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儒不分善恶,但他不一定是不知善恶。

        犬儒是知善而不善善,知恶而不恶恶。

 

Home 专著۰文集 時事۰縱橫 广角۰视频 影像۰生活 搜索۰回馈

   

Back | Home | Up | Next

   

【读书۰评论】选择更多年

 

 

二十年前的今天——介绍《八九中国民运纪实》

胡平  2009年5月

http://blog.boxun.com/hero/200905/huping/5_1.shtml

 

    1989年八九民运和六四事件发生后,海外出版了很多记录八九民运和六四事件的书,其中《八九中国民运纪实》这一本篇幅最大,收集的资料相对最齐全。在此我不妨向读者略加介绍。
   
   
《八九中国民运纪实》全书厚达1000页,共80万字,分上下两册。本书是由当年的几位留学生吳牟人 、鮑明辉、倪培华、倪培民和王睛佳等编辑,于19898月在美国纽约出版。八九民运期间北京知识界联合会负责人严家祺为这本书作序,北京高校学生自治联合会负责人吾尔开希题写书名。
   
   
《八九中国民运纪实》这本书,完整地记录了从1989415日胡耀邦逝世到624日中共十三届4次全会公报发表这70天里在中国发生的重大事件。需要说明的是,《八九中国民运纪实》是一部资料性、文献性书籍。它所采用的资料主要来自中国大陆及海外各大媒体的报道、专论,同时也收录了来自各种渠道的北京及各地在运动中印发的宣言、公告、传单、民间小报及其他文献,还收录了有关人士的讲话、采访和现场见证,等等。当年没有互联网,几位编者花了很大的精力收集这些资料,然后自己动手,用老式的打字机一个字一个字把80万字打出来。也幸亏他们编辑、整理和出版了这本书,才使得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得以保存。
   
   
这本书的编辑方针是:有闻必择其要者录。也就是说,只要是相关报道文章,编者都收录,只是在不损害原意的前提下对部分材料加以删节和整理。编者没有对这些材料进行修改,也没有加进编者自己的分析和判断。因此,编者只对资料本身的可靠性负责,并不对资料内容的可靠性负责,也不对资料所表达的观点负责。
   
   
浏览《八九中国民运纪实》,读者可以强烈地感觉到,八九民运确实是一场伟大的民主运动,其规模之大,波及范围之广,参与人数之多,不但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就是在世界历史上恐怕也是空前的。八九民运不只是一场学生运动,而是一场全民运动。参与者几乎涵盖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各个阶层,包括中共党政军机关都有不少人参与。六四枪响后,举世震惊,国际社会一片谴责之声。这种一边倒的批评在历史上也是没有先例的。在八九民运期间,海外华人也空前动员起来。众所周知,海外的华人群体从来是分散的、分裂的。然而在八九民运期间,海外华人却表现出空前的团结一致,不分老华侨新移民,不分你是来自台湾,来自香港,还是来自大陆,不分左中右。大家共同呐喊,同仇敌忾。
   
   
《八九中国民运纪实》这本书是20年前出版的,如今在市面上已经很难找到。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能读到这本书,《北京之春》编辑部将全书用电子扫描,从415日起,每天发表一段,也叫做《八九民运逐日记》和《20年前的今天》,放上了《北京之春》网站(www.beijingspring.com)。读者打开网站的“月刊首页”页面即可找到。欢迎浏览,欢迎下载。

来源:人与人权

     
   

Back | Home | Up | Next

追寻《失踪者的足迹》 (2009.11)
中国的民族问题与中国的民主问题——推荐《民主转型与巩固的问题》 (2009.8.28)
把刽子手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读吴仁华新着《六四事件中的戒严部队》 (2009.7)
掩耳盗铃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读赵紫阳录音回忆录《改革历程》 (2009.7.2)
读夏兰斯基的《民主论》 (2009.6)
二十年前的今天——介绍《八九中国民运纪实》 (2009.5)
从“只想领导自己”到“有能力领导世界” ——《中国不高兴》说明了什么? (2009.5)
力荐好书《麦苗青菜花黄》 (2009.4.29)
谈谈《汉字简化得不偿失》 (2009.4)
“美妙新世界”是怎样造成的?——瓦瑟斯托姆《中国的美妙新世界》评介 (2009.2)

【時政۰观察】选择

【读书۰评论】选择

专著۰文集 | 時事۰縱橫 | 广角۰视频 | 影像۰生活 | 搜索۰回馈

   

 last updated 01/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