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代人的生活不是一部长篇小说, 而是好几部互不关联的短篇。
|
【读书۰评论】选择更多年份: |
||
|
是真佛只说家常——曾金燕《自由城的春天》序言 胡平 2012年1月2日 http://beijingspring.com/bj2/2010/380/201212140812.htm
|
|
那天,金燕用Skype发来她给她的谦慈宝宝写的一些儿歌。一读之下,不胜欣喜。我想起我当年给我的儿子胡畔写的儿歌,赶快抄上两首助兴。诗曰:
胡畔畔,坏是坏, 可是爸爸还要爱。 走路路,散步步, 免得长成大肚肚。
金燕见了,大乐。当父母的就是这样,一谈起孩子就兴高采烈,返朴归真。当父母就是第二次当孩子。那些不肯认真履行父母角色的人,真是坐失良机。
读金燕的诗歌和胡佳的书信,我惊异地发现其中有不少篇章充满了纯真的快乐。这是在一般的被铁窗相隔的亲人间的文字中很少读到的。原因就在于他们诉说的内容和对象是他们新生的婴儿。小谦慈刚出世一个半月,爸爸就被关进监狱。这本来是非常不幸的事,只是小谦慈太小,浑然无知。她有妈妈无微不至的关爱,感觉不到有何缺憾,过着懵懵懂懂的幸福生活。小谦慈很快乐,所以金燕就很快乐,胡佳也很快乐,而且金燕和胡佳又因为能清楚地感到对方的快乐因而自己加倍的快乐。我读过一位良心犯妻子的自述。她说她常常想到坐牢的丈夫,心中十分痛苦;可是,努力让自己暂时忘掉丈夫,为自己寻找快乐吧,她又觉得那好像是对丈夫的遗弃,因此在事后总是格外感到歉疚。我要说的是,如果有个小宝宝就不一样了。当妻子哄得孩子很开心时,妻子自己也很开心;同时妻子也相信,此情此景,一定也让坐牢的丈夫很开心。事实上,当坐牢的丈夫知道妻子和孩子很开心时,他也确实很开心。就这样,孩子成了苦难中父母快乐的源泉。
这也亏得谦慈小,不懂事。小谦慈爱笑。金燕告诉我们,小谦慈见人就笑,对家人笑,对小朋友笑,对陌生人笑,对抓走爸爸的国保警察、把爸爸判刑入狱的法官、软禁妈妈的便衣警察和不远不近的跟踪者,也笑。假如谦慈是懂事的大孩子,那就是另一种情况了。因为孩子必然会为爸爸坐牢感到不平感到难过,而一旦孩子失去天真的单纯的快乐,大人就更难快乐了。再如果孩子还在校园里在社会上受到歧视和欺凌,试想当父母的又作何感受?
附录:
出 处: 《北京之春》 2011年9月号
金燕诗文:自由城的春天、母女双推、外面风太大(一书三册) 作者 曾金燕 出版 香港进一步多媒体有限公司 2011年12月
ISBN 978-988-8011-25-4
售价 HK$90 (一书三册)
2007年底,中国着名爱艾滋病公益工作者胡佳经过长期软禁後在家中被捕,次年初以煽动颠覆国家罪判囚三年又六个月。其时他和曾金燕的女儿不过四十五天大。曾金燕一方面独力抚养女儿,另方面个人自由受极大限制,精神面对沉重压力。在庞大的国家机器压迫下,她最终喘定气,把抑郁化为感谓、控诉与歌唱,就凭一个信念:胡佳希望她母女能健康快乐的活下去。从这里的文字,读者要麽为作者勇敢求生存背後深沉的政治阴影而寒栗,要麽为作者在家国夹缝中保持乐观与幽默而莞尔。一书三册,蕴涵了本年度最震动人心的个人书写。《自由城的春天》 收录曾金燕特别为女儿写作的童诗、歌谣,寄寓对生活的美好盼待。也记录了作者对现实的申诉,以及友好的支持话语。 《母女双推》 收录曾金燕所写有关女儿日常生活细节的推文和微博,目的是为缺席的父亲留下女儿成长的点滴。任何曾为人父母者都曾经历类似的与儿女的「爱恨」交缠,但作者的背景令段段简短的叙事更添复杂意蕴。《外面风太大》 收录曾金燕日常生活的推文和微博,记录了作者由愤懑激越,到平和舒坦的心理变化,其中仍难免布满情绪的冲突与起伏,而最终展现人性的尊严与光辉。 |
||
【時政۰观察】选择年份: 【读书۰评论】选择年份: |
||
last updated 01/29/15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