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 极权统治存在时,一般人困惑的是,这样的一种统治,怎么可能垮台?

当 极权统治垮台后,一般人困惑的是,这样的一种统治,怎么还能存在?

 

 

Home 专著۰文集 時事۰縱橫 广角۰视频 影像۰生活 搜索۰回馈


   

Home | Up | Next


   

【時政۰观察】选择更多年


 

 

 

 



与胡平一席谈:奥林匹克精神今何在?




2024年8月13日


2024 年巴黎奥运会8月11日闭幕。下一届奥运会将在美国洛杉矶举行。每四年举行一次的奥运会不但是体育比赛盛事,也使世界各国人们得以温习两千多年前起源于古 希腊的奥林匹克精神。但是在现代社会中,奥林匹克运动和奥运会与政治尤其是独裁政治、以及与商业化一直纠葛在一起,当今中国与奥运和奥林匹克精神又是一种 什么关系?

奥林匹克精神的发源与精髓

从1980 年代就研究奥林匹克精神的学者胡平说:奥林匹克运动会有很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前七、八百年前,在古希腊就有了奥林匹克运动会。运动会的的地址是在希腊的 奥林匹亚这个地方,所以就把它叫做奥林匹克运动会。奥林匹克运动会就是个各个城邦之间进行的一种盛大的体育赛事。在那个时候,各个城邦也是四年一度比赛。 每到奥运会期间,各个城邦之间哪怕是一些正在打仗的城邦都可以放下武器,脱下战袍,一同来到体育场,进行这种体育的赛事。所以奥林匹克运动会第一个体现的 精神是和平,就是把和平放在首位,而把其他的各种分歧搁置。这是奥林匹克运动的精神的很重要的一条。

另外,奥林匹克运动会毕竟是一种体育比赛,它展现人体、展现人的体能呃力量、速度、技巧。以及在这种竞争中间展现出的那种顽强的意志和争强好胜之心等等,以及包括战斗精神、勇武精神、这都是这个运动会所体现的一些重要的方面。

此 外,它通过这种体育赛事也增进了各个城邦之间的互相的尊重,互相的了解。由于这种体育竞赛是采取一种大家都能接受、都承认的一些非常公平的规则,所以奥林 匹克精神很重要的一条也就是所谓的fair play,那就是公平竞赛。公平的竞争把人类之间争强好胜、互相竞争这种好斗性纳入一个一定的规则和程序之中。这可以说也是奥林匹克运动超出仅超出仅仅是 体育竞赛的一种意义。

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中断与恢复

胡 平介绍说,在公元四世纪左右,一个罗马的信基督教的皇帝,他以宗教的理由把奥林匹克运动禁止了,废除了奥运会。这一废除就是1500年,一直到19世纪的 后期,由于人们又重新发发现了当年举行奥林匹克运动会的遗址,就是在现在的奥林匹亚这个地方,发现了当年举行运动或者遗址。单单看它的遗都可以想象当年这 种竞赛的场面之宏大。于是人们就提出要重新恢复奥林匹克运动会。然后在1896年,在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故乡雅典举行了现代第一届奥运会。以后就是每4年一 次,一直到今天,中间只有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有过几次停顿。除了一般的所谓夏季奥运会之后之外,后来又增加所谓冬季奥冬季奥运会,一些些冬季赛事就放在冬 季奥运会上进行,一直到今天。

胡平说,可以说奥运会是当今世界的一个最大的party,因为它超越 了国家与国家的之间的区别,超越了种族的、文化的、宗教的、以及语言的这种差异,所以成了一个真的所谓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成了全人类共同的一种关心,一种 大的集会。因此。它促进人们、促进各国之间的互相了解、互相尊重,以及把和平价值放在首位。这种理念起了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现代奥运与政治和中国的纠葛

那么就中国而言,就对中国大多数人而言,现在奥运究竟是更多的是利,还是更多的是害?中国大多数人为中共所操控的中国对奥运的付出的代价是什么?他们得到的好处又是什么呢?

胡平说:中国和奥运会的关系,2008年的奥运会可以说是一个典型。那次中国政府花的钱之多是以前的奥运会望尘莫及的,也是以后的几届奥运会都远远比不上的。另外,通过那次奥运会中国获得了奖金牌第一。

尽 管有些国家举办奥运会,比如说,1988年汉城的奥运会,对于当时还处于过渡期、对于一个还实行威权主义主义统治的韩国政府,它对那个国家的人权的改善是 起了积极推动的作用。可是在中国的2008年的奥运会起到了一个相反的一个作用。2008年的奥运会,中国是借着奥运会为名,结果是进一步加强了对人权的 打压。这也是我们应该看到当代中国奥运会的一个重大问题。

夺奥运金牌举国体制民众买单

胡平还说:中国通过奥运会获得了众多的奖牌,展现了所谓的举国体制的这个优越性。这个举国体制尽管在表面上能够很风光,而且它也使很多人包括中国人自己感到欢欣鼓舞,感到激发了所谓爱国主义的精神,但这种举国体制本身就是有一个极大的问题。

就 在2008年奥运会之后,由于中国获得了最多的奖牌,金牌,日本看到都很眼红。很多日本人都说,我们也想也想学中国,我们也希望在奥运会上我们太阳旗能够 一次一次地升起。但人们马上就问:如果你要做到向中国学,那就要学习中国的这个举国体制,那就要把国家的税收拿出更大的部分用来培养运动明星。当把问题这 么提出来的时候,大部分日本人就不干了。

所以,这就说明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中国的体举国体制不消 说在培养出少数的运动尖子、运动明星在奥运会上得到更多的金牌,奖牌上有显而易见的正面的功效,但是这种功效的取得是以牺牲舍弃大众性的、民众性的体育设 施和大众的体育活动的参与为代价的。换句话说,你如果问问中国老百姓:你们是希望看到奥运会上中国能得到更多的金牌呢,还是希望能够让中国老百姓有更多的 体育设施,有更多的体育活动的机会和场地呢?那毫无疑问,我想中国人也一定是更愿意选择后者,而不是前者。

所 以,这个举国体制的问题不在于它是不是能够产生产生少量的运动明星获得更多的金牌奖牌,更重要的是它是以牺牲广大的人民参与体重体育活动的这种需、包括增 加更多的群众性的体育设施为代价而成就的。因此,我觉得从奥林匹克本身的精神而言,以及从中国人自己的利益而言,这种举国体制显然是应该否定的。

中 国过去在体育方面取得的靓丽成就,我们应该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当然现在只是个金牌大国,但还够不上一个体育大国,不像美国、不像比如像澳大利亚那些国 家。那些国家之所以能够得到很多的金牌,首先在于它们是个体育大国,它们那里的群众性的体育设施相当雄厚,相当丰富。这就使得大众型的参与体制、体育体育 活动相当广泛。而水涨船高,这也造成了它们在奥运会上能够得到更多的金牌,是这么一个结果。

中国不 是体育大国,而它之所以能够成为金牌大国,恰恰是是它以牺牲使它成为体育大国这个代价而获得的。所以我们现在要求的、我们需要改变的是这种举国体制,让一 个国家把更多的资源用在提高和普及广大民众参加体育活动之上,这才体现真正的奥林匹克的这种精神。我想,这也是其实符合更广大的人民的需要。

一将成功万古枯式的专业训练选拔体制

胡 平说:像中国这种举国体制对奥林匹克的竞赛精神还有一个抵触之处,这就是,奥林匹克这这种比赛在过去从来就是运动员的一个业余的活动,就是人们在从事其他 活动之余对于体育活动的爱好,有体育活动的这种积极的参与,然后再参加竞赛。而中国这种举国体制实际上是把运动员变成一种职业的运动员。参加奥运会中国是 用职业对别的国家的业余。当然在竞赛上就占优势。这种东西恰恰是对体育、对整个奥林匹克运动这种精神的违背。

中 国除了有很多专业国家队,省市专业运动队之外,从小学、从中学生就有所谓业余体育学校,就对他们进行相当高强度的专业性训练。那么很多学生要有被发现具有 运动天赋,早早地就对他们进行了这种非常高强度的体育训练。他们很从小就花相当多的时间去进行这种训练,而这种训练本身然也都是由政府、由国家出钱。

这 种这种训练就是为了得奖牌。它并不是为了增强人们的体质锻炼身体,它就是为了得奖牌、为了拿名次。而这在一个自由的国家,一般人不会这么做的。因为你体育 比赛要当冠军,要拿金牌,要取得成绩,要取得那么高的成就,这个成功率是非常低的。所以哪怕是很有天赋的孩子,一般的家长都不愿意让自己孩子进行这么一种 孤注一掷的这种投入。因为你让一个孩子在他青少年时代拿出更多的时间进行这种体育训练。除了你要花费大量的金钱之外,另外他如果在年轻的时候去进行这种专 业性体育训练,以至于他缺少其他的生存的技能和技巧,而运动生命又那么短暂,而对大多数人来说那真是一将功成万骨枯。这种从少年起就进行这种训练的人,到 头来能够爬上金字塔顶端取得成就的极少极少。大部分人根本达不到那个高度,只是徒然地浪费了青春,而且还常常留下一身的伤残。所以别的国家就绝不可能这么 做。

夺金牌的举国体制,专制的专利

胡平特别提到,夺金牌的举国体制是专制的专利。他说,中国靠这种做法造就了一小批相当出色的运动尖子,在国际性的运动大赛中能拿到很多的金牌和名次。就这一点来说,这也只有在一个专制的制度之下才可能做到。所以这非但不是中国的优势,相反,它是中国的一个弊病。

受访者表达的是其个人观点,不代表美国之音。



链 接:https://www.voachinese.com/a/interview-with-hu-ping-on-birth-of-olympism-and-its-evolution-in-modern-times-20240813/7741158.html


     
   

Home | Up | Next

对 郭文贵妻女来美一事的一种解释 (2017.6.26)
向姚文田先生致敬 (2017.6.19)
一带一路,亚投行影响为何日盛?盘古员工庭审说明了什么?(2017.6.9)
中国会沦入《1984》吗?-评中共当局互联网管理新规定  (2017.6.5)
纪念“六四”的四层意义 (2017.6.4)
《软埋》挖出埋不住的土改悲剧 (2017.5.29)
王岐山要打击郭文贵的保护伞了吗 (2017.5.25)
中国社科院40年,姓党姓马好幸福? (2017.5.22)
我为有这样的老乡而骄傲 (2017.5.18)
反腐,北京会学香港吗 (2017.5.12)
金融反腐出重手,揭开中国金融黑幕一角?(2017.5.8)
为中国民主转型竭诚尽力 (2017.5.5)
写在十月革命100周年 (2017.5.4)
谁是郭文贵国内保护伞?(2017.5.1)
谈谈文革中的“奉旨造反” (2017.4.28)
反习王派的最后机会 (2017.4.27)
镇反运动小议 (2017.4.14)
近期国际外交格局的急剧演变 (2017.4.14)
毛泽东曾后悔改国号吗?(2017.4.4)
两岸关系新动向 (2017.4.3)
西藏问题答客问 (2017.3.31)
香港特首选举之我见 (2017.3.17)
是窃听还是监听?——我看奥巴马窃听疑云 (2017.3.11)
听川普总统国会演说有感(二)(2017.3.6)
川普的旅行禁令的更新版何时发布 (2017.3.3)
听川普总统国会演说有感(一)(2017.3.1)
反右既非阴谋也非阳谋——写在反右运动60周年 (2017.2.16)
清查“五一六”之谜 (2017.2.13)
美墨边境围墙与柏林墙 (2017.2.7)
悼念李三元 (2017.2.6)
听川普总统就职演说有感 (2017.1.20)
打贸易战须打人权牌 (2017.1.20)
美中贸易战,箭在弦上 (2017.1.5)
2017,两岸关系何处去?(2017.1.4)
川普要联俄抗中吗?(2017.1.3)

【時政۰观察】选择

【读书۰评论】选择

专著۰文 集 | 時事۰縱橫 | 广 角۰视频 | 影像۰生活 | 搜索۰回馈


   

last updated 06/28/17 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