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 极权统治存在时,一般人困惑的是,这样的一种统治,怎么可能垮台?

当 极权统治垮台后,一般人困惑的是,这样的一种统治,怎么还能存在?

 

Home 专著۰文集 時事۰縱橫 广角۰视频 影像۰生活 搜索۰回馈


   

Home | Up | Next


   

【時政۰观察】选择更多年


 

 

 

 



胡平:安琪新著《天若有情天亦老》与巴黎“自由谈”沙龙



2024年10月24日




今年6月,旅法作家安琪女士出版了她的新著《天若有情天亦老》(台湾秀威出版社,2024)。30年前,安琪出版过一本《痛苦的民主》(香港艺苑出版社,1994)。这本《天若有情天亦老》是作者《痛苦的民主》文集系列之一。

追溯缘起,安琪写到,她在1990年代初刚到法国不久,发现了法国著名思想家雷蒙·阿隆(Raymond Aron,1905年3月14日-1983年10月17日)的回忆录,深受启迪与激励,既解惑又共鸣,成为书写《痛苦的民主》的底气与定位。

在二十世纪的法国思想家中, 雷蒙·阿隆是相当特殊的一位人物。他是学术精英圈子的一员,在这个圈子里却又显得像个局外人。阿隆是公共知识分子的典范。他提出,知识分子在政治参与上应担当“介入的旁观者”(也有译作“入戏的观众”)的责任。

在中国流亡异议人士这个群体中,安琪就是一个“介入的旁观者”。正如《北京之春》杂志编辑亚衣所说:“多年记者生活造就的娴熟文字,投身民运又不是民运组 织成员,勤奋笔耕但不以此谋生,充满六四悲壮情怀却对‘民主玩家’直言批评,对独立人格的追求和对新闻自由的钟情,构成了安琪独特的个体。”

安琪生于兰州,1977年考入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1982年毕业进入《兰州青年报》当编辑、记者,1984年参与创刊全国第一家《青年晚报》,1985年创办《西部晨报》,1986年调入《甘肃日报》,1988年进入《蛇口通讯报》。1989年参与民运被迫流亡法国。

《天若有情天亦老》一书最大的意义在于,不拘于某一个个人或组织,亦非评价黑白的纪录,而是与整个大历史背景下相关的、探讨中国社会变迁中的群体精神风貌 和制度性思考,力图客观、真实、超越。这构成了本书的特色与张力。在书的扉页,作者写下一句话:“谨以此书献给坚守真理承诺本分的人们!”

《天若有情天亦老》一书收录的文章,时间跨度三十余年。在世纪之交的历史大背景下,这本书侧重人物专访与政论分析。作者访谈与述评的人物有:吴国光、赵紫 阳、刘宾雁、蒋彦永、达赖喇嘛、高行健、章诒和、赵无极、司徒立、严家祺、罗孚、燕保罗、牧惠、刘达文、戈扬、钟文、程映湘、许良英、余英时等。人物之 多,方面之广,身份与背景各异,反映了作者的广阔的视野与关切。

安琪写到第一代流亡人士程映湘女士,程映湘的父亲彭述之是中共元老。身为托派领袖,彭述之既不见容于国民党,也不见容于共产党,既不见容于中共,也不见容 于苏共,被迫于50年代流亡法国。程映湘秉承父亲的理想主义与国际主义,坚持不党不派的独立立场,关心中国大陆的民主运动。六四后,她建立了法国政治学院 中法人文科学研究会,为初来乍到的流亡者提供了一个自由表达与交流的空间。

安琪还写到中国流亡者最珍贵的法国友人燕保罗(Paul Jean-Ortiz,1957-2014)。燕保罗是流亡者之子,他的父亲是西班牙共和党人,在西班牙内战失败后流亡法国。燕保罗年轻时就学习中文,并 为之着迷,毕业时他选择去北京大学完成语言学业,然后开始了他的外交官生涯。六四后,在香港支联会策划的黄雀行动下,一批又一批民运人士逃到香港。法国政 府挺身而出,张开双臂接纳了中国流亡者,三十出头的燕保罗深度参与了接纳安置工作,事无巨细,亲力亲为,并和中国流亡者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就在他接纳安置 中国流亡者25周年之际,据说他就要出任法国驻中国大使了,燕保罗却身染重病,英年早逝。安琪这篇文章,表达了中国流亡者对燕保罗的由衷的感谢、敬意与深 切的怀念,“正可谓:魂系自由路苍茫,天若有情天亦老”。

安琪这本书的正文之前有三篇文章。一篇是严家祺写的序“历史是不可磨灭的记忆——重返法兰西”,另外两篇是代序,一篇是作者自己写的“逝者如斯夫——人的 存在与生命流的咏叹”,还有一篇是对吴国光教授在巴黎“自由谈”沙龙讲演活动的纪要与述评,标题是“我们在哪里,中国就在哪里”。在那次讲演中,吴国光首 次提出“亚流亡”概念。吴国光说,既然我们流亡在外,那么我们可能在海外建设一个精神的、有自由独立具普世价值的一个精神家园。今年9月12日在华盛顿新 开张的季风书园举办的首次人文讲坛活动中,吴国光是主讲人,他表示,希望构建一个不同于"中华民族"的"海华民族"。这可以看作是他在巴黎讲演的主题的延 伸。这个主题正在引起越来越多的海外华人的兴趣。

巴黎“自由谈”沙龙是安琪在1996年4月和几个友人创立的,旨在为旅居巴黎的中国学人提供一个激活思路、自由讨论的公开场所,举办过很多次专题讲座,内 容涉及香港回归、台湾政治转型、中国大陆改革现状与苏联改革的比较、中国当代艺术、电影、都市文化、官方作家写作、具有中国大陆特色的与主流文化并行的中 国地下文学潜流、文化大革命和地下文学写作、独立工会和民主运动及其文化建设、反对派及大陆知识分子在体制内的角色困惑……主讲者包括国内外著名学者、艺 术家、作家、记者和民运人士。巴黎“自由谈”沙龙原本是没有任何资源或赞助、在私人场所举行的聚会,不期而然地却成为欧洲存在时间最长、举办活动最多,富 有思想含量和精神品味的自由论坛,受到法国学人的赞誉,称其传承和发扬了法兰西传统文化沙龙的精髓。









     
   

Home | Up | Next

对 郭文贵妻女来美一事的一种解释 (2017.6.26)
向姚文田先生致敬 (2017.6.19)
一带一路,亚投行影响为何日盛?盘古员工庭审说明了什么?(2017.6.9)
中国会沦入《1984》吗?-评中共当局互联网管理新规定  (2017.6.5)
纪念“六四”的四层意义 (2017.6.4)
《软埋》挖出埋不住的土改悲剧 (2017.5.29)
王岐山要打击郭文贵的保护伞了吗 (2017.5.25)
中国社科院40年,姓党姓马好幸福? (2017.5.22)
我为有这样的老乡而骄傲 (2017.5.18)
反腐,北京会学香港吗 (2017.5.12)
金融反腐出重手,揭开中国金融黑幕一角?(2017.5.8)
为中国民主转型竭诚尽力 (2017.5.5)
写在十月革命100周年 (2017.5.4)
谁是郭文贵国内保护伞?(2017.5.1)
谈谈文革中的“奉旨造反” (2017.4.28)
反习王派的最后机会 (2017.4.27)
镇反运动小议 (2017.4.14)
近期国际外交格局的急剧演变 (2017.4.14)
毛泽东曾后悔改国号吗?(2017.4.4)
两岸关系新动向 (2017.4.3)
西藏问题答客问 (2017.3.31)
香港特首选举之我见 (2017.3.17)
是窃听还是监听?——我看奥巴马窃听疑云 (2017.3.11)
听川普总统国会演说有感(二)(2017.3.6)
川普的旅行禁令的更新版何时发布 (2017.3.3)
听川普总统国会演说有感(一)(2017.3.1)
反右既非阴谋也非阳谋——写在反右运动60周年 (2017.2.16)
清查“五一六”之谜 (2017.2.13)
美墨边境围墙与柏林墙 (2017.2.7)
悼念李三元 (2017.2.6)
听川普总统就职演说有感 (2017.1.20)
打贸易战须打人权牌 (2017.1.20)
美中贸易战,箭在弦上 (2017.1.5)
2017,两岸关系何处去?(2017.1.4)
川普要联俄抗中吗?(2017.1.3)

【時政۰观察】选择

【读书۰评论】选择

专著۰文 集 | 時事۰縱橫 | 广 角۰视频 | 影像۰生活 | 搜索۰回馈


   

last updated 06/28/17 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