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叫“无欲则刚”。这话完全讲反了。无欲则无所谓刚不刚。

      如果柳下惠是天阉或是同性恋,“坐怀不乱”还有什么可称道的呢?

      有欲望才谈得上有诱惑,有诱惑才谈得上刚不刚。

 

Home 专著۰文集 時事۰縱橫 广角۰视频 影像۰生活 搜索۰回馈

   

Back | Home | Up | Next

刘晓波专栏
時政۰观察
讲演۰访谈
读书۰评论

解读《我们不放弃》

胡平  2010年2月1日

http://blog.boxun.com/hero/201002/huping/2_1.shtml 

 

    刘晓波被判刑之后,北京电影学院的崔卫平教授做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询问她的知识界文化界同行对刘晓波被判刑11年有什么看法;然后,基于受访者的同意,将他们的回复发表在崔卫平自己的博客上,并把这组文字命名为《我们不放弃》。

图片:崔卫平教授(百度贴吧)  Photo: RFA  

    有人对这种做法不高兴,说这是“逼问”,是“搞文革式的当众表态、人人过关”。我认为这种批评是站不住脚的。正如崔卫平所说,她“只是问问而已”,怎么答复、答不答复都随你的便。这怎么谈得上“逼问”呢?再有,崔卫平只是一名学者,手中并不掌握任何可以控制你生存条件的资源。这和文革中的权势者要求你当众表态,人人过关毫无共同之处。无论从什么角度看,崔卫平的这一做法都是无可非议的。
    不过,我倒也理解为什么有些人会感到不高兴。想想看,假如崔卫平不是问“你对刘晓波被判刑怎么看”,而是问“你对今年的春节晚会怎么看”,这些人还会这么不高兴吗?因为刘晓波案件是一目了然的因言治罪。多年以来,我们很多人已经习惯于对现实生活中的丑恶采取回避态度,假装没看见,以此换得良心的安宁。一旦有人把这些丑恶摆在他们面前,那就打破了这种虚假的安宁。其实,这些人多半都是好人。他们有正义感。他们知道对刘晓波案件应该说不,可是他们害怕当局给自己找麻烦;不说吧,又未免显得自己很怯懦,很窝囊。这就让他们左右为难,尴尬得很,所以就不高兴了。
    111日为止,崔卫平已经在她的博客上公布了138份回复。在这138份回复中,只有78个人说不知道,不了解,而未置可否;其他人,或直接或间接,或强烈或委婉,都对刘晓波被判刑表示反对。想来一定还有不少人收到过崔卫平的询问。也许有人作了回复,但不同意发表,还有些人则没有回复。
    我们有理由认为,那几个不置可否的人实际上也是持反对态度的。道理很简单,如果你支持当局对刘晓波判刑,当局自然不会和你过不去,那你为什么不肯讲出来呢?除非是你心里发虚,知道自己不占理,当众讲出来太不光彩。根据同样的逻辑我们也可以推测,在那些没有公开表态的人中,如果不是全部,至少也是绝大部分,实际上也都是持反对态度的。
    在刘晓波问题上公开表态支持当局的文化人也不是一个都没有。去年法兰克福书展期间,有记者向中国作协主席铁凝打听刘晓波的下落时,铁凝说,她从来没听说过这个作者的名字。她还说,既然中国把某人抓起来了,那么这人肯定是触犯了中国的法律。铁凝这个谎撒得很拙劣。同样是50年代出生、80年代于文坛崭露头角,铁凝怎么可能从来没听说过刘晓波的名字?至于说,因为政府抓了谁,那必定是谁犯了法,这更是令人作呕的假天真。或许,铁凝也是在为自己留后路。日后她可以辩解说,当年她只是过分地相信政府,并不是支持因言治罪。
    尽管说在今日中国,也有不少知识份子为专制辩护,但是他们通常都不敢公开地否认言论自由。可以说,在今日中国,言论自由的原则已经深入人心。实现言论自由的唯一办法就是,让统治者从他们的亲身经历中知道,一旦他们侵犯了言论权利,一定会遭到广泛的坚决反对。由于这种反对,主要关系到权力应不应该镇压言论,而与那种面临取缔的言论本身没有直接关系,所以它比较容易守住自己的立场。换句话,你完全可以引用伏尔泰那句名言——“我不赞成你的观点,但我坚决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种说法的风险是很小的,我们应该承受得起。反过来说,如果我们连这点风险都不敢冒,言论自由的实现就遥遥无期了。
    向崔卫平致敬。向一切为言论自由不懈抗争的人致敬。

来源:Radio Free Asia (RFA)《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评论 2010-02-01 http://www.rfa.org/mandarin/pinglun/huping-02012010101715.html

   

刘晓波的政治遗言 (2017.7.17)
丧钟为谁而鸣 (2017.7.14)
解析刘晓波向德美医生明确表达出国意愿 (2017.7.7)
刘晓波:其人其事其思——他的历史定位 (2017.7.7)
但愿出现奇迹...... (2017.7.3)
刘晓波: 《我没有敌人我的最后陈述》 (2009.12.23)
从刘晓波“我没有敌人”这句话谈起 (2010.2.21)
2010诺贝尔和平奖颁奖典礼图片 (挪威奥斯陆, 2010.12)
胡平为刘晓波荣获诺贝尔和平奖讲话 (视频, 2010.10)
Hu Ping Speech at Nobel (English, Oslo, Norway, 2010.12.9)
Why We Gave Liu Xiaobo a Nobel (Thorbjorn Jagland, New York Times, 2010.10.22)
今天是刘晓波日——2010年12月10日诺贝尔和平奖颁奖礼侧记 (2010.12.21)
《刘晓波文集》导读 (2010.12.11)
围绕颁奖礼的交锋 (2010.12.2)
刘晓波为何坚守国内? (2010.11.18)
我和晓波的交往(上) (2010.11.1)
让刘霞出国领奖 (2010.10.25)
刘晓波获奖与中国模式 (2010.10.22)
这些年刘晓波个性有了重要转变 (2010.10.14)
化荣誉为责任 (2010.10.11)
刘晓波与诺贝尔和平奖 (2010.10.8)
愿晓波获诺奖 (2010.10.6)
解读《我们不放弃》 (2010.2.1)
读刘晓波新着《单刃毒剑——中国民族主义批判》 (2007.2.18)
百炼钢化为绕指柔——推荐刘晓波新著《未来的自由中国在民间》(2006.2.14)
推荐《刘晓波文集:向良心说谎的民族》 (2002.1)
刘晓波给胡平信 (2000.5.12)
刘晓波给胡平信 (1993.4.21)

Back | Home | Up | Next

刘晓波专栏 | 時政۰观察 | 讲演۰访谈 | 读书۰评论

专著۰文集 | 時事۰縱橫 | 广角۰视频 | 影像۰生活 | 搜索۰回馈

   

 last updated 08/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