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自由与出版自由,是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

            有了它们,不等于就有了一切;

        但失去了它们,就等于失去了一切。

  它们有如杠杆的支点,虽然自己不能作功,

  但唯有在它们之上,作功才成为可能。

 

Home 专著۰文集 時事۰縱橫 广角۰视频 影像۰生活 搜索۰回馈

   

Back | Home | Up | Next

   

【读书۰评论】选择更多年

 

 

告慰小凯在天之灵——为追思杨小凯文集出版而作

胡平(舒崇)  2004年11

  

  今年77日,著名思想家、经济学家杨小凯先生因病去世。 9月,香港明镜出版社推出由陈一咨先生主编的纪念文集《中国向何处去?——追思杨小凯文集》85页,收入了四十几篇文章,作者有杨小凯的妻子和女儿,有小凯少年时代的邻居和朋友,有小凯海外求学时的老师和同学,有小凯的同事、同行和学生,还有许多小凯远远近近的友人。从这些文章里,我们可以相当完整地了解到小凯坎坷辉煌的人生经历,深邃丰富的学术成就和思想遗产,以及他刚毅朴实的人格与人品。这本书收入的文章质量都很高,难免有遗珠之憾,但绝无滥芋充数之作。在近些年来出版的名人纪念文集中,我以为这是最好的一本。

    作为一名经济学家,小凯的学术成就受到同行的高度赞誉。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联合国秘书长特别顾问杰佛瑞。萨克斯写道:杨小凯“是世界上最有洞察力和严谨的经济理论家之一,也是经济学家中最有创造力的思索者之一。”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奖得主布坎南对杨小凯的成就推崇备至,他在2002年和2003年两次提名杨小凯为诺贝尔奖候选人。布坎南说:“杨小凯跳过二又四分之一世纪的带有误导性的经济学分析,把我们带回到亚当斯密那里,领略其基本洞见,并且富有想象力地运用现代分析技术重新阐释。杨小凯的贡献由此深入到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经济学的核心领域。”由此可见,小凯认为他创立的新兴古典经济学相比于新古典经济学,有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相比于牛顿的经典力学,并不是没有根据的。

    说来有趣的是,杨小凯想当经济学家的愿望,竟然是在文革期间蹲监狱研读《资本论》时萌生的。小凯研读《资本论》,发现“劳动价值论毫无道理”。这就釜底抽薪地否定了马克思主义。不错,小凯的这一发现并不算新,西方的边际效用派早就对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提出了深刻的批判。但是小凯毕竟是在不知道前人思想的条件下,凭着自己的独立思考(还是在监狱中!)而得出这一结论的,那证明了小凯具有高度原创的思想能力。事实上,小凯后来提出的新兴古典经济学理论,主要内容之一就是把古典经济学关于分工的重要性重新引回现代经济理论并使之数学化,在很大程度上,这一思想的萌芽正是来自他早年在监狱中思考提出的问题。小凯经济思想的这一形成与发展过程,给思想史留下了一段佳话。

    杨小凯妻子吴小娟的文章,回忆了和小凯共同生活的点点滴滴,朴实无华,感人至深。它无意中再次印证了那句名言:“在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有一个伟大的女性。”读吴小娟的文章,我发现,在与杨小凯结婚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小娟一路辛苦走来,为了使小凯免除后顾之忧,小娟独自承担起全部家务,抚养三个子女,终年操劳,竟没有过过几天松心的日子。小凯死后,小娟度日如年,其痛苦不可言喻。小娟写道:“平时我是一个非常乐观的人,从来不想死的事情,可是小凯走了以后,死对我来说不是一件惧怕的事了,而是我所盼望的事情。”这里,我们再次向吴小娟女士致以深挚的慰问和崇高的敬意。

    
杨小凯有着传奇性的生涯和多方面的成就。他的人格和他的思想都值得我们学习。在一个大变化的时代,杨小凯一生的奋斗与思考也有过很多变化;但是有一点却始终未变,那就是他对政治迫害的强烈反感。小凯一直呼吁,中国必须立即停止政治迫害,中国必须订立自己的人身保护法,必须禁止因为人的思想、言论或信仰而治罪。我认为,杨小凯的这一观点在当前的思想混乱中具有极大的澄清作用。是的,笼统地谈改革,笼统地谈激进渐进,笼统地谈经改政改,笼统地谈稳定不稳定,笼统地谈自由主义保守主义,其实没有多大意义,反而容易使人钻牛角尖误入歧途。我们首先要把注意力集中到政治迫害这个焦点上:要不要反对政治迫害?要不要禁止政治迫害?这才是问题的关键之所在。杨小凯宣称:“我会永远与一切受政治迫害的人认同”。我们可以说,反对政治迫害是杨小凯的灵魂。在纪念杨小凯的时候,我们尤其不能忘记这一点。

——《北京之春》2004年11月号 http://beijingspring.com/bj2/2004/380/20041030235913.htm

 
     
   

Back | Home | Up | Next

“我说的我会去实践”——读杨建利《非暴力抗争与宪政改革》 (2004.12)
读康正果《我的反动自述》 (2004.12.31)
告慰小凯在天之灵——为追思杨小凯文集出版而作 (2004.11)
一部受难与光荣的历史见证——读王玉芝《穿越生死》有感 (2004.10.28)
为每一个受难者留下记录——读王友琴《文革受难者》 (2004.10)
被遗忘的真我——推荐汪建辉长篇小说《中国地图》 (2004.8)
理解文革的一个特殊角度——读王力《现场历史--文化大革命纪事》(2004.8)
郭罗基新著《论“依法治国”》评介 (2004.7.29)
不相信政府──美国式的爱国主义──读《必要之恶》 (2004.7.18)
为独立工会催生——《中国为什么需要独立工会》评介 (2004.7)
《秋后算帐》一书的特殊价值 (2004.5)
推荐刘国凯新著《草根蝉鸣》 (2004.4)
经济发展与政治秩序究竟是什么关系——读赫契曼《激情与利益》有感 (2004.3)
把农民的权利还给农民——读《中国农民调查》有感 (2004.3)
了解当代中国的小百科全书——推荐《中国现代化的陷阱》 (2004.2)
奇人与奇书——孙文广教授和他的《狱中上书中共中央》 (2004.1)

【時政۰观察】选择

【读书۰评论】选择

专著۰文集 | 時事۰縱橫 | 广角۰视频 | 影像۰生活 | 搜索۰回馈

   

 last updated 01/1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