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政治是利益的争夺,理想呢?说政治是实力的

        较量,宽容呢?争夺利益,拼比实力,这是动物

        也会干并且一直在干的事。人类若想高出动物,

    实现更好的政治,总还需要些别样的东西。

 

Home 专著۰文集 時事۰縱橫 广角۰视频 影像۰生活 搜索۰回馈

   

Back | Home | Up | Next

   

 选择更多年

 

 

推荐陈小雅《中国牛仔》

胡平  2006424

http://blog.boxun.com/hero/2006/huping/3_1.shtml

  

    这部书内容丰富,作者善于见微知著,从一些细小的事情或一般学者不注意的问题着手深入分析,引出重要结论。
   
   
在文化革命四十周年之际,文化革命再一次成为人们关心与争论的热门话题,由此也再次引出对毛泽东的研究、批判与争论。这里我向大家介绍一本毛泽东研究专著,作者是北京民间学者陈小雅,书名《中国牛仔》,副标题是“毛泽东的公案及行为、心理分析”。全书分上下两册,共八百多页,由香港的明镜出版社出版。
   
   
陈小雅这部书内容丰富,自不待言。以我阅读的经验,我感到这部书的一大特点是,作者善于见微知著,从一些细小的事情或一般学者不注意的问题着手深入分析,引出重要结论。
   
   
比如作者写到毛泽东的第一桶金的问题。长期以来,毛泽东一直被称为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这种说法的唯一根据就是毛泽东本人出席过中共一大。然而我们又都知道,当时的毛泽东还不到三十岁,既没有社会名望,又没有突出的业绩,甚至连正经职业都没有,那他又是凭什么成为一大代表的呢?换句话,毛泽东参加共产革命的第一桶金是从哪里来的呢?陈小雅写道,在1919年,毛泽东打着留法勤工俭学的招牌,向章士钊先生募集资金,这笔资金的数量是两万银元,全部交到毛的手里,毛泽东只拿出其中一部分用在资助别人留法勤工俭学,其余部分则用在搞革命上了――这中间当然也包括他自己的开销。章士钊这两万银元是如此重要,以至于毛从1963年起每年春节都要给章士钊送上两千元表示感谢。按照陈小雅的分析,正是靠着这第一桶金,毛泽东才得以在刚开张的中国共产党这个公司里占有一股不可低估的股份,从而进入中共一大,成为和陈独秀、李大钊这样的文化领袖平起平坐的人物。
   
   
陈小雅还讲到一个小事情。在1949年十一开国大典前夕的政协会议上,毛泽东要求鸣放礼炮56响。这个要求很奇怪。我们知道,按照国际惯例,一个国家的重大庆典和迎接外国元首时鸣放礼炮21响,欢迎外国政府首脑时鸣放礼炮19响。那么,毛泽东别出心裁地要鸣放56响是为了什么呢?后来有人解释说,中共从1921年建党到1949年建国,其间是28年,56是两个28。但陈小雅不以为然,陈小雅提醒我们,毛泽东出生于1893年,在1949年正好56岁,这才是毛泽东要求鸣礼炮56响的真正用意。我相信大多数读者会和我一样更相信陈小雅的解释。这件小事把毛泽东以开国皇帝自居,天下是老子的,“朕即国家”的心理揭示得淋漓尽致。现在我们还知道另一件重要的事实是,在开国大典拟定口号时,那句“伟大领袖毛主席万岁万万岁”本来口号单上是没有的,是毛泽东自己加上去的。
   
   
《中国牛仔》这部书用了不少篇幅分析林彪事件。陈小雅指出,毛泽东那封196678日致江青信是伪造的。1971913日林彪事件后不久,中央发下一份文件,转载了一封据说是毛泽东在196678日写给江青的信,用来说明毛早就知道林彪心术不正,当时接受林的吹捧只是为了打倒刘少奇。当时我和我的一些朋友私下议论时就怀疑这封信是假的,是后来编造的。陈小雅不满于一般的猜测,她对这封信从形式到内容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证明了这封信应是伪造。这无疑是作者的一大贡献。
   
   
另外,关于林彪事件还有一个重大疑问,那就是林彪本人是否参与了所谓五七一工程即对毛泽东的暗杀计划。官方提供的主要证据是一张字迹模糊、残缺不全的据说是林彪亲自写的政变手令“盼照XX宇驰同XXX的命XXX九月八日”。陈小雅从多种角度对这一证据提出有力的质疑,其中最妙的是,陈小雅指出,手令上的“盼”和“命”这两个词是矛盾的。林彪本是军人,暗杀毛又是如此重大而高度风险的行动,因此就该斩钉截铁下命令,怎么又在“命”字前面写一个“盼”呢?那口气很舒缓,好像是在和对方商量,好像事情不那么重要,不那么急迫,没什么风险。这哪里象一个密谋政变,暗杀大独裁者的手令呢?在这里,陈小雅从一个人人都读到但从未有人注意过的“盼”字,运用初中生都掌握的语文常识,得出了一个重大的有突破性的结论。无怪乎国内的文革研究专家王一年要为之拍案叫绝了。
   
   
仅仅是上面举出的几个例子,我们就可以看出陈小雅这部《中国牛仔》确有其独到之处。值得向读者推荐。

原载《人与人权》2006年4月号 http://www.renyurenquan.org/ryrq_article.adp?article_id=437

 
     
   

Back | Home | Up | Next

社会主义:从"从空想到科学",到"从科学到空想"——理查德.派普斯《共产主义实录》评介 (2006.12)
《中国巴士底》序 (2006.12)
读周孜仁《红卫兵小报主编自述——中国文革四十年祭》 (2006.11)
希望有更多的《玫瑰坝》 (2006.10.19)
读徐景贤《十年一梦》有感 (2006.10)
民主不能等待 (2006.9)
陈尔晋和他的《特权论》 (2006.8)
《红卫兵日记》有多真实? (2006.8)
从领导阶级到弱势群体——推荐于建嵘新着《中国工人阶级状况》 (2006.7)
读鲁礼安《仰天长啸——一个单监十一年的红卫兵狱中籲天录》 (2006.5)
推荐陈小雅《中国牛仔》 (2006.4.24)
警察与朋友——读廖亦武《证词》随感 (2006.4.9)
刘国凯《基层文革泥泞路》评介 (2006.3.13)
如何在2025年之前消灭世界上最后的独裁者——推荐马克.帕玛新着《粉碎邪恶轴心》 (2006.2)
再不大声疾呼就来不及了——推荐《和解的智慧》 (2006.1)

【時政۰观察】选择

【读书۰评论】选择

专著۰文集 | 時事۰縱橫 | 广角۰视频 | 影像۰生活 | 搜索۰回馈

   

 last updated 01/2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