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立法委员给阁员评分,小英得分第一。可见小英的能力相当强,对经贸

问题和两岸问题尤其精通,决不是空心菜。那么,小英为什么在竞选期间对这些

问题含糊其辞呢?我觉得,那是因为她知道在这些问题上她的政策和前任没多大

差别,如果说得太清楚了,会导致深绿不满,对选情不利。例如两岸关系,

她主张维持现状,那等于说她会大体维持前任的政策,不会有大改变。

还有她支持太阳花运动,她只是支持反黑箱,她并不反服贸。等等。

 

Home 专著۰文集 時事۰縱橫 广角۰视频 影像۰生活 搜索۰回馈

   

Back | Home | Up | Next

   

【時政۰观察】选择更多年

 

 

 

 

小英不是空心菜

—— 117日纽约中国研究院台湾大选研讨会上的发言

胡平  2016年1月27日

 

小英不是空心菜。经贸和两岸关系更是她的强项。

 

小英是学法律的,在大学讲授国际贸易法和竞争法,曾被聘任中央银行和经济部的关贸总协定和世贸组织的谈判代表,李登辉时代当过陆委会咨询委员和国安会经济咨询委员,陈水扁时代当过陆委会主委和行政院副院长,陈水扁曾打算让她担任经建会主委,她没接受。我看过她在2000年做陆委会主委时的一段视屏,印象很深。那时,陈水扁刚当总统,朝小野大,立法院是国民党占多数。陈水扁任命的第一个行政院长是国民党籍的唐飞。在第一次总质询时,小英站在唐飞旁边,国民党立委问一句,她就在旁边写下一张字条交给唐飞,唐飞照着念一句,有时来不及写条子,她就凑在唐飞耳边,她说一句,唐飞跟着说一句,到头来一些国民党立委忍不住讽刺唐飞说,你怎么净让她说啊?陆委会问题她说,国防问题也是她说,干脆让她来当行政院长吧。那时候,立法委员给阁员评分,小英得分第一。可见小英的能力相当强,对经贸问题和两岸问题尤其精通,决不是空心菜。

 

那么,小英为什么在竞选期间对这些问题含糊其辞呢?我觉得,那是因为她知道在这些问题上她的政策和前任没多大差别,如果说得太清楚了,会导致深绿不满,对选情不利。例如两岸关系,她主张维持现状,那等于说她会大体维持前任的政策,不会有大改变。还有她支持太阳花运动,她只是支持反黑箱,她并不反服贸。等等。

 

蔡英文当选总统,北京将如何反应?主要看蔡英文提出怎样的两岸政策。我估计大陆方面不会有大动作,因为蔡英文早已表示她的两岸政策是“维持现状”。不过大陆方面很看重九二共识。正像台北市长柯文哲所说:〝我们(当市长的)可以回避什么九二共识的题目,但是你总统没有办法回避。“柯文哲进一步表示,他希望新政府处理好两岸关系,还是要给中国大陆适度和应有的尊重。柯文哲被视为深绿,可是他建议小英向九二共识那边靠。可见他很知道九二共识的重要性。

 

如果小英提出自己的两岸政策,大陆不接受,大陆方面就很可能采取某些动作,不会是大动作,不会是地动山摇,但中小动作少不了。柯文哲说,断交潮是中国的杀手鐧,如果新政府不乖有什么反抗,中国就有可能会一个礼拜断交一国我们的邦交国来整你。如果小英在压力下再调整,就显得很被动。因此最好是一开始就想清楚,讲明白,如果大陆还是不接受,还是施压,那就担起来,坚持下去。

 

大陆要求蔡英文承认一中原则。不过在小英的表述中,明确讲到“在中华民国现行宪政体制之下”,而中华民国现行宪法本来就是一中宪法,因此实际上已经承认了一中原则。但是大陆可能觉得还不够,还要逼迫蔡英文讲得更清楚些。其实在我看来,台湾不管谁掌权,小英也一样,都可以把一中原则讲清楚。我在讲“一中同表”的文章里讲过,因为在现阶段,台湾提两国论提台独,不但有很大风险,而且绝无成功的可能。台湾只有提一中两府,才最安全,也才最有实现的可能性。

 

当年老蒋坚持“汉贼不两立”,当然有他一套道理,可是后来却落得“贼立汉不立”。在上个世纪50年代60年代,美国、法国都提出过对台湾和大陆双重承认,曾经一度,大陆方面都打算接受了,反而是台湾不干。老蒋由于一味坚持汉贼不两立,失去了好几次双重承认、即汉立贼也立的机会,以至到头来落得贼立汉不立。现在,如果民进党过于回避一中原则,不肯堂堂正正地提出用一中两府的方式争取国际承认,只是一味坐等大陆发生大变化趁机台独,那就很可能失去本来可以得到的双重承认的机会,反而延迟了台湾获得国际承认的时间。

 

其实在中共内部,早就有人主张接受一中两府。这次习马会。彼此互称先生而不称官衔,当然不是台湾不愿意而是大陆不愿意,这表明这和大陆方面接受一中两府还有不小距离,但双方互称先生总是一种对等,还是向前迈了一步。

 

中共内部也不是没有明白人。我看过中国国防大学教授金一南大约10年前的一段讲话视频。他就讲到一国两制已经落空。当年邓小平对台湾提一国两制就是冲着蒋经国这老一代国民党人的。邓知道,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现在那一代人早就过去了。我要补充的是,蒋经国晚年启动民主转型,那就使得一国两制破产,因为台湾人民不会接受一国两制。现在的台湾人,不只是民进党,连国民党那一方也不想和大陆统一。中共官方总是说,搞台独的是一小撮,但金一南也说其实是大多数。

 

早就有人指出,在台湾,泛绿想“台独”,泛蓝想“独台”,也叫“华独”。记得89年年底海外民运人士首次组团访台,受到很高规格的接待。当时是国民党执政,看上去是统派占上风。可是很多民运人士发现,其实他们对统一并不热衷,感慨台湾象“偏安的南宋”。我觉得很可理解,因为大陆太大,台湾又太小,还没有国际地位,所以他们最关心的是自保。二十多年过去了,两岸更加渐行渐远,现在台湾人的心态可想而知。

 

在经济方面,蔡英文面临的挑战也很严峻。马英九推动和大陆的经济往来固然是为了增加台湾的利益,但是普通民众却不觉得他们从中得到了好处。我以为这中间可能有政策的偏差,但主要是经济全球化下的一个普遍问题。不止台湾,连美国也有类似的问题。资本家把工厂搬到大陆,因为那里成本低,资本家能得到更多的利润。与此同时,本土的产业空洞化,很多人失业,比原来更穷。经济全球化导致民主失灵,因为一个国家的经济活动大大超出了本国政治的控制范围。由此产生的问题和麻烦,换人做换政党做也解决不了多少。再有,泛绿的政党都更强调社会公正,更照顾弱势群体,这当然不错,但也可能降低自身的经济竞争力。早先,台湾有过“爱拼才能赢”的时代,如今讲究的是“小确幸”(小而确定的幸福),而现在大陆还处在“爱拼才能赢”的阶段。

 

去年10月,大选之前,台湾中研院做了一场民意调查,问对当下统独的选择,结果是绝大多数人都不赞成统一;但是在问到对未来统独走向的看法是,一半人认为会被大陆统一。我想这些人大概是认为,在当前台湾能保持事实独立,主要还不是政府实行了好的政策,当然更不是中共有善意,而是因为美国。在19951996年李登辉时代,大陆两次向台湾发射导弹,美国两次紧急出动航母。那以后大陆才不再搞武力威吓。如果在未来,大陆力量增长,美国力量相对下降,台湾的事实独立保持不住,就很可能被统一了。

 

这种对未来的估计比较悲观。不过也提醒台湾,在当下应该努力争取国际承认。另外也要关心大陆的民主化。20053月,我写文章评论中共的反分裂法,题目就是“时间会站在谁一边”。文章说:两岸关系的未来变化,“一切就归结到时间上。时间会站在谁一边?不少人会说,时间会站在台湾一边。因为台湾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不过这是对较长的未来而言。在较短的未来也有可能出现相反的情况。关键是大陆。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陆是会变得自由民主呢,还是会变得十分强大但依然专制?结论:必须大力催化大陆自由民主。大陆能否及时地走上自由民主之路,关系到大陆人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也关系到台湾自由民主的生死存亡。”

 

——《纵览中国2015.1.27 http://chinainperspective.com/ArtShow.aspx?AID=83200

     
   

Back | Home | Up | Next

2017年:巨变的一年 (2016.12.23)
球在中国一边 (2016.12.12)
梁振英为何弃选?(2016.12.9)
川普会和台湾建交吗 (2016.12.9)
川菜(川普与蔡英文通话)果然麻辣烫 (2016.12.5)
对党史挖内幕不重要,重要的是解释 (2016.12.3)
在世界范围内上演的昂纳克寓言——再谈川普震撼 (2016.11.29)
习近平下一步不可能走向宪政民主 (2016.11.21)
川普震撼提出了什么问题 (2016.11.18)
从美国的种族问题谈起(三)(2016.11.17)
从美国的种族问题谈起(二)(2016.11.16)
从美国的种族问题谈起(一)(2016.11.2)
对中共国台办两份白皮书的微妙差异之辨析 (2016.10.26)
Traces the Roots of Democratic Thought in China (2016.10.28)
从毛时代到习时代,探源中国的自由主义 (2016.10.25)
对《二手时间》的一点疑问 (2016.10.24)
为什么民主的现代化理论不适用于中国 (2016.10.14)
语词的魔障--那时候,告密不叫告密 (2016.10.7)
蔡英文会在双十庆典上讲出“一中两区”吗?(2016.10.5)
两岸关系要走向对抗吗?(2016.9.30)
在这种事上,我相信希拉里的政敌 (2016.9.22)
写在“911”十五周年 (2016.9.16)
纪念莱布尼兹逝世300周年 (2016.9.15)
文革中废除高考制度的幕后原因 (2016.9.14)
崇拜强权反映了人类最下贱的一种习性 (2016.9.6)
“除了共产党,哪个能办到?” - 简评G20杭州峰会 (2016.9.5)
以诺齐克倡导的方式度晚年 (2016.8.22)
再谈港独 (2016.8.15)
谈谈港独 (2016.8.12)
英雄中的英雄 (2016.8.4)
习近平反对邓小平 (2016.8.1)
美国2016大选与中国 (2016.8.1)
南海案与国际法 (2016.7.22)
太平岛不算岛,其实更好 (2016.7.15)
要看懂南海案,只消问“北京为何不应诉 (2016.7.15)
文革五十周年 - 因出身受到批判 前途叵测 (2016.7.15)
毛泽东的文革与古希腊的僭主统治术 (2016.7.8)
从戚本禹的命运看文革期间的中央文革(下)(2016.7.6)
从戚本禹的命运看文革期间的中央文革(上)(2016.7.6)
从鲜为人知的珠海会议看军队在中共内斗中的作用 (2016.7.1)
文化大革命与当代中国自由主义 (2016.6.23)
毛没搞家天下,因为他知道他做不到 (2016.6.11)
悼念李洪林 (2016.6.10)
拒绝纪念六四的本土派其实就是建制派 (2016.6.3)
军报文章用意何在?(2016.6.1)
读《传说中的何维凌手稿》有感 (2016.5.27)
蔡英文总统演说一大亮点 (2016.5.20)
蔡英文肯定「一個中華民國,兩個地區」(2016.5.20)
蔡英文宜講明一中 (2016.5.19)
美国史上最不寻常的总统大选 (2016.5.13)
制止当局对郭飞雄的慢性谋杀 (2016.5.3)
台湾人的认同,一大半是别人叫出来的 (2016.5.2)
理解了时代才能理解刘宾雁 (2016.4.30)
毛泽东的文革与斯大林的大清洗 (2016.4.29)
从张五常对中国经济的建议谈起 (2016.4.24)
美国人更习惯独处吗? (2016.4.18)
环时民调 用意何在——解读《台湾问题民意大调查》(2016.4.15)
如山罪行中的一小抔土 (2016.4.5)
大陆与台湾:快与慢 (2016.4.4)
纪念文革五十周年 (2016.4.3)
主张暴力抗争的人,你打算怎样操作?(2016.3.28)
习近平凶多吉少 (2016.3.18)
对梁警官的判决有问题,但不是种族歧视的问题,不是美国司法体系的问题<下> (2016.3.4)
对梁警官的判决有问题,但不是种族歧视的问题,不是美国司法体系的问题<中> (2016.3.3)
对梁警官的判决有问题,但不是种族歧视的问题,不是美国司法体系的问题<上> (2016.3.2)
顾约瑟被捕说明了什么 (2016.3.3)
美国之音: 胡平专访:谈男女情欲与个人崇拜 (2016.3.1)
悼袁庚 (2016.2.25)
为什么“人人生而平等”——对不证自明的真理的一种证明 (2016.2.19)
令完成手裡究竟握有什麼?(2016.2.16)
造反派为何闹分裂、打内战(下)——写在文革50周年 (2016.2.5)
造反派为何闹分裂、打内战(中)——写在文革50周年 (2016.1.22)
造反派为何闹分裂、打内战(上)——写在文革50周年 (2016.1.7)
小英不是空心菜——在台湾大选研讨会上的发言 (2016.1.27)
中南海认领跨境绑架案 (2016.1.24)
與其問蔡英文,不如問習近平——九二共識之我見 (2016.1.20)
徐爱生是酷吏还是高级黑?(2016.1.5)
从一篇关于令完成的假报道谈起 (2016.1.5)

【時政۰观察】选择

【读书۰评论】选择

专著۰文集 | 時事۰縱橫 | 广角۰视频 | 影像۰生活 | 搜索۰回馈

   

last updated 01/28/16 00:54