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有一百个母亲,失败却是个孤儿。

 

 

Home 专著۰文集 時事۰縱橫 广角۰视频 影像۰生活 搜索۰回馈

   

Back | Up | Next

论言论自由 我国经改哲学探讨 在理想与现实之间 中国民运反思 从自由出发 一面之词 人的馴化躲避反叛 犬儒病 法轮功现象 數人頭勝過砍人頭

从自由出发

第四部分  凭历史的良心写有良心的历史

凭历史的良心写有良心的历史

胡 平 (1991年3月, 《中国之春》第九十五期, 1991年4月号)

人们用两种方式书写历史:一是行为,一是文字。当代中国历史的困境在于:我们有着相当丰富的英雄行为,但却只有相当贫乏的文字记录。多年以来,中国民运人士,少有几个不是靠中共当局的反宣传和海外记者的抢新闻而出名的。我们没有自己书写的历史,这意味着我们没有自己确定的座标。这种局面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挖掘被执政者刻意埋没的真实,重视戏剧性场面背后的努力,我们必须要有自己书写的历史。逝水长流不返,人生短暂无常,唯有那体现了人类奋发进取的伟大精神永远光照千秋。

——文章摘录   

  一、
 
  这是军涛写的一封信。
 
  在揭示一个人的人格时,语词可以是最弱的证据,也可以是最强的证据。
它是最弱的,因为说假话、说大话是那麽的容易;它是最强的,因为在某种特
定的境遇下,一个人说什麽、如何说、多说几句还是少说几句,当下就决定了
他全部的命运。此时此地,语词即其人。
 
  二、
 
  从人权和人道的立场出发,我们认为,在高压之下,一个人可以回避作出
于己不利的证词,即便是说了一些违心的话也情有可原。然而,对于那些置个
人安危于度外而仗义执言者,我们必须致以最崇高的敬意。象军涛那样,在法
庭上,甘冒更大处罚的风险,为八九民运的死难者(官方诬之为反革命暴徒)
正确的动机辩护,为共和国的基本原则辩护,不仅是高尚的,也是必要的。非
如此,无以慰烈士英灵于地下;非如此,无以昭民主自由信念于世间。历史上
,各种正确的原则、正义的事业,很少是靠着自身固有的说服力而自动获胜的
。它们必须要有人证,需要有人倾心相与,必要时甚至甘愿为之献身。一
旦失去了这种为了真理和正义而无畏无惧、无怨无悔的浩然之气,民主事业无
异于失去了自己的灵魂。我们承认自我保存为正当,我们更不能不承认自我牺
牲是伟大的。我们知道人性是不完美的,但是,假如我们不能正视自己的不完
美,反倒对别人追求完美的神圣行为无动于衷乃至不以为然,那则是可耻的堕
落。古人说太上立德。这里的就是指一种人格榜样。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三、
 
  成功有一百个母亲,失败却是个孤儿。
 
  八九民运有得有失。因此,并不奇怪,有众多的人强调自己对运动的贡献
,但很少有人出面承担这场运动失败的责任。谈到功绩,不少人以自己的名望
、地位或职务为证,表示自己在运动中的作用非同一般;谈到失败,人们却又
以运动的群众性与自发性为据,说明自己对运动的影响力是多麽的有限。我们
坦然地、并不谦让地接过整个世界舆论赠与的种种荣誉,与此同时,我们却又
相当谦虚地推卸掉历史提出的深切诘难。或许,这都是人之常情。面对庸众,
我们自然不必羞愧,毕竟我们已经做出过一番了不起的事业;然而,想到死者
,想到军涛一类大义凛然的英雄,我们却不能不自责,因为我们没能做到象他
们一样毫无保留的奉献。
 
  诚如军涛信中所言,他本来不必在法庭上为运动中不该由他负责的作法和
观点辩护。但是他这样做了。尽管明知此举会加重自己的处罚。这是何等的担
当!非有此铁肩者,不足以负起中国自由民主事业的大任。
 
  四、
 
  我仍坚守承诺,当某些言行是带来惩罚的原因时,我愿承担;一俟它们
成为荣誉或利益时,我将还历史本来面目,还给应有者!
 
  读到这样的语句,谁能不肃然起敬?这便是一颗高贵、纯正的心灵。所谓
高贵,不是一种外在的身份,而是一种内在的品质;不是一个凝固的头衔,而
是一种持续的追求;不是舆论加诸的荣誉,而是自己树立的目标。什麽是完美
?完美并非一种状态。完美是一个永恒的过程:那些终身不懈地追求完美的人
就是完美的。
 
  从第一次天安门运动到第二次天安门运动,从十八岁的中学生到三十二岁
的成年人,军涛始终如一;他从来不曾使对他寄予厚望的人失望,他总是使原
来敬佩他的人更加敬佩。他没有因一时的赞美而骄狂,也没有因长期的孤寂而
灰心。如果说不居功者是仁人,不避险者是勇士,那麽,军涛正是集大仁大勇
于一身。
 
  五、
 
  每个人都有良心,但每颗良心的份量却不一样。
 
  我完全理解在判决结束后军涛所感受到的那种内心深处的宁静,一如我完
全理解他在审判之前的激动与紧张。人是自由的,他无时无地不处于选择之中
。军涛作出的选择是最艰难的选择;对他而言,也是最自然的选择。他总是选
择艰难,只因为那样更正确。他的良心太强,容不得半点欺人与自欺。在四五
事件后恐怖的日子里,作为一个中学生,他分明可以选择沉默,但他选择了直
言;在民主墙运动和竞选运动的时期,作为一个红五类出身的反四人帮的少年
英雄,他分明可以选择入党、选择作官,为自己谋求一个既稳妥又耀眼的位置
,然后再去忧国忧民;但是他选择了独立,选择了民间,选择了那条充满荆棘
与寂寞的漫长道路。在八九民运兴起之际,军涛清楚地知道,作为一个从十年
前就从事民间的民主运动的三朝元老,自己没有任何显赫的官方地位作为
可能的荫庇;由于舆论的淡忘而没有响亮的知名度,因此既不具有本当具有的
高度声望以便对运动产生应有的较大影响力,又缺少因声望而造成的某种自我
保护;与此同时,当局中最为顽固的一派却又对自己格外注意必欲除之而后快
;这一切使得军涛这样的人投身运动,作用有限而危险无穷。他分明可以选择
置身事外,至少是可以选择与运动保持某种距离。但是他依然决定了投入,而
且是全力以赴地投入,而且是坚持到底、坚持到最后的危机时刻。面对审判,
诚如这封信中所说,军涛本来完全不必对那些他原先就不赞同的言行辩护;依
着军涛的聪明,他也完全可以精心斟酌字句,作出一种既顾及名节又尽可能保
全自己的委婉陈述;但是,军涛再一次作出了令人震撼的伟大选择,为整个八
九民运留下了一曲最壮丽的尾声。
 
  六、
 
  军涛是坐过牢的,他深知共产党监狱的滋味。凡是坐过牢的人也都十分懂
得刑期长短的严重意义。在这里,军涛展现出一种非凡的勇敢。军涛的勇敢,
不是初生之犊的勇敢,后者只是一种未经考验的正义冲动;军涛的勇敢,也不
是所谓匹夫之勇,后者常常是一种难以持久的爆发性的热血沸腾。军涛的选择
建立在深晓利害、深思熟虑之上。军涛的勇敢,集中了信念、热情与责任感。
这不能不使人回想起遇罗克、魏京生、刘青、徐文立和王希哲等人。这样的人
远比我们知道的还要更多。作为道义勇气的最高榜样,他们值得我们永世敬仰
 
  天下没有白坐的牢。理当如此。但可惜,事实并非总是如此。专制压
迫越是残暴,它越是只手遮天,封锁消息,使得多少可歌可泣的英雄业迹埋没
无闻,从而失去其激励后来者的伟大作用。感谢那位送出军涛信件的匿名人士
,是他,使得一件原本可能消失在黑暗之中的明珠发射光辉。物质可以独立存
在,精神却只能寓居于人心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讲,英雄行为是要做给人看
。一桩英雄行为越是为社会所知晓,才越是能充分实现其应有的价值。当
局为什麽害怕公开审判?因为它知道,一旦各国记者云集北京,一旦几十部打
字机录像机对准被告席,一旦受审者意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即刻就将传遍天下
、深入人心、长存青史,许多人都会努力表现出相当的英雄气概。反之,在关
起门审判的情况下,人们则会深切地体会到英雄般的坚持没有什麽意义,
或许,还是采取不吃眼前亏的态度更为明智。正因为如此,我们决不责怪某些
民运人士的委屈求全。也正因为如此,我们不能不对军涛、子明、任畹町等人
的高尚气节格外钦敬。
 
  军涛他们已经做出了伟大的英雄业迹,我们的义务则是让这个英雄的故事
四海流传,留芳后世。在作出了决定性的选择之后,等候军涛的将是漫长的无
声无息的铁窗生涯(尽管我坚信绝对不至于到十三年)。今后,我们势必将越
来越少地听到他的音信。舆论求新,世事多变,人心健忘;这对于那些默默地
坚守一种信念和气节的人而言该是何等的无情。军涛他们的牢会不会白坐,不
取决于他们而取决于我们——取决于我们是否持续不断地致力于让他们的名字
、他们的事迹、他们的精神长留于世人的记忆之中。
 
  七、
 
  军涛说,他不希望中国背八九年这个包袱。据我的理解,他是不希望人们
因血的刺激而失去冷静判断与稳健行动的能力。十几年来,军涛的所言所行,
不是没有弱点,也不是没有变化;但在以下两点上则是一以贯之并完全正确的
,那就是他始终坚持独立的、民间的立场,始终坚持温和的、理性的态度。遗
憾的是,这种正确的立场和态度,长期以来并未获得人们应有的足够重视,否
则,象八九民运这样大好的机会,完全可能有另一种乐观的结局。我并不认为
凡道德高尚者,其见识必定高明。但军涛、子明等确实胆识兼备。积十余年的
宝贵经验,以超脱个人得失的广阔胸襟,军涛向我们提出了忠告,但愿人们为
之深思。
 
  八、
 
  人们用两种方式书写历史:一是行为,一是文字。当代中国历史的困境在
于:我们有着相当丰富的英雄行为,但却只有相当贫乏的文字记录。多年以来
,中国民运人士,少有几个不是靠中共当局的反宣传和海外记者的抢新闻而出
名的。我们没有自己书写的历史,这意味着我们没有自己确定的座标。这种局
面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挖掘被执政者刻意埋没的真实,重视戏剧性场面背后
的努力,我们必须要有自己书写的历史。逝水长流不返,人生短暂无常,唯有
那体现了人类奋发进取的伟大精神永远光照千秋。
 
  《中国之春》第九十五期(一九九一年四月号)
 
   

Home | Up | 从自由出发 | 散论自由与秩序 | 自由民主与共产专制的基本分歧 | 北京落选后的沉思 | 和平演变第一功 | 法拉奇再访邓小平 | 论中国大陆时局 | 大陆形势演变分析 | 台湾民主政治发展概述 | 怪黄河,还是怪共产党? | 对真理标准讨论的再讨论 | 中国宜采用内阁制 | 凭历史的良心写有良心的历史 | 于无声处听惊雷 | 信念的力量 | 请倾听“六四”死难者亲属的心声 | 为什么我们没有自己的索尔仁尼琴 | 为历史留下见证 | 儒家与反智论 | 儒家人性论与民主宪政 | 柏林墙的随想 | 魏京生与刘青、胡平对谈录 | 王丹、胡平对谈录 | 王军涛、胡平对谈录 | 刘刚、胡平对话录 | 在理解与误解之间

   

 last updated 03/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