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刚才几位都提到了,曼达尼的当选对民主党内部传统建制派也是一次强烈的冲击。其实这一点和当年川普在共和党中击败建制派有相似之处。 川普当年当选,大家都知道,他是击败了共和党内部的主流精英。这次曼达尼获胜,也是在民主党内部打破了旧格局。
当年川普第一次参选时,民主党内部的桑德斯派其实也是民主党内更左的一派,这一派在民主党内历来支持率很低,但是在那一年的民主党初选中,桑德斯获得了很高的支持,直追希拉里。
有意思的是,在那次选举中,很多在民主党初选中支持桑德斯的人,到了总统大选时却投票给了川普。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原因很简单。这些人是经济全球化的受害者。他们对经济全球化下的产业空心化普遍感到不满。美国的制造业大量流到中国,导致美国大规模失业、贫富差距扩大。桑德斯提出向富人征更多的税,给穷人更多的福利,所以他们很赞成。而川普提出“让制造业回流美国”,提出“雇美国人”,他们更赞成,因为他们不甘心沦为失业者,或者从事更低端的工作,靠吃政府的福利和救济生活。他们更愿意回到从前,回到他们当蓝领的时光,又有较高的收入,又有职业的尊严和体面。所以转而支持川普。
而现在,这些人看到川普的贸易战2.0打了快一年了没什么效果,只见什么都在涨价,于是他们又重新倾向民主党,更具体地说,是回到民主党更左的一翼,更高的税收更高的福利,倾向曼达尼这一派。
从这个意义上讲,曼达尼的胜选说明:川普那套做法,能做的都做了,剩下的很多是做不到的,很难再做下去了。很多原来支持川普的选民又开始回到传统民主党的轨道上了,而其中一部分,则直接支持曼达尼这样的新左翼了。
但话又说回来,真正的治理将会非常困难。纽约市长的权力有限。你想加税行不行?有没有那个权限?能起多大作用?都受到限制。而且加税还存在风险。加州是民主党州,但很多富人早就搬去了德州、佛州。如果纽约也照这个路子走,富人外流、税基流失,那还从谁身上收税?
数据显示,纽约市50%的税收是由1%的富人贡献的。如果这1%的人离开,财政收入就会崩塌。你要给穷人更多福利,可就没有“米”做饭了。
曼达尼当然也提出了一些反制说法,比如“富人跑不了”“你离不开纽约”,但这只是政治表态。真正的问题是:纽约市长到底有多大权力?能做到几分?这是一个技术问题,不是靠喊口号就能解决的。
不过,他的胜选确实揭示了一个深层问题:美国在发达国家中贫富差距最大,尤其在纽约这样的超大都市,低收入人群生活确实困难。这个问题无论哪一党都必须面对。不论共和党还是民主党,都必须拿出切实的办法,不能再拖下去。 这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社会问题与政治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