义。

     
   

Back | Home | Up | Next

不要让我们的历史在我们手中消失——推荐《内蒙文革风雷——一位造反派领袖的口述史》(2007.12.8)
张林和他的作品《悲怆的灵魂》 (2007.12.1)
平庸恶的例证——读《红卫兵兴衰录》有感 (2007.11.3)
赤裸裸的邪恶——读《万里大墻-中共劳改营的跨学科研究》 (2007.11)
《梦断未名湖》 (2007.10.1)
说不尽的文化大革命——推荐论文集《文化大革命:历史真相与集体记忆》(2007.10)
余杰《致帝国的悼词》序言 (2007.8.7)
听赵紫阳谈改革——推荐宗凤鸣的《赵紫阳软禁中的谈话》 (2007.7.30)
赵紫阳的最后思考——推荐宗凤鸣先生的《赵紫阳软禁中的谈话》 (2007.6.1)
在历史的漩涡中——读郭罗基新著《历史的漩涡——1957》 (2007)
推荐《没有宽恕就没有未来》 (2007)
读江棋生《看守所杂记》 (2007.6.21)
《阳谋——反右派运动始末》评介 (2007.4.15)
 “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读陈破空《关于中国的一百个常识》(2007.4.2)
最珍贵的文字——推荐《中国狱中作家文选》 (2007)
《遍地枭雄》说明了什么?(2007.3.31)
历史的误会——读周伦佐《“文革”造反派真相》 (2007.3)
读胡发云小说《如焉》 (2007.2.2)
序《卞仲耘之死》 (2007.2.1)
陈彦 《中国之觉醒》 (2007)
从认识媒体到认识中国——评何清涟新着《雾锁中国》

【時政۰观察】选择

【读书۰评论】选择

专著۰文集 | 時事۰縱橫 | 广角۰视频 | 影像۰生活 | 搜索۰回馈

   

 last updated 02/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