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 极权统治存在时,一般人困惑的是,这样的一种统治,怎么可能垮台?

当 极权统治垮台后,一般人困惑的是,这样的一种统治,怎么还能存在?

 

Home 专著۰文集 時事۰縱橫 广角۰视频 影像۰生活 搜索۰回馈


   

Home | Up | Next


   

【時政۰观察】选择更多年


 

 

 

 



关于维和部队Grok3问答录



胡平




如果一场军事冲突,在联合国主持下达成停火协议,然后联合国派出维和部队。那么我在Grok3提出的问题是—— 如果联合国派出维和部队,但是一方又发动对另一方的攻势,怎么办? 

下面是Grok3的回答——

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如果一方在维和部队部署后仍对另一方发动攻势,这确实是一个复杂且常见的问题。维和部队的首要任务通常是维持和平与稳定,但它们的行动受到授权范围(mandate)和实际能力的限制。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应对方式和现实考量:

1. **维和部队的授权限制**:
联合国维和部队的行动取决于安理会赋予的具体任务。有些维和行动仅限于观察和报告(如监督停火),而有些则有更强的授权,比如“保护平民”(Protection of Civilians, POC)或使用武力制止暴力。如果授权有限,维和部队可能无法直接干预,只能记录并向安理会报告。

2. **中立原则**:维和部队通常需要保持中立,
不能被视为偏袒任何一方。如果一方发动攻势,维和部队可能不会直接反击,除非自身受到攻击或平民面临迫在眉睫的威胁。这有时会导致外界认为维和部队“无能为力”。

3. **实际干预能力**:即使有强硬的授权,维和部队的兵力、
装备和资源往往不足以对抗大规模进攻。例如,在历史案例中(如1994年卢旺达种族灭绝),维和部队因缺乏足够支持而未能阻止暴行。

4. **外交与制裁**:联合国可能会通过安理会施加外交压力,
比如谴责进攻方、实施制裁或呼吁停火。同时,维和部队的存在本身可能促使国际社会加快谈判进程。

5. **现实中的例子**:在南苏丹,联合国维和部队(
UNMISS)多次面对交战方无视停火协议的情况。维和部队有时会开放营地庇护平民,但无法彻底阻止冲突升级。类似地,在马里(MINUSMA),维和部队面对武装团体袭击时也会陷入两难。

如果这种情况发生,理想的解决办法需要多方配合:
维和部队尽力保护平民和自身安全,安理会迅速采取外交行动,国际社会施加经济或政治压力。但现实中,政治分歧(如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否决权)和资源不足常常让局势恶化。

你觉得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处理?是加强维和部队的军事能力,
还是更多依靠外交手段?

我接着提出的问题是——

别的更强的国家可以直接出兵吗?

Grok3的回答是——

如果联合国维和部队无法有效应对一方发动的攻势,确实有可能出现“更强的国家直接出兵”的情况,但这涉及到复杂的国际法、政治和实际操作问题。以下是一些关键点分析这种可能性:

### 可以直接出兵的情况
1. **自卫或盟友义务**:
   - 如果某个强大国家的公民、利益(如使馆、侨民)受到直接威胁,
它可能以“自卫权”为由出兵,依据《联合国宪章》第51条。这种行动不需要安理会批准,但必须有明确的正当理由。
   - 如果被攻击的一方是该国的盟友,且存在防务条约(
如北约成员国间的集体防御),出兵也可能被视为合法。

2. **人道主义干预**:
   - 一些国家可能会以“保护平民”或“防止人道主义灾难”
为名进行军事干预,比如1999年北约对科索沃的空袭。这种行动通常绕过安理会,因为常任理事国(如俄罗斯或中国)可能否决类似提案。
   - 但这类干预在国际法上争议很大,
缺乏安理会授权会被视为违反国家主权原则。

3. **安理会授权**:
   - 如果安理会一致同意(五大常任理事国不否决),
可以通过决议授权某国或多国部队介入。这种情况下,“更强的国家”出兵就有了合法性,比如1991年海湾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

### 现实中的限制
1. **主权问题**:
   - 未经邀请或安理会授权,强行出兵可能被视为侵略,违反《
联合国宪章》第2条第4款(禁止使用武力威胁他国领土完整)。被干预的国家及其盟友可能强烈反对,甚至引发更大冲突。

2. **政治风险**:
   - 出兵的国家可能面临国内反对(民众不愿卷入外国战争)
和国际批评(被指控为帝国主义或霸权行为)。例如,美国在伊拉克战争(2003年)后就饱受争议,因缺乏明确安理会授权。

3. **大国博弈**:
   - 如果冲突涉及大国利益(如俄罗斯支持一方,美国支持另一方),
直接出兵可能升级为代理人战争甚至全面对抗。比如在叙利亚内战中,美国和俄罗斯都避免直接大规模交战。

4. **资源与意愿**:
   - 即使有能力出兵,强国也可能不愿承担高昂的成本(人力、经济、
外交)。维和行动本身就常因各国不愿提供足够部队而受限,更别说单独出兵。

### 历史案例
- **利比亚(2011)**:北约以“保护平民”
为由空袭卡扎菲政权,但行动得到安理会部分授权(决议1973)。这显示强国出兵可能,但仍需一定合法性基础。
- **乌克兰冲突(2022至今)**:
西方国家未直接出兵对抗俄罗斯,而是通过武器援助和制裁间接参与,显示出对直接军事介入的谨慎。

### 可能的替代方案
与其直接出兵,强国更倾向于:
- 提供武器、训练或情报支持给被攻击一方。
- 通过经济制裁和外交孤立削弱进攻方。
- 推动多国联合行动,分担风险和责任。

### 你的问题延伸
如果“更强的国家”出兵,你觉得应该优先考虑什么?
是快速制止冲突,还是确保行动有广泛国际支持?直接出兵可能解决问题,但也可能让局势更复杂,你怎么看?





     
   

Home | Up | Next

对 郭文贵妻女来美一事的一种解释 (2017.6.26)
向姚文田先生致敬 (2017.6.19)
一带一路,亚投行影响为何日盛?盘古员工庭审说明了什么?(2017.6.9)
中国会沦入《1984》吗?-评中共当局互联网管理新规定  (2017.6.5)
纪念“六四”的四层意义 (2017.6.4)
《软埋》挖出埋不住的土改悲剧 (2017.5.29)
王岐山要打击郭文贵的保护伞了吗 (2017.5.25)
中国社科院40年,姓党姓马好幸福? (2017.5.22)
我为有这样的老乡而骄傲 (2017.5.18)
反腐,北京会学香港吗 (2017.5.12)
金融反腐出重手,揭开中国金融黑幕一角?(2017.5.8)
为中国民主转型竭诚尽力 (2017.5.5)
写在十月革命100周年 (2017.5.4)
谁是郭文贵国内保护伞?(2017.5.1)
谈谈文革中的“奉旨造反” (2017.4.28)
反习王派的最后机会 (2017.4.27)
镇反运动小议 (2017.4.14)
近期国际外交格局的急剧演变 (2017.4.14)
毛泽东曾后悔改国号吗?(2017.4.4)
两岸关系新动向 (2017.4.3)
西藏问题答客问 (2017.3.31)
香港特首选举之我见 (2017.3.17)
是窃听还是监听?——我看奥巴马窃听疑云 (2017.3.11)
听川普总统国会演说有感(二)(2017.3.6)
川普的旅行禁令的更新版何时发布 (2017.3.3)
听川普总统国会演说有感(一)(2017.3.1)
反右既非阴谋也非阳谋——写在反右运动60周年 (2017.2.16)
清查“五一六”之谜 (2017.2.13)
美墨边境围墙与柏林墙 (2017.2.7)
悼念李三元 (2017.2.6)
听川普总统就职演说有感 (2017.1.20)
打贸易战须打人权牌 (2017.1.20)
美中贸易战,箭在弦上 (2017.1.5)
2017,两岸关系何处去?(2017.1.4)
川普要联俄抗中吗?(2017.1.3)

【時政۰观察】选择

【读书۰评论】选择

专著۰文 集 | 時事۰縱橫 | 广 角۰视频 | 影像۰生活 | 搜索۰回馈


   

last updated 06/28/17 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