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 极权统治存在时,一般人困惑的是,这样的一种统治,怎么可能垮台?

当 极权统治垮台后,一般人困惑的是,这样的一种统治,怎么还能存在?

 

Home 专著۰文集 時事۰縱橫 广角۰视频 影像۰生活 搜索۰回馈


   

Home | Up | Next


   

【時政۰观察】选择更多年


 

 

 

 



《议报》:胡平 | 联大2758号决议不能提升台湾的国际地位



2025年5月10日




本文要点:1、对联合国2758号决议,中国和美国有两种不同的解读。若按照2758号决议的本意来看,中国的解读是对的;若按照2758号决议的文本来看,美国的新解读也言之成理。

2、在联合国的会员国中,认同美国解读的国家远远少于认同中国解读的国家,因而美国等国试图用它们对2758号决议的新解读来促成台湾获得它应有的国际地位几乎没有成功的可能性。

3、要促成台湾获得它应有的国际地位,唯一的办法是,美国等国直接和中华民国建立(或恢复)正式邦交关系。这不是用2758号决议的新解读来处理两岸关系,而是用“一国两府”即两韩模式处理两岸关系。

 

兹论述如下:

(一)

近几年来,围绕着1971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2758号决议,在国际上引起了巨大的争议。

2758号决议很短。全文照录如下:

大会,

回顾联合国宪章的原则,

考虑到,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权利对于维护联合国宪章和联合国组织根据宪章所必须从事的事业都是必不可少的,

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代表是中国在联合国组织的唯一合法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承认她的政府的代表为中国在联合国组织的唯一合法代表并立即把蒋介石的代表

从它在联合国组织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所非法占据的席位上驱逐出去。

一九七一年十月二十五日,

第一九七六次全体会议。

5月5日,美国众议院通过《台湾国际团结法案》(Taiwan International Solidarity Act)。该法案明确指出,联大第2758号决议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联合国内中国唯一合法代表,但并未处理台湾与台湾人民在联合国或任何相关组织的 代表权问题,也没有在中国与台湾关系上采取立场,或包含任何关于台湾主权的声明。法案要求美国在各国际组织中的代表,通过话语权、投票权及影响力,倡导这 些组织抵抗中国试图扭曲涉及台湾的决议、用词、政策或程序等作为。法案并鼓励美国的盟友和伙伴在适当情况下,反对中国试图破坏台湾邦交及与非邦交国的伙伴 关系。

其实,早在2023年7月25日,美国众议院就通过一部法案,其中提出,2758号决议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是中国在联合国唯一的合法代表,并未涉及台湾在联合国的代表权,也没有对中华人民共和国 与台湾的关系采取立场,或包含任何涉及台湾主权的陈述。

自那以后,澳大利亚、荷兰、欧洲议会、加拿大、英国、比利时和捷克,先后通过议会动议、官方声明或其他形式明确表示,联合国2758决议未包含涉及台湾主权的陈述,或不支持将该决议解读为确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台湾的主权。

中国政府坚决反对美国等国对2758号决议的上述解读。中国政府说,2758号决议彻底解决了包括台湾在内全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明确不存在“两个 中国”,不存在“一中一台”。“作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没有任何根据、理由或权利参加联合国及其他只有主权国家才能参加的国际组织。在这一原 则问题上,没有灰色地带,没有模糊空间。”

两种解读针锋相对,孰是孰非?

平心而论,若按照2758号决议的本意来看,中国政府的解读是对的;若按照2758号决议的文本来看,美国的解读也言之成理。

让我们回顾历史,回顾2758号决议出台的背景与过程。

中华民国原本是联合国的创始国,也是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1949年,中共夺得大陆,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但并未马上进入联合国;中华民国政 府退守台湾,仍保有联合国席位及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地位。由此,两岸即为联合国席位问题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攻防战。由于双方都认定只有一个中国,而只有自 己才是中国的唯一合法代表,双方都摆出“有我无他,有他无我”,“汉贼不两立”的架式。这就使得联合国相当为难。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本来大多是支持台湾,反对中共政权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越来越认为,把占有整个大陆的中共政权排除在联合国之外,让只占有台 湾的国民党政权继续代表全中国,是不现实的,是不恰当的;同时,他们又都认为不能听任中共武力“解放”台湾。于是有不少西方国家主张让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入 联合国,并且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同时保留中华民国的会员国资格;或者是让台湾人民举行公民投票,决定台湾到底是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并,还是独立,或者是 接受联合国的托管。如果台湾和大陆两方面有一方愿意接受这种安排,那么上述提议还有实行的可能,但问题是在当时,当事者双方,台湾政府和大陆政府都坚决反 对这种安排,所以西方国家的这些提议就都宣告流产。

从1950年到1970年,在接连好几次联大会议上,都有苏联等国家提议恢復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席位。起先,美国联合其盟友,以“延期审议“的名义 将此提议排除于议程之外,后来又以中国代表权属于“重大问题”,必须联大三分之二多数才能决定为理由,否决了这一提议。但是到了1970年,形势发生变 化,有更多的国家支持中共的中国代表权,再加上一系列亚非拉国家进入联合国,而这些国家大多是支持中共代表权的。在联合国大会上,支持中共代表权的票数 (51票)首次超过了反对票(49票),不过因为没有达到重大问题案所需要的三分之二多数而没有通过。因此,美国等国要阻止就越来越困难。等到了1971 年,国际形势的演变更加有利于北京。在这一年的第26届联大会议上,阿尔巴尼亚等国再次提议恢復中共在联合国的代表权并出任安理会常任理事以及驱除台湾。 当时,中共在联合国内已经获得广泛支持,美国估计已经无力阻挡中共进入联合国,于是与台湾当局磋商,变更策略,改以“双重代表权”为目标,希望一方面让中 共进入联合国,并取得安理会常任理事席次,另一方面保全中华民国在联合国的会籍,仍能留在联大。”据台湾退休外交官陆以正在他的回忆录《微臣无力可回天》 里透露:美台“双方经过多次密商,直到最后一刻,蒋中正总统才勉强同意”。

美国征得蒋介石同意后提出临时动议,要求把阿尔巴尼亚等国提案分成两段表决,先表决是否接纳北京,然后再表决是否驱除台湾。美国估计,因为赞成接纳北京的 国家不一定都赞成驱除台湾,因此这就有可能保住台湾的席位。可是美国的这一临时动议被否决,台湾代表知道败局已定,不可挽回,便以程序问题要求发言,宣布 退出联合国,离开会议大厅。接下来,阿国提案被一揽子通过。从此,北京占据了台湾原来占据的位置,台湾被迫离开联合国。

回顾2758号决议的背景和过程,我们不难看出,阿尔巴尼亚等国的提案,其本意就是以实际统治大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取代实际统治台湾的中华民国政府而 占据联合国中中国的席位。这说明,中国政府对2758号决议的解读是对的。但是出于对中华民国政府的不承认和藐视,阿尔巴尼亚等国的提案文本将之称为“蒋 介石的代表”,既没有提到“中华民国”,也没有提到“台湾”。这就给美国等国现在的新解读留下了空间,这就使得美国等国的新解读也言之成理。正如台湾大学 荣誉教授、两岸问题专家明居正所说:中共自作聪明成漏洞。提的是驱逐蒋介石的代表,中共万万没想到,当年它的这种文字游戏,今天回头给了人家一个诠释空 间。它如果驱逐所谓中华民国的代表或者中华民国括号台湾的代表,台湾今天可能死无葬身之地。(https://www.tiktok.com/@alanwei9/video/7274169414604360966

(二)

美国提出对2758号决议的新解读,目的是促成台湾获得在联合国及其相关组织的代表权。

以世界卫生大会为例。在马英九执政时期,由于承认九二共识,台湾以“中华台北”的名义,以观察员的身份参加了世界卫生大会。蔡英文上台后,由于拒绝承认九 二共识,台湾被中国排除于世卫大会之外。近几年来,支持台湾参加世卫大会的国家有所增多。譬如在去年的世卫大会上,又有台湾友邦提出“邀请台湾以观察员身 份参加世卫大会”的提案,然后共有26个会员国及观察员身份的欧盟代表公开发言挺台,比2023年增加了15个。美国官员特地强调,联合国2758号决议 并不妨碍台湾有意义地参与联合国系统和其它多边论坛。按照程序,大会安排由正反两方各派出代表,进行了两轮二对二的公开辩论;其后大会主席裁定,再一次拒 绝把台湾友邦的提案列入大会议程,台湾又一次被排除于世卫大会之外。今年的世卫大会召开在即,估计支持台湾参会的国家或有少量增加,但仍然不足以把台湾送 进世卫大会。

尽管美国提出了对2758号决议的新解读,但是在联合国的会员国中,认同美国解读的国家远远少于认同中国解读的国家。澳大利亚智库洛伊国际政策研究所 (Lowy Institute) 今年1月15日发表的调查显示,在联合国193个会员国中,只有40个(21%)国家坚持“一中政策”,即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 府”,但不支持“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相比之下有142个(74%)国家支持北京对台湾的主权主张,其中有119个(62%)国家承认中国的“一中原 则”、95个(49%)国家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国家统一”。英国《经济学人》今年2月发表分析文章指出,有70个国家公开表态支持中国“以任何手 段”(即包括武力手段)统一台湾。这表明,美国等国试图用它们对2758号决议的新解读来促成台湾获得它应有的国际地位几乎没有成功的可能性。美国甚至连 把台湾以观察员身份参加世界卫生大会都做不到,更不用说把台湾送进联合国了。

回过头来再看美国对2758号决议的新解读,虽然照文本来看言之成理,但毕竟显得单薄。首先,美国是在2758号决议五十年后,才想起给它另一种解读并大 做文章,而此前对中国的解读一直没有提出异议。这本身就削弱了其说服力。其次,既然美国说2758号决议并没有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台湾的关系采取立场,也 并未包含任何涉及台湾主权的陈述,也就是说,一个国家完全可以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正式邦交的同时,也和台湾建立正式邦交,那美国自己为什么不带头和台 湾建交呢?

我们都还记得,在1971年联合国大会上,美国曾经提议把阿尔巴尼亚等国的提案分成两段表决,先表决是否接纳北京,然后再表决是否驱除台湾。这表明,美国 本来是打算既接受北京,又保留台湾的。但是等到美国在1979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却同时和中华民国断了交。这才是导致今日美国在两岸问题上处境尴尬 的关键。几天前,川普总统发出怨言。川普说,尼克松做过的最糟的事情,就是他让美国和中国接触。川普的批评可能是指美国和中国建交,但也可能是指和台湾断 交。和中国建交倒也罢了,为什么同时要和台湾断交呢?

陆以正在他的回忆录中写到,在1977年中美建交前夕,他曾擅作主张,私下向美国方面试探有无可能采取两个德国模式,也就是既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又承认 中华民国。美方表示无可能。卡特总统的东亚事务顾问奥克森伯格说卡特总统已经表态支持上海公报(上海公报是尼克松签署的,公报提到美国认知到两岸均认为只 有一个中国),无法更改。奥克森伯格还调侃地说:“零起点预算制度或许可行,但零起点外交政策就太不象话了。”意思是说,你们台湾若早同意让美国按两个德 国模式还好办,但你们先前一直不肯。现在才想起要从头来过,要美国对大陆与台湾双重承认,那就为时已晚,办不到了。

以上种种都说明,美国等国要想通过对2758号决议的新解读使台湾获得它应有的国际地位,是缺少现实可行性的。

(三)

要促成台湾获得它应有的国际地位,唯一的办法是,美国等国直接和中华民国建立(或恢复)正式邦交关系。这不是用2758号决议的新解读来处理两岸关系,而 是用“一国两府”即两韩模式处理两岸关系。或者说,即便美国等国家根据对2758号决议的新解读和台湾建立正式邦交,那仍然不是“两个中国”,也不是“一 中一台”;那仍然不表明台湾与大陆是两个分别的国家。因为国家的定义之一是有自己的领土,两个分别的国家就应该有两片分别的领土。可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 国和中华民国各自的宪法,都是把大陆地区和台湾地区算做自己的领土,也就是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华民国这两个国家的领土是重合的不是分别的,因此是同一 个国家而不是两个国家。除非台湾修改宪法,把“大陆地区是中华民国领土”这一条去掉,那么,它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系才是两个国家的关系也就是“两个中 国”;又除非台湾还改了国号改称台湾共和国,那么它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系才是“一中一台”。既然台湾还没有改宪法更没有改国号,那么,台湾和大陆的关 系,也就是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系,就不是国与国的关系,就不是“两个中国”,也不是“一中一台”,而是、也只能是“一个国家两个政府”或曰“一 个中国两个政府”的关系。

我一直主张美国和台湾建交。前年,我和普林斯顿大学名誉教授林培瑞(Perry Link)合写了一篇文章,发在《华尔街日报》上(英文链接:https://www.wsj.com/articles/the-korean-model-for-taiwan-one-country-two-governments-communique
-china-ccp-beijing-strategic-ambiguity-c12270fa?st=2jojdkoegyyhn4m
)。中译如下:

《华尔街日报》:台湾的韩国模式

20 世纪 90 年代,就连北京也放弃了对 “一国两府 ”的否定。

胡平、林培瑞(2023 年 3 月 29 日)

台湾总统蔡英文正在美国访问,但根据美台关系的奇怪外交礼节,她并不是进行国事访问,甚至不是访问。美国国务院和白宫的官员不厌其烦地称其为 “过境”。

当理查德-尼克松和亨利-基辛格在上海谈判 1972 年中美联合公报时,台湾地位是最棘手的问题。北京提出了一些硬性要求,美方既不接受也不质疑,在 1979 年美国与北京正式建立关系并与台北断交后,美方在支持台湾问题上留下了 “战略模糊 ”的空间。

这种做法在当时可能是明智的,但现在美国就台湾政府的合法性发表明确声明将更有利于稳定。美国可以在 “一国两府 ”的原则下承认台北。这不会支持台湾独立,也不会废除中国政府自 1972 年以来一直坚持的 “一个中国 ”原则。相反,它将遵循北京自己处理与台北关系的方法的演变。

在《上海公报》中,除了 “一中一台”、“两个中国 ”和 “台湾独立 ”之外,中方还明确反对 “一个中国,两个政府”: “一中一台”、“两个中国 ”和 “台湾独立”。直到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中国共产党的立场一直未变,但随后开始出现微妙的变化。

在 1995 年 1 月的一次讲话中,江泽民主席表示 “坚决反对”“两个中国 ”和 ‘一中一台’,但没有提及 “一个中国,两个政府”。1993 年中共的台湾问题白皮书指出,中国拒绝接受 “两德 ”和 “两韩 ”的台湾问题解决方案,但 2000 年的另一份白皮书坚持反对两德模式,但只字未提反对两韩模式。从那时起,“一个中国,两个政府 ”和 “两个朝鲜 ”就在官方讲话和文件中系统性地消失了。在台湾这样一个敏感话题上,这些细微的变化不可能是无心之过。它们意味着什么?

德国和韩国的模式不同。1974 年的东德宪法将东德视为一个独立的国家,有别于西德。相比之下,朝鲜和韩国的宪法都将其政府视为统一的朝鲜祖国的一部分。这就是北京在 20 世纪 90 年代末从其 “坚决反对 ”名单中删除的 “一国两府 ”理念。

对台湾而言,“两韩方案 ”将是一大进步。朝鲜和韩国都允许对方与外国建立外交关系,允许对方加入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允许对方作为独立的球队参加奥运会和世界杯。自 1992 年以来,北京一直与平壤和首尔保持外交关系。

当然,台湾海峡两岸都会反对。一些台湾人不希望生活在 “第二个 ”中国政府之下,因为他们根本不认为自己是中国人。但即使对他们来说,也很难拒绝 “一国两府 ”的安排,因为这将从根本上减少他们所生活的来自北京的可怕威胁。

北京政权有明显的理由坚持台北政权的非法性。台湾岛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民主国家,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 21 位,但对中国共产党来说却是一个尴尬的地方,因为它生动地驳斥了民主与中国文化不相容的说法。“统一祖国 ”对于中国共产党激发民族主义并为其争光的努力至关重要。

然而,随着实际需要的变化,北京也发生了变化。从 20 世纪 50 年代到 70 年代,北京和台北政权相互指责对方为伪政府;两岸的商业和人员往来基本上为零。但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到 90 年代不断增加,再到 2000 年代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两岸交流蓬勃发展,需要共同努力解决的问题也日益增多。双方就投资、贸易、人员交流、打击犯罪和其他事项签署了 20 多项协议。

这些协议通常由政府签署,因此两岸谈判不可避免地提出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如何在假装不签署的同时签署这些协议。与美台关系一样,答案是双方各自成立一个非 政府组织。在大陆,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在台湾,成立了海峡交流基金会。在中文里,这两个组织被称为 “白手套”,但谁都知道是谁的手在工作。

实际上,“一国两府 ”已经实施。2005 年和 2011 年,中国大陆的智库学者公开提出了这一点,并没有因此受到惩罚。

2015 年,习近平本人也这样做了。他同意以名义上平等的对等身份与台湾总统马英九亲自会面。两人以 “台湾地区领导人 ”和 “中国大陆领导人 ”的身份在新加坡会面。两人都撇开官方称谓,以 “先生”(xiansheng)称呼对方。习先生同意这些条件表明是他主动提出的。没有人会强迫他。(马英九先生本周成为首位访问大陆的台湾前总统)。

北京肯定会谴责美国承认台湾的举动;北京不会错过通过煽动民族主义来提高威望的机会。但表面之下可能隐藏着更冷静的反应。很难想象北京的策划者们没有预料到世界对其逐渐转变的对台立场的反应。实际上,这种改变并不会改变现状,而只是承认现状。


附:

关于美台建交,作者之前发表过的文章:

“美台建交,此其时也”(2019年5月15日,链接: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Type=2&SerialNo=63154)。

“中共为何不再反对‘一中两府’?”(2020年4月17日,链接:https://www.chinesepen.org/blog/archives/148614)。

全文链接:(https://yibaochina.com/?p=255775

|(2025年5月10日)





     
   

Home | Up | Next

对 郭文贵妻女来美一事的一种解释 (2017.6.26)
向姚文田先生致敬 (2017.6.19)
一带一路,亚投行影响为何日盛?盘古员工庭审说明了什么?(2017.6.9)
中国会沦入《1984》吗?-评中共当局互联网管理新规定  (2017.6.5)
纪念“六四”的四层意义 (2017.6.4)
《软埋》挖出埋不住的土改悲剧 (2017.5.29)
王岐山要打击郭文贵的保护伞了吗 (2017.5.25)
中国社科院40年,姓党姓马好幸福? (2017.5.22)
我为有这样的老乡而骄傲 (2017.5.18)
反腐,北京会学香港吗 (2017.5.12)
金融反腐出重手,揭开中国金融黑幕一角?(2017.5.8)
为中国民主转型竭诚尽力 (2017.5.5)
写在十月革命100周年 (2017.5.4)
谁是郭文贵国内保护伞?(2017.5.1)
谈谈文革中的“奉旨造反” (2017.4.28)
反习王派的最后机会 (2017.4.27)
镇反运动小议 (2017.4.14)
近期国际外交格局的急剧演变 (2017.4.14)
毛泽东曾后悔改国号吗?(2017.4.4)
两岸关系新动向 (2017.4.3)
西藏问题答客问 (2017.3.31)
香港特首选举之我见 (2017.3.17)
是窃听还是监听?——我看奥巴马窃听疑云 (2017.3.11)
听川普总统国会演说有感(二)(2017.3.6)
川普的旅行禁令的更新版何时发布 (2017.3.3)
听川普总统国会演说有感(一)(2017.3.1)
反右既非阴谋也非阳谋——写在反右运动60周年 (2017.2.16)
清查“五一六”之谜 (2017.2.13)
美墨边境围墙与柏林墙 (2017.2.7)
悼念李三元 (2017.2.6)
听川普总统就职演说有感 (2017.1.20)
打贸易战须打人权牌 (2017.1.20)
美中贸易战,箭在弦上 (2017.1.5)
2017,两岸关系何处去?(2017.1.4)
川普要联俄抗中吗?(2017.1.3)

【時政۰观察】选择

【读书۰评论】选择

专著۰文 集 | 時事۰縱橫 | 广 角۰视频 | 影像۰生活 | 搜索۰回馈


   

last updated 06/28/17 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