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心是这样一种东西, 除非你自己也去加把力扭曲它, 否则任谁也不能将它扭曲。
|
【读书۰评论】选择更多年份: |
||
|
铁面宰相的无奈──读《朱容基在1999》 胡平(舒崇) 2001年12月15日 |
|
几乎所有人都注意到,和三年多前走马上任的意气风发、雄心万丈相比,今天的朱容基给人的印象是疲惫、挫折与无奈。回首过去的三年,1999年是个关键。 最近,香港明镜出版社推出一本“来自中南海的回忆录”,书名就叫《朱容基在1999》。全书共210页,内容分为九章,除去前面的引子和后面的结语,其余七章的标题分别是:春节前后,访美之际,处理法轮功,驻南使馆被炸事件,应对“两国论”,“三讲”是一场造神运动吗?是有实权的总理吗? 作者署名宗海仁,当然是个化名,据说是一位中南海内部人士,拥有向朱容基建言献策的机会,又有聆听朱容基肺腑之言的经历。作者运用与朱熔基直接接触的第一手材料,结合大量中共领导人内部讲话和内部文件,向读者揭示了中共最高领导层在中美关系与国际战略、国家统一与两岸关系、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处理法轮功、国企脱困、权力继承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的决策过程和互动关系。 和《中国“六四”真相》一书类似,《朱容基在1999》又是一本由中共高层内部人士写的披露中共高层内部运作的书。一般读者首先关心的是这本书的真实性。以我阅读的感觉,好象没发现有什么明显的破绽。读这本书,我们可以了解到很多原来不了解,或不够了解,或虽有了解但了解得不详细不确定的重要信息。 这本书给人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它揭示了,或者说证实了朱容基和江泽民的矛盾,江的出尔反尔,玩弄权术,朱的委屈求全,费力不讨好。 譬如1999年春朱容基访问美国的消气外交,其中在进入世界贸易组织谈判问题上的立场,本来是江泽民在事前向朱容基亲自交代并且明确了的,然而后来发现内部反对声音很大,江泽民却翻脸不认账,让朱容基单独承担压力,并借此巩固自己的核心地位。 又比如处理法轮功事件,本来,朱容基在和中南海请愿的法轮功成员对话之前打电话请示过江泽民,本来,在朱容基和法轮功代表对话后,事情已经顺利解决,可是江泽民却在当天晚上给政治局常委及有关人士写信,对法轮功问题上纲上线,在第二天的政治局常委会上大发雷霆,定下打击法轮功的调子。从四月二十五日到七月中旬,江泽民针对法轮功问题作过大小十三次指示,主持开过多次会议,一手发动了这场被作者称为“建国五十年来规模最大的逮捕行动之一,也是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最大的一次取缔行动”。正象作者指出的那样,“在一个过分依靠政治运动,法制手段和行政机制都欠完备的国家里,最高领导人通常会使用运动和镇压的手段来达到自己平时比较难以达到的目的──部分原因是为了挤压甚至搞垮对手,更主要的是为了在权力角逐中树立更大的权威”。 稍微留心点的人都注意到,在中共五十周年大庆的天安门城楼上,江泽民踌躇满志,喜形于色,朱容基却自始至终板著个脸,面无笑容。这也难怪,为了这次大庆,江泽民一下子就挥霍掉一千八百多个亿,朱容基怎么笑得起来?单单是为了北京市的六七项大工程,朱容基就不止一次对手下人说到:“美国别说五十年大庆,就是百年大庆,它华盛顿敢这么搞吗?谁搞谁下台。全国老百姓的钱能集中在首都用吗?” 李登辉提出两国论,中共上层反应强烈,个个都表示不惜一战。作者私下和朱容基谈话,讲到中国历史上的分分合合,屡见不鲜,如今大陆与台湾出现两个政权也没有什么可奇怪的,为什么容不得台湾?朱容基叹口气说:“为了一个名份啊。”这倒是句大实话。然而,就是为了一个名分搞得两岸关系紧绷,甚至随时有同根相煎、生灵涂炭的危险,那又是何苦呢? 作者写到,1999年年底,中美双方就中国入世问题达成协议,江泽民又对朱容基热络起来了。江朱的关系似乎又密切起来了。然而作者指出:“人的本性是很难改变的。你总不能因为打你时恨他,对你笑时就遗忘挨打的痛苦吧?更何况下次他可能还会打你!” 《朱容基在1999》一书完稿于2000年初春,离现在又有一年半了。到明年,朱容基就要退休离任。在最后的这段时间里,朱容基还会做些什么呢?莫非他再也没有当年不顾地雷阵、万丈深渊的勇气,只满足于留下一个清官的名声吗? ——转自《自由亚洲电台》 |
||
【時政۰观察】选择年份: 【读书۰评论】选择年份: |
||
last updated 01/29/15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